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8,(2):74-77
当前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普遍不高,只有帮助大学生找寻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有可能使大学生达到心理和谐的状态,获得充实、幸福的生活。文章提出从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创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做好大学适应性教育,体现教育的生命关怀、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相似文献   

2.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现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即将政治理论的灌输与隐性教育、环境渗透相结合,提高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优势,预防和克服大学生政治盲动和政治偏激;充分利用并有效规范网络,拓宽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7)
近年来,外来思潮的侵入,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使得很多大学生思想受到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来自社会、家庭、学习、工作等的压力也给大学生增加了不小的心理负担,这都会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未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6):114-117
大学是培育高质量人才的摇篮,也是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在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的背景下,微信作为一种较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呈现出其特有的优势与活力。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大学生使用微信获取信息的时间阶段、消息内容和使用行为三方面对大学生群体使用微信的特质与偏好展开研究,分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科学引导大学生正确地使用微信。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3)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有效性,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严肃课题。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状况调研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的认知、情感、个性和意志等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改变大学生认知、增强大学生情感调节、重视大学生个性塑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等对策,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1)
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是一种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与学生德育素质测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它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德育素质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的现实表现依据,在综合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能力、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以及现实表现等要素的基础上,形成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评价。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9)
当代大学生在经过由家庭到社会再回归家庭的一个角色的转变,思想观念上日渐趋于成熟,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研究大学生家庭观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学生成长,总结更有价值的教育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1)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是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大学生职业操守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育性质上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新时期全方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上渗透职业素养思政品行教育,规划管理好大学生择业,协调大学生个体与现实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应具备何种职业道德修养,将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必要性,探讨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日常教学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韩能跃 《建造师》2010,(2):83-84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正逐渐走向成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时代感强,责任感弱;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注重实惠,缺乏崇高理想与追求,分析和研究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制定心里健康教育策略,对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合格大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7)
"中国梦"本质上是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复兴梦"和"幸福梦"。高校"中国梦"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应该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和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不断改进,使青年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