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粉末黄原胶通过造粒技术制备颗粒型黄原胶,该产品具有疏松多孔的颗粒结构,提高了黄原胶的分散性和溶解速度,解决了其在食品中应用时的结团问题。对比了快速分散颗粒型黄原胶与普通粉末黄原胶和速溶型黄原胶的溶解特性。结果表明:颗粒型黄原胶在水、10%蔗糖和2.5%盐溶液中的粘度释放速度显著快于粉末黄原胶,与速溶型产品相当,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尤其适用于速溶食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胖大海胶对鸡肉肉糜蒸煮损失、非压出水分、保水性、色泽、质构及凝胶强度的影响,并与黄原胶、瓜尔豆胶、海藻酸钠及其复合胶对鸡肉糜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肉糜的蒸煮损失的影响:胖大海胶>瓜尔豆胶>黄原胶>海藻酸钠,且胖大海+瓜尔豆胶>胖大海胶>胖大海+黄原胶>胖大海+海藻酸钠;非压出水分含量:黄原胶>胖大海胶>海藻酸钠>瓜尔豆胶,且胖大海胶>三种复合胶;保水能力:黄原胶>胖大海胶>瓜尔豆胶>海藻酸钠,且胖大海胶>三种复合胶;胖大海胶会使鸡肉糜制品的色泽指标白度和彩度下降,质构指标硬度、胶黏性、咀嚼性、凝胶强度、恢复性、凝聚性减小。胖大海胶可以明显减少蒸煮损失,提高肉制品产率,在肉制品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黄原胶具有剪切稀释、悬浮乳化、增稠、耐盐、耐酸碱、耐高温等独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化工、医药、食品等多种行业.简要介绍了黄原胶的基本结构、生产工艺流程、性质和在食品及复配胶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黄原胶在肉制品、面制品、饮料中的应用及与卡拉胶、刺槐豆胶和魔芋胶的配伍性.  相似文献   

4.
钱毅玲  赵谋明  赵强忠 《食品科学》2009,30(22):192-196
为改善乳化肠凝胶品质,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方法对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的8 种亲水胶体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出来的亲水胶体进行凝胶品质实验验证。PB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表明:卡拉胶、黄原胶和结冷胶是改善乳化肠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和持水性的3 个关键因素。验证实验表明:单独添加卡拉胶、黄原胶和结冷胶均能使乳化肠的凝胶品质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表明Plackett-Burman 试验设计方法是一种能够高效准确可靠的应用于肉制品外加亲水胶体筛选的统计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荠蓝胶的黏度、起泡性、乳化性和复配性,并与几种常用的食品胶作比较。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荠蓝胶即表现出很高的黏度值,浓度增加,其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以及乳化稳定性增加,乳化性则随浓度增加先升高后下降。荠蓝胶与黄原胶和瓜尔胶复配增稠最佳质量比为荠蓝胶:黄原胶=5:5,荠蓝胶:瓜尔胶=9:1。通过复配,荠蓝胶耐剪切性得以提高,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低浓度黄原胶冷水溶和热水溶部分的流变性,黄原胶在冷水和热水中溶解,其流变性有所不同。考察了浓度、温度、剪切力、pH值、冻融变化等参数对黄原胶溶液的黏度的影响。黄原胶与魔芋胶具有明显的协效性,与卡拉胶、CMC-Na无协效性。  相似文献   

7.
低浓度黄原胶冷水溶部分和热水溶部分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低浓度黄原胶冷水溶和热水溶部分的流变性,黄原胶在冷水和热水中溶解,其流变性有所不同。考察了浓度、温度、剪切力、pH值、冻融变化等参数对黄原胶溶液的黏度的影响,对黄原胶与魔芋胶、卡拉胶、CMC-Na的协效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肉制品的切片性,降低蒸煮损失,减少营养损失,本文综合了肉制品中常用的增稠剂淀粉、变性淀粉、大豆蛋白、明胶、卡拉胶、黄原胶、海藻酸钠、魔芋胶等,阐述了各种增稠剂的理化性质、在肉制品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他们在肉制品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并证明了增稠剂对肉制品工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糖对大豆蛋白在水相介质中乳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研究多糖对大豆蛋白在水相介质中的乳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原胶与CMC能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果胶与海藻酸钠次之,阿拉伯胶与卡拉胶对乳化特性没有改善;大豆分离蛋白与黄原胶在广泛的pH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氯化钠浓度在0~1.0mol/L的范围内,也表现出良好的乳化特性;在豆奶模拟体系中,在总胶用量为0.05%,黄原胶与CMC的配比为3∶2时,能使豆奶中的蛋白质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10.
开发一种蛋白质-多糖共价复合类乳化剂,以期改善低温乳化香肠的食用品质。选取大豆浓缩蛋白、瓜尔豆胶、黄原胶和乳清蛋白4种常用食品添加成分作为复配研究对象,通过对制备的复配乳化体质构特性的评价,筛选出具备良好乳化效果的复配组合并应用于低温乳化香肠生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价比较所开发的复配乳化剂和市售乳化剂在加工品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复配物质中乳清蛋白的添加对复配乳化体硬度值的影响最大,黄原胶的添加对硬度值影响最小;复配乳化剂的添加对低温乳化香肠的弹性、硬度、黏聚性和咀嚼度均有显著改善,正交优化试验筛选出的3组较优复配比例所制作的香肠质构特性总体上均比添加市售组制作的好,其中又以大豆浓缩蛋白∶瓜尔豆胶∶黄原胶∶乳清蛋白质量比为1∶1∶0.25∶0.33的复配比例组制作的香肠蒸煮损失率和总压出汁率最好,分别为9.72%和0.89%。复配乳化剂的添加有效改善了低温乳化香肠的食用品质,在提升肉制品组织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复配胶作为脂肪替代品,K+作为Na+的补充剂,可改善低脂低盐肉糜类产品的品质.本研究将二者加入肉糜中制作低脂低盐乳化肠,研究二者对低脂低盐乳化肠凝胶品质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胶中卡拉胶比例的提高能显著改善制品的凝胶强度和硬度,黄原胶在复配胶中的比例将影响到制品的弹性;K+的添加(浓度为0.6%时)能显著改善制品的硬度和弹性,降低蒸煮损失,但对制品的颜色稍有不利.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交互作用,可协同起来改善低脂低盐乳化肠的凝胶品质.  相似文献   

