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15W-40SF/CD级通用内燃机油的组成与性能。考察了基础油对油品流变性,清净性,低温油泥分散性的影响以及添加剂配方的筛选。给出试油模拟评定及发动机台架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2.
徐美娟  靳印牢 《润滑油》1997,12(6):50-53
针对10W/30,SD/CC通用内燃机油研制难点-高温清净性问题,研究了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与Caterpillar1H2发动机试验中高温清净性的关系,并据此研究结果解决了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15W-40SF/CD级通用内燃机油的组成与性能。考察了基础油对油品流变性、清净性、低温油泥分散性的影响以及添加剂配方的筛选。给出了试油模拟评定及发动机台架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的是独山子炼油厂采用新疆中间基原油生产的中性油做基础油,以该厂生产的高碱性环境酸钙为主要清净剂,给当复合国内工业化生产的其它添加剂,经充分调合而成L-ECC/QD30通用内燃机油。按内加法计算,加入的添加剂总量为6.88%(wt%)。该油品具有较好的清净分散性、抗氧抗腐性、高低温分散性、抗磨和润滑性能,它既能满足汽油机油抑制高温氧化、分散低温油泥及防锈的要求,也具备柴油机的高温清净性能。  相似文献   

5.
10W/40SF/CD级通用内燃机润滑油,是以加氢裂化油掺合部分溶剂精制油为基础油,并添加多种功能添加剂配制而成的。该研究配方所用功能添加剂基本立足于国内,总剂量为8.6%。经实验室高低温性能、氧化安定性、高温清净性、低温油泥及磨损等多项模拟筛选试验和L38轴瓦腐蚀、MS程序ⅡD、ⅢD、ⅤD和Cat1G2标准发动机台架评定试验,结果表明,10W/4OSF/CD组通用内燃机润滑油质量均达到APISF和CD级油质量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6.
杨政 《润滑油》1996,11(1):37-41
针对10W/30SF/CD通用内燃机油研制中的难点--高温清净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解决这一难点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以10W/30SD/CC通用内燃机油为例,利用红外光谱测定技术对通用内燃机油在汽、柴油车使用过程中的氧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汽油机油加强了高温清净性能,柴油机油具有低温油泥分散性能。在柴油车上使用的衰败变质趋势大于汽油车,抑氧水平的下降趋势也大于汽油车。  相似文献   

8.
SF/CD5W/30通用内燃机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文羽 《润滑油》2001,16(5):27-31
采用低温性能较好的加氢基础油及少量重质矿物油HV1500,HV1150BS为基础油,经过添加剂的配和优化,研制出SF/CD5W/30通用内燃机油,研制的油品通过了发动机台架评定,质量达到GB/T11121-1995中SF汽油机油及GB/T11122-1997中CD柴油机油标准。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室的筛选及对比,确定以低粘度异构脱蜡油为基础油、复剂为主剂的CF-45W/40的配方组成。并采用高、低温成焦板和热管氧化实验评定油品清净性,进行基础油、复合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类型及计量的筛选。研制油品经过实验室全面分析及台架评定后,证明符合Q/DHL034-2002的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10.
SD/CC 10W/30级通用内燃机油选用HV1W 150基础油,掺合适量HVI150BS,添加复合添加剂6.0%调制而成。经过试验室及行车使用试验证明:研制油达到SD/CC10W/30级通用内燃机油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SM/GF-4汽油机油复合添加剂和油品配方技术。采用该技术生产的油品模拟试验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质均能满足SM/GF-4规格指标要求,该油品配方中复合添加剂的加剂量(w)为7.5%。采用MTM和HFRR摩擦磨损试验对新开发的SM/GF-4 5W-30油品进行了减摩和低温抗磨性能研究,发现油酸甘油酯减摩剂老化后仍然具有较好的减摩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该油品进行程序IIIG高温抗氧化发动机台架试验后的活塞沉积物成分,结果表明活塞沉积物中除积炭外,主要含有发动机油的硫酸盐灰分。  相似文献   

12.
杨慧青 《润滑油》2004,19(2):11-17
为满足国内OEM的需求,中国石化润滑油分公司严格按照ACC规范和API基础油互换规则,开发满足目前世界最高档次SL/GF-35W/30要求的汽油机油,取得GM公司的产品认可和API认证。对油品低温泵送性能的研究表明,降凝剂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传统的抗泡剂已很难解决润滑油的高温抗泡沫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该问题正成为研制、生产高档油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13.
合成发动机油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挥发性能.使用合成发动机油有明显的经济优势.消费者和发动机制造商正逐渐认识到合成发动机油的优点,并开始接受合成发动机油.介绍了合成发动机油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马光 《润滑油》2004,19(3):37-42
通过实验室的筛选及对比,确定以低粘度二次加氢裂化油为基础油,复合剂为主剂的CD 5W/40的配方组成。并采用高、低温成焦板和热管氧化实验评定油品清净性,进行复合添加剂及粘指剂剂量、类型的筛选。研制油经过实验室全分析及台架评定后,证明符合GB11122-97的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15.
应用青海100SN拔头18.5%后作为基础油,添加LAN803A(0.4%)、分散型乙丙增粘剂(9.1%)、T901(10μg/g)、适量辅助抗氧剂、LAN3231复合剂(8.5%)配制的10W/30SF/CD级通用内燃机油,经分析测试和标准发动机台架试验,各项指标均达到美国APISF/CD级油或MIL—L—2104D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5W/30SJ/GF-2汽油机油高温高速行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F23A3型轿车上分别用国产南海牌5W/30SJ/GF-2级汽油机油和日本本田原厂装车油5W/30SJ/GF-2级汽油机油中进行30000km 高温高速行车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南海牌油和本田装车油实际使用性能相当,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清净分散性和抗磨性能,南海牌5W/30SJ/GF-2汽油机油可作为本田雅阁系列车型的专用机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中剂性能及相互作用规律的考察,解决了柴油机油通用复合剂研制中遇到的高温清性能,氧化腐蚀性能等问题。用研制的复合剂调剂的油品均可达到质量标准,其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型奥迪轿车(AUDI100 2.6E)在湖北襄樊东风汽车集团专用试车场高速环形道上,在满负荷、高油温和高速度的条件下对15W/40SG级汽油机油进行了使用性能试验,考察油品在行车试验过程中的衰变规律以及对车辆有关部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5W/40SG级汽油机油具有优良的高温使用性能(抗氧化、清净分散性和抗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