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积极推进手工皮具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不仅是传承文化工艺的需要,更是实现手工皮具技艺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研究了手工皮具技艺的历史渊源及现实价值,并分析了手工皮具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原则,提出了手工皮具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实践策略,即追求手工环保、简单自然的设计理念;实现手工皮具技艺的时代创意表达;积极革新手工皮具技艺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皮具产业产品设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未来我国皮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以我国传统的特色植物纹样为例,对传统植物纹样在皮具产品设计工艺中的创意表现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我国传统纹样在皮具设计中的价值,传统植物纹样在皮具产品设计工艺中的造型和色彩借鉴,以及传统植物纹样与皮具设计的融合与创意表现等,旨在为皮革产业的发展提供设计工艺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皮具生产国,也是皮具的消费大国。皮具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性,既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兴朝阳产业,因为在任何时候,皮具产品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和时尚消费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代学鹏 《西部皮革》2012,(23):44-46
2012中国皮具时尚盛典以"推动中国从皮具大国走向皮具强国"、"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为目的,并致力于向时尚界发声、向消费者发声,扩大中国皮革皮具节以及众与会厂商在中国乃至国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性的一次盛会;也是整个皮具产业向公众、合作伙伴、消费者展示产业信心和实力,提升行业整体影响力的一  相似文献   

5.
《皮革与化工》2021,(2):26-26
3月30日,由中国皮革协会主办,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人民政府承办,狮岭皮革皮具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皮具文化园、才聚皮革皮具产业研究院协办的第二十一届(2021)“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箱包皮具设计大赛初赛在中国皮具文化园圆满举办。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副镇长陈璋恒、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经济服务办主任王煜辉、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皮革皮具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梁丽君、才聚文化集团董事长虞兴龙、金圣斯集团董事长黄辉古等领导嘉宾出席评审现场。  相似文献   

6.
<正>1皮具设计行业现状中国皮具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和洗礼,已经由最初的家庭作坊式小手工业,发展成为企业数量超过2.6万家、产业从业人数超过200万人、年总产值接近800亿元的规模产业。近几年来皮具行业逆风而上,销售业绩节节攀高,足以看出目前皮具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的皮具产业主要集中在河北白沟、浙江义乌、湖南邵阳和广州花都。其中花都狮岭是全国最大的皮具生产与交易地。皮具产业也是广东的支柱性产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皮革协会主办,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政府承办、狮岭皮革皮具产业研究中心和中国皮具产业文化创意园协办的第19届"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箱包皮具设计大赛初赛,于今年初在狮岭阳光6号中国皮具文化园隆重举行,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聂玉梅、中国皮革协会品牌部、真皮标志办公室副主任周富春、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党委委员李长友、广州市花都区狮岭皮革皮具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罗杨、才聚文化集团执行董事熊金红等领导嘉宾出席评审现场工作。  相似文献   

8.
上海鞋业皮具展致力于为中国鞋业皮具产业的流通发展、市场繁荣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以促进国内外鞋业皮具品牌深耕中国市场,携手构筑中国鞋业皮具领域的时尚高点和首发之地。至2012年,这个历经无数次自主创新的中国鞋业皮具大展已举办整整一百届。  相似文献   

9.
中国服装产业阔步前进,加速转型升级,时尚、科技、创新是关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灵魂,"工匠精神"为服装产业优化升级保驾护航;通过对典型传统技艺的剖析,砥砺当下服装设计前行,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技艺,形成文化积淀,打造中国创造特色。  相似文献   

10.
胡蕊 《中国皮革》2022,(11):126-129
如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服装、箱包、家具等皮具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中。对此,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种类,挖掘了其中蕴藏的内涵,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到皮具产品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从传统文化传承、皮具产品附加值提升、皮具行业发展3个角度探究了皮具产品创新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对侗族织锦、传统吉祥纹样与图案、民族装饰工艺等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皮具产品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皮具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皮革》2009,(11):67-67
第九届中国(狮岭)皮具节10月28日在狮岭举行,有“中国皮具之都”之称的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逆势飘红,皮具出口额增长三成以上。狮岭皮具产业在危机中赢得生机,在国际需求不足、出口下滑的情况下逆势飘红,2008年皮具出口额增长三成以上。  相似文献   

