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沃森-克里克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DNA模板将反应物进行选择性组合,通过DNA模板法成功合成了不对称席夫碱金属配合物[Zn2Len Cl2](L=D4-4H-D5-2,2、D4=端位修饰氨基的单链DNA4、D5=端位修饰醛基的单链DNA5、D4和D5互补配对,4H=2,6-二甲基苯酚、2,2=(R)-(+)-1,1'-联-2-萘胺、en=乙二胺),通过超滤及非变性凝胶电泳对产物进行分离提纯,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荧光性质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不对称席夫碱配合物中电子发生了π*→π、π*→n跃迁,在大约470 nm处出现强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2.
郭华  时茜 《辽宁化工》2013,(9):1023-1025
设计合成两条端基为胺基修饰的互补的DNA单链D1和D2分别与3-氯水杨醛和5-氯水杨醛反应,成功得到2种DNA-席夫碱单链化合物S1、S2,利用DNA-席夫碱单链间的配对作用,合成得到1种DNA-不对称席夫碱化合物L1。相关席夫碱化合物分别与Cd(II)、Cu(II)、自组装,得到2种不对称的席夫碱配合物Cd2(L1)(en)2Cl2(1)与Cu2(L1)(en)2Cl2(2)。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反应进程进行监测,通过凝胶电泳技术对DNA-席夫碱单链化合物、DNA-不对称席夫碱化合物进行分离和表征,并对所得席夫碱以及相应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用溶液挥发法合成两个新的配合物[Cd2(asba)2(2,2-biim)2(H2O)4·6H2O]n(1)和[Cd(asba)(bpp)]n(2)[asba=2-氨基-4-磺基苯甲酸,2,2-biim=2,2-连咪唑,bpp=1,3-(丙烷)-双吡啶],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2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化合物1通过Cd(Ⅱ)离子与asba2-中氧原子和氮原子连接形成一个简单晶胞,晶胞间通过2,2-biim的π-π作用拓展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中,配体asba2-和bpp作为桥联配体,与Cd(Ⅱ)离子配位,构成2D平面结构,形成(44,33)拓扑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只改变辅助配体,得到不同配合物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水杨醛缩对甲苯胺(HL)为配体合成了单核水杨醛缩对甲苯胺钴(Ⅲ)配合物CoL2Cl。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0.862 8(6)nm,b=0.180 35(11)nm,c=0.164 30(11)nm,α=γ=90°,β=103.593(13)°,V=2.485(3)nm3,Z=4,Dc=1.376 Mg/m3,F(000)=1 064,μ=0.826mm-1,并得到了CoL2Cl的原子坐标、等效温度因子、键长、键角和扭转角等数据。根据测试数据,分析了CoL2Cl的结构特点和合成机理。钴离子位于变形四面体的中心,分别与2个席夫碱、1个N原子和2个氧原子、1个Cl-形成配位键。配合物分子通过π-π堆积构成了三维网状结构。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金属离子对配体π-π*跃迁引起的荧光发射峰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Cd(CH3COO)2、5-羟基间苯二甲酸(H3L)和新型多齿含氮配体2,4,6-三甲基-1,3-(二亚甲基苯)二(1,2,4-三氮唑)(tbb)为原料,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单晶衍射法表征了该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33 74(5)nm,b=2.936 73(16)nm,c=0.843 23(5)nm,β=104.206(5)°,V=2.481 6(2)nm3,Z=4,F(000)=1 280,D c=1.683 g/cm3,R1=0.040 5,wR2=0.043 0[I2σ(I)]。配合物中Cd(Ⅱ)离子被HL2-阴离子和tbb中性配体连接成一个二维的网状结构,相邻的网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个双层结构,最终这些双层通过π…π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在室温下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3种L-赖氨酸多吡啶铜(Ⅱ)三元混配配合物[Cu(L-lysine)(Phen)(Cl O4)](Cl O4)(Ⅰ,Phen=1,10-菲咯啉)、[Cu(L-lysine)(IP)(Cl O4)](Cl O4)(Ⅱ,IP=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和[Cu(L-lysine)(PIP)(Cl O4)](Cl O4)(Ⅲ,PIP=2-苯基-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并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用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配合物对pBR322 DNA的氧化切割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多吡啶配体平面的增大,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大小依次为配合物Ⅲ配合物Ⅱ配合物Ⅰ,配合物可能通过部分插入方式与DNA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配合物[Cu(4-Me-SA)(Phen)]•2H2O(Phen = 1,10-邻菲啰啉,4-Me-SA = 4-甲基水杨酸),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分析(DSC-TGA)和荧光光谱(FS)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 = 0.8324(3) nm,b = 1.2644(5) nm,c = 1.7493(7) nm,α = 90.00°,β = 100.404(7)°,γ = 90.00°,V = 1810.8(12) nm3, Z = 4。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1个4-甲基水杨酸配体的2个氧原子和1个邻菲啰啉配体的2个氮原子,形成配位数为4的稳定结构。配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其自组装成1个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配合物[Cu(4-Me-SA)(Phen)]·2H2O(Phen=1,10-邻菲啰啉,4-Me-SA=4-甲基水杨酸),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分析(DSC-TGA)和荧光光谱(FS)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8324(3)nm,b=1.2644(5)nm,c=1.7493(7)nm,α=90.00°,β=100.404(7)°,γ=90.00°,V=1 810.8(12)nm3,Z=4。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1个4-甲基水杨酸配体的2个氧原子和1个邻菲啰啉配体的2个氮原子,形成配位数为4的稳定结构。配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其自组装成1个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在水热条件下,用主配体H2(cpa)[3-(4-羧基苯基)丙酸]、辅助配体bpy(bpy=4,4-联吡啶)和Cd(NO3)2·4H2O,合成了配合物[Cd2(cpa)2(bpy)1.5]·0.5H2O.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热重分析法(TGA)、红外光谱分析及荧光光谱分析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反应产率为...  相似文献   

