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陆津津 《辽宁化工》2014,(8):1055-1058
通过大量铸体薄片、物性资料、压汞资料分析,从岩石学、成岩作用、物性、孔隙结构等方面对洛川区长6储层进行深入研究,并作出相关评价。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长6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具有典型的高结构成熟度,低成分成熟度。并将储层岩石类型、成岩作用、储层物性、砂体厚度、微观孔隙结构及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综合分析,同时结合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碎屑岩储集层的分类评价标准,将特低孔~特低渗的长6储层细分为Ⅳa、Ⅳb、Ⅴ三类。  相似文献   

2.
滨北地区中浅层主要发育有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等沉积相类型,并形成了大量分布的暗色泥岩。本文就滨北地区中浅层烃源岩进行了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综合系统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本区烃源岩青一段、嫩一段和嫩二段较好,但成熟度较低,生烃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长6油层砂体主要为灰色细粒长石砂岩,根据测井资料单井相分析及前人研究,认为长6油层砂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分别绘制了长61、长62、长63、长64层的沉积相平面图和沉积相剖面图,确定水下分流河道的位置。河道砂体在垂直物源方向,横向连通性较差,河道中部砂体厚度较大。而沿河道方向,河道砂体连通性好,厚度发育稳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相互结合综合分析的方法开展对陕北斜坡东南部H地区长7烃源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7烃源岩形成于水体较深、盐度不高、水体分层不明显、还原的沉积环境,为有机质高度富集的优质油源岩;有机质类型以腐泥~腐植型为主;干酪根以Ⅱ型干酪根为主,其均已进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5.
系统分析了吐哈盆地大河沿地区三叠系烃源岩分布特征、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等特征,深化了对该地区烃源岩潜力的认识。为了客观的评价该区的油气成藏条件,结合野外露头和地震相的研究结果,重新认识和评价已钻遇的烃源岩,并且对深部未钻烃源岩进行预测分析,初步认为大河沿地区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6.
内蒙查干探区作为中原油田主要勘探开发区块,在录井生产中,我们对查干凹陷乌力吉构造苏红图组及以下地层存在认知欠缺,特殊岩性识别比较模糊,为了进一步加强现场特殊岩性识别,认识落实地层储集层、烃源岩特征,从而卡准地层层位,提高录井质量,解决现场录井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陕北志丹南部地区马五段上部碳酸盐岩为例,根据岩性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利用交会图版法建立了碳酸盐岩岩性识别标准,岩性解释结果与实际资料具有较好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8.
地震资料中含有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由于我们没有合理的利用地震资料中所含有的与烃源岩相关的知识,最终导致我们国家在探井信息资源较少的地区开发和研究烃源岩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如何更好地利用地震资料,本文我们将主要介绍与利用地震资料预测和评价烃源岩相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寒武系烃源岩二次生烃规律,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系烃源岩为研究对象,结合构造演化及地层发育情况,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对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研究,认为AD4井区加里东早中期烃源岩进入生烃阶段,加里东中期Ⅲ幕至海西晚期多次隆升剥蚀、生烃停滞,燕山晚以来地层快速沉积,二次生烃较强;TP7井区以南加里东早中期以来持续生烃演化,高压抑制演化模式下喜山期以气和凝析油为主,喜山期生烃强度相对较弱; XH1井加里东早中期烃源岩进入生烃阶段,加里东中期Ⅲ幕之后强烈隆升剥蚀,海西期-喜山期无二次生烃过程。  相似文献   

10.
乌尔逊凹陷为多层位、多母质、多阶段生烃的复合生烃模式,多层位表现为存在多套层位的生油源岩,大磨拐河组一段、南二段、南一段及铜钵庙组。本文在最新分层的基础上,应用元素法对主力烃源层的油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乌尔逊凹陷的总生油量为15.99亿吨,乌尔逊凹陷的总生气量为5.33千亿立方米,总资源量为4.96亿吨油当量。其中南一段上部和南二段的生油量最大,分别占凹陷总生油量的38.5%和24.2%。  相似文献   

11.
前人对沾化凹陷烃源岩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油源对比、多元供烃成藏特征、烃源岩与油气藏的关系等方面。认为沾化凹陷主力烃源岩主要为沙四上段、沙三段、沙一段三套烃源岩,同时将原油划分为单源型和混源型,通过油源对比发现沾化凹陷具有多洼多烃、多洼混源的特点。烃源岩在洼陷构造演化的过程中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发生改变,将烃源岩与构造相结合构成供烃成藏单元。  相似文献   