12.
胡小松 《西部皮革》2023,(15):34-36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皮具设计有了更高要求,单一的面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时尚、个性和审美需求。现代皮具设计师在进行开发新产品时,也在不断探索新材料和新工艺。夏布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纺织品,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将夏布应用在皮具设计中,不仅能够提升皮具设计的文化内涵,而且还能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设计风格。探索夏布在皮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不仅能让非遗夏布得到持续传承,还能促进我国夏布产业和皮具行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欣馨  雷鹏飞  石静泊 《中国皮革》2022,(12):147-149+154
为挖掘动漫产业深层次的文化价值,为我国传统皮具行业创新赋能,本文以动漫元素为切入口,探究当代动漫衍生品流行于消费者之间背后的意义,证明动漫元素可利用的市场潜力和蕴含的文化,分析了当今动漫元素运用在皮具产品的设计形式及思维创新,并结合当今皮具产品设计元素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际应用方面的对策建议。不仅能为我国皮具产业带来可观的短期经济利益,也对未来动漫衍生皮具产品的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书凯  武敏 《中国皮革》2024,(1):130-134
木版画是利用木板或少数铜制板,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而皮具设计需要中国传统优秀内容作为内核,两者融合能够增强皮具设计的创新能力。本文研究了木版年画元素,并结合木版年画在皮具设计中的应用,探讨皮具设计案例,有利于皮革与木版年画相结合,提升皮具设计的创新能力,增强皮革市场的产品种类,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同时,对传播木版年画的艺术形象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敏 《西部皮革》2023,(9):129-131
伴随着皮革产业多样化转型的大趋势,以文化旅游来促进皮革产业升级是当前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的重要策略。文章以广东狮岭皮具文旅产业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狮岭皮具的集群结构,从聚集性、关联性、品牌化方面分析了狮岭皮具文旅产业的特点,并针对目前狮岭皮具文旅产业发展现状,从规划配套产业、开展文旅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发展路径。以期通过对狮岭皮具文旅产业的研究,有效促进文化旅游与皮革产业的有机结合,使皮革产业朝着特色集群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有着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素材。茶文化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魅力为皮具产品增添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人文气息。从茶文化融入皮具设计的意义出发,以中国6大类茶为研究对象,提取了茶叶的色彩,形成了色谱图,分析了茶的性格特征,并将其运用在皮具产品的设计开发中,丰富了皮具产品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广州花都狮岭、中山、茂名(高州)、南海(罗村)、江门(新会)等地,涌现出了一批皮具、皮革、鞋产业集群。尤其是广州市站西路新濠畔皮料市场、环球商贸、欧陆鞋城以及梓元岗皮具商业圈,集聚了15个鞋业皮具专业市场,年成交额超过100亿元,成为中国鞋业、皮具的主要生产基地和成品贸易集散地之一。  相似文献   

18.
魏小红  惠雪  刘晓蕊  汤运启 《丝绸》2022,(7):116-12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尤为繁荣昌盛的时代,留存下来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从唐朝团花纹样的图案、造型、色彩、文化寓意、时代特征等多个角度分析其艺术特色,并以典型纹样黄地宝花为例,提取团花纹样设计因子,挖掘文化符号的内涵和本质特征进行再创作,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手工皮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路径。用现代设计语义唤醒传统文化蕴藏的能量和内在活力,以可观、可感、可用的方式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当代生活,使之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意识、情感需求和服饰搭配要求,提高手工皮具行业文化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对后疫情时代手工皮具产业的稳步蓬勃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释了手工皮具设计的特点及其应用价值,强调传统美术元素和手工皮具设计二者之间的关系,即传统美术元素可以为皮具的设计带来灵感,同时现代手工皮具设计也可以振兴传统艺术.探讨了传统美术元素应用于手工皮具的设计方式,列举经典的作品融合案例.在融合过程中,美术元素可使皮具的价值得到提升,成为独特的艺术品.融合了传统美术元素的...  相似文献   

20.
6月17日,时值2011中国(温州)箱包皮具制造技术及配件材料展览会举办之际,浙粤箱包皮具行业会长峰会将在温州同期举行,探讨浙江、广东的箱包合作与发展大计。浙江是中国的第二大箱包市场,箱包作为浙江的地区传统产业之一,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