10.
以2,6-二[N-(1'-甲基-2'-羟乙基)氨甲酰基]吡啶为配体与Cd(NO3)2·4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单核镉(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38 22(18)nm,b=0.944 74(19)nm,c=1.299 9(2)nm,α=105.687(7)°,β=95.154(6)°,γ=101.755(7)°。V=1.073 1(4)nm3,Z=2,Dc=1.757 g/cm3,μ=1.089 mm-1,F(000)=576.0。配合物的中心镉(Ⅱ)离子配位数为8,处于扭曲的四方反棱柱构型。考察了配体对Cd(Ⅱ)离子的液膜传输性,结果表明2,6-二[N-(1'-甲基-2'-羟乙基)氨甲酰基]吡啶可作为良好的Cd2+离子载体。  相似文献   

11.
使Cd(NO3)2.4H2O与α-萘乙酸(C10H7CH2COOH)、4,4′-联吡啶(4,4-′b ipy)进行水热反应,合成了一种配位聚合物{[Cd(C10H7CH2COO)2(H2O)2(4,4-′b ipy)].4H2O}n。结构测试表明,在此配合物中,Cd(Ⅱ)通过多个4,4′-联吡啶桥连形成了一维长链,α-萘乙酸根单齿与中心离子配位悬挂于侧链。研究了这个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醋酸锌,有机三酸2-(3,5-二羧基苄氧基)苯甲酸及长链咪唑配体1,4-BBI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锌配合物[Zn(L)(1,4-BBI)]·H2O (L=5-羟甲基对苯二甲酸,1,4-BBI=1,4-苯并咪唑)。采用X-单晶衍射技术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并通过荧光光谱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可归属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 80724(8) nm,b=1. 63953(16)nm,c=1. 67399(15) nm,alpha=gamma=90°,beta=94. 930(2)°,V=2. 2073(4) nm 3,Z=4。金属Zn2+离子处于四面体构型中,Zn2+之间通过5-羟甲基对苯二甲酸的羧基及1,4-BBI的桥联作用,组成为一维链状构型,再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性质研究显示,配合物的发光主要源于有机配体的π→π*跃迁产生,对溶剂的响应表现为丙酮有荧光猝灭的效果,可作为荧光探针检测丙酮。  相似文献   

13.
设计合成了席夫碱配体水杨醛缩对氯苯胺(HL)及其铜配合物(CuL2),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推测出配合物组成为CuL2。对比研究了水杨醛缩对氯苯胺和水杨醛缩对氯苯胺合铜在甲醇、无水乙醇、丙酮溶液中的荧光性质,由荧光光谱分析可以看出,配体与配合物能够发射较强的荧光,配合物CuL2的发光机理为配体的π*→n发光。  相似文献   