12.
大民屯凹陷沙四段底部发育大套油页岩,是致密油勘探目的层段,运用测井手段对致密油段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将岩心的有机碳分析化验数据与测井响应特征相结合,建立了致密油段总有机碳含量与电阻率、声波时差之间的定量关系式:TOC=13.1X△logR+1.788。初步探索了TOC与声波时差增大值之间的关系式:△t′=17.015 Xln(TOC)。利用等效深度法计算出单井压实曲线,在沙四段底部存在广泛分布的异常高压。利用测井方法获得的TOC和压力系数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高,而且计算出的TOC和压力值具有连续性优势,弥补了分析测试数据不足。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吴定地区烃源岩的油源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吴定地区烃源岩油源对比,通过萜烷、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厘定油源关系。原油和源岩的分析表明,长8储集层原油与长7烃源岩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而与长9烃源岩可比性差。因此,长8的原油来源于长7烃源岩。  相似文献   

14.
在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方式的指导下,以地表露头资料分析对南川地区二叠系龙潭组沉积相进行一定的研究,发现南川地区西部地区主要发育残积平原相、潟湖(海湾)、潮坪相、碳酸盐岩台地相,东部地区主要发育残积平原相和碳酸盐岩台地相。在此环境下主要发育了大量的泥页岩和碳酸盐岩,同时通过对南川地区龙潭组/吴家坪三段的野外剖面及1口井岩芯的镜下薄片观察、烃源岩TOC/Ro分析报告、测井数据等资料,分析得出其:TOC值统计为0.27%~2.96%,平均值为1.34%,南页1井有69.2%的样品TOC达到最好烃源岩标准,井上有36.4%、井下有84.5%的样品TOC达到好的烃源岩标准。烃源岩演化达到高过成熟阶段。龙潭组的泥页岩和吴家坪组的微晶灰岩是研究区潜在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储层敏感性评价已经成为分析储层损害机理、预防储层受到破坏或者降低储层所遭受损害的必要参考依据,并且是合理、有效开展油田注水项目的前提。经由对陕北斜坡中部蒋家畔长6储层碎屑、胶结物及其物性做测试分析,特别是黏土矿物种类以及含量的针对性测定,结合相关数据综合判断该研究区长6储层所具备的敏感性。相关实验数据显示,该区长6储层敏感性总体比较低,储层具备中等偏弱速敏、弱水敏性、无~弱酸敏、弱盐敏及弱碱敏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主要钻遇地层延长组长6和长2两个油层组,通过油藏流体性质和油藏分布的特点相互结合综合分析的方法开展对陕北斜坡东南部Z地区延长组油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2、长6油藏的形成和富集主要受沉积微相及储层物性、鼻状隆起、区域盖层等3方面因素控制。通过典型油藏特征分析等研究证明长2油藏主要在砂体较厚区域及构造高部位富集。长2油藏的分布主要与沉积微相、储层条件及顶面构造之间的关系较为明显,长6油藏的分布主要与沉积微相及储层之间的关系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袁伟  张宁  冯晓伟  周晓星 《辽宁化工》2013,(12):1464-1466
陕北斜坡东部上古生界山西组烃源岩有泥岩型和煤岩型两种。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价研究区两种烃源岩的优劣,本次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烃源岩样品选取和分析化验工作,并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三个方面对烃源岩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暗色泥岩样品总体已属于烃源岩范畴,其中烃源岩主要以中等一好级别为主,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和Ⅲ型,处于高成熟一过成熟生气阶段;山西组煤系烃源岩为较差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处于过成熟生气阶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储层岩石性质、储层流体性质,然后再进行储层敏感性评价,为该区域后期开发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储层岩石中黏土矿物含量降低,注入水矿化度在44 660~49 550 mg/L。该区域长2储层表现为弱速敏性、中等偏弱水敏性、无到中等偏弱酸敏和弱碱敏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陕北地区长8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考察其勘探开发潜力。方法:通过研究区大量岩石薄片、铸体薄片以及扫描电镜、压汞等分析资料,对长8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以及孔喉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对储层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长8储层主要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长石岩屑砂岩次之,发育粒间孔和溶蚀孔两种主要孔隙类型。姬塬-安塞地区,盐定地区,环县-白豹地区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周边情况及勘探进展,对陕北斜坡东南部富县地区的勘探潜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认为盆地面积大、沉积厚度大,生油岩丰度高,按有效烃源岩分布地区的平均资源丰度折算,富县地区中生界的资源量应为3.2×1 0 8t。延长组主要生油岩已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生油层与储层垂向上互层式接触,横向上生油层与储层指状交叉式接触,或生油层包围储层,有利油气向储层中运聚,陕北斜坡的东南部,是油气运移的较有利方向,完全有形成中型油田的条件,应新一步加强勘探,早日实现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