14.
张祖康  王莹 《硅酸盐通报》2016,35(8):2518-252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单核Pb(Ⅱ)/Cd(Ⅱ)配合物[Pb(phen)4]·(H2L1) (1)和[Cd(phen)2Cl2]·(H3L2)(2)(phen=1,10-邻菲罗啉,Na2H2L1=4,5-二羟基苯-3,5-二磺酸钠,NaH2 L2=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确定了两个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中心离子分别是八配位和六配位的,呈双帽三棱柱和八面体构型.含磺酸基配体没有与中心离子配位.室温下配合物1和2均具有荧光发射峰,分别在423 nm和430 nm,荧光寿命分别为3.67 ms和0.35 ms.  相似文献   

15.
边占喜  范瑞清 《化学试剂》2002,24(5):260-263
用乙酰基二茂铁和乙二胺缩合制得2,7-二(二茂铁基)-3,6-二氮杂辛-2,6-二烯,经过还原制得2,7-二(二茂铁基)-3,6-二氮杂辛烷,以这两种化合物为配体分别和Co(Ⅱ)、Cu(Ⅱ)、Zn(Ⅱ)、Cd(Ⅱ)、Hg(Ⅱ)等金属氯化物反应合成了两个系列10个配合物,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并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荧光光谱的测定,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同时给出了配合物可能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乙醇和水的混和溶剂中,以水杨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和氯化锶反应,合成了一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新型锶(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晶胞为P21/c,晶胞参数:a=3.587 8(4)nm,b=0.730 97(12)nm,c=1.157 37(15)nm,V=2.996 3(7)nm3,Z=4,Mr=748.28,Dc=1.659 g/cm3,T=298(2)K,F(000)=1 536,μ(MoKα)=2.013 cm-1,R=0.025 7,ωR=0.064 0,化合物分子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以及配体中苯环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子组装原理合成配合物{[Zn(1,2-pda)(phen)4]·NO3·4H2O}n(1,2-pda=邻苯二乙酸,phen=1,10-邻菲啰啉),对所合成的配合材料运用了单晶结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热分析等技术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a=13.246(2)魡,b=32.949(6)魡,c=14.804(2)魡,β=114.756(2)°,V=5867.7(16)魡3,Z=4。配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由两个Zn(Ⅱ)原子、一个邻苯二乙酸根1,2-pda2-、四个phen、四个晶格水分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组成,这个双核结构再通过π-π堆积和氢键作用形成高维扩展结构。最后以酸性品红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配合物及其敏化纳米Ti O2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铈-对甲基苯甲酸-2,2-联吡啶三元固体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A)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Ce(PTA)0.75(BPY)].3.8H2O,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都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且发射谱线很窄,主发射峰为Ce3 的5D4→7F6跃迁,具有很高的荧光强度,研究表明合成的新型稀土配合物是一种良好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9.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间苯二乙酸、2,2′-二联吡啶和硝酸镉反应得到一种新型配合物{[Cd2(pda)2(2,2′-bipy)2]·2H2O}n(1)(1,3-pda=间苯二乙酸、2,2′-bipy=2,2′-二联吡啶)。采用红外光谱、差热-热重、CHN元素分析、荧光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a=10.902(2)A,b=11.047(2)A,c=15.799(2)A;α=91.546(2)°,β=90.233(2)°,γ=94.030(2)。其基本结构单元由两个Cd(II)原子、四个间苯二乙酸根、两个2,2′-二联吡啶组成。间苯二乙酸与Cd(Ⅱ)原子交替连接形成城墙垛型一维链,相邻的链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另外,配合物在393nm处呈现较强的荧光发射(λex=322nm)。  相似文献   

20.
常温下,在乙腈/乙醇混合溶液中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7.665(3)(A),b=23.661 (5)(A),c =7.473 7(15)(A),β=96.62(3)°,V=3 103.0(10) (A)3,Z=4,Dc=1.599 g/cm3,μ=1.02 mm-1,F(000)=1 520,最终偏离因子R=0.052 3,wR=0.135 9.结构表明Zn(Ⅱ)配合物通过配体的桥联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个具有大孔洞的三维超分子结构.除此之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