12.
大豆蛋白-阴离子多糖共价复合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加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在干热条件下使其进行共价交联。SDS–PAGE凝胶电泳图谱显示,通过热反应的大豆蛋白―多糖共价复合物,在PAGE的分离胶和浓缩胶交界处出现特殊谱带,证明大豆蛋白与多糖发生了共价交联;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也证实了反应的存在。大豆蛋白―多糖共价复合物较大豆蛋白而言,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热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乳化型碎肉制品中添加量为6%时,肉制品的得率和质构特性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魔芋胶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魔芋胶作为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增稠性、乳化性、黏结性、吸水性等功能特性,已广泛应用于饮料、果冻、冰淇淋、肉制品、面制品等食品中。本文综述了魔芋胶的结构、功能特性以及在肉制品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采用碱法将麸皮中蛋白质提取出来,测定麸皮蛋白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持水性等功能特性,将其应用于乳化型碎肉制品中,获得与添加大豆分离蛋白相似的出品率和品质。以水解度(DH)1%~6%的酶法改性,使麸皮蛋白的持水性有较大的提高,但却使其乳化性下降,在碎肉制品的应用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以粘度、膨胀率、抗融性、抗热变性、保形性等为指标,对低热量冰淇淋生产所需乳化稳定剂进行复配研究。结果表明,低热量冰淇淋所需乳化稳定剂应选择黄原胶、亚麻籽胶、结冷胶、酪蛋白酸钠、三聚甘油酯,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和对照实验最终确定可改善低热量冰淇淋品质的组合为:黄原胶0.28%、亚麻籽胶0.42%、结冷胶0.08%、酪蛋白酸钠0.23%、三聚甘油酯0.2%。  相似文献   

16.
<正>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细菌都能产生粘多糖类大分子化合物,黄原胶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由一种植物病害——甘兰黑腐病产生的,其菌种为野油菜黄单胞菌。黄原胶就是用此菌种以淀粉的原料发酵生产的。黄原胶理化性状独特,耐酸,碱、热,抗生物酶的降解。耐高盐环境,抗污染力强,增稠性、流变性、乳化稳定性和悬浮能力良好。它  相似文献   

17.
葛仙米多糖溶解性和流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葛仙米多糖的溶解性,并以黄原胶为对照,初步研究了葛仙米多糖溶液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葛仙米多糖溶解性受温度和浓度的影响比较大,酸可以促进其溶解而碱则抑制其溶解,1、2价盐离子抑制其溶解,不溶于3价金属尢机盐;同时葛仙米多糖具有较高的黏度和良好的耐盐性和耐酸性.与黄原胶比较,在浓度低于0.5%时,二者的黏度相当,浓度高于0.5%时,其黏度明显低于黄原胶:葛仙米多糖对1、2价盐离子的稳定性强于黄原胶、对pH值的稳定性两者相当、高温使葛仙米多糖的黏度下降快.因此葛仙米多糖具有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复合添加剂提高调理肉饼乳化性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调理肉饼的乳化性(保水性和保油性),以卡拉胶、大豆分离蛋白、黄原胶和复合磷酸盐为添加剂,分别以水分流失率和脂肪流失率为指标,考察4 种添加剂对调理肉饼乳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4 种添加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单一添加组分能够改善调理肉饼的保水保油性;与单一添加相比,复合添加进一步提高了调理肉饼的乳化能力,其中以0.6%卡拉胶、4%大豆分离蛋白、0.6%黄原胶和0.5%复合磷酸盐组合的乳化性能较强,水分流失率和脂肪流失率分别为15.26%和11.17%。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将复合添加剂应用于调理肉饼加工中能提高其保水保油性,增强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包馅类鱼糜制品冻融后导致的汤汁损失、口感下降等品质劣变问题,研究不同亲水胶体添加量及其添加方式对包心鱼丸汤汁损失率、质构特性、微观结构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预乳化形式添加亲水胶体的包心鱼丸的汤汁损失率、质构、白度、微观结构等均优于以粉末形式直接添加组。随着卡拉胶、魔芋胶和可得然胶添加量的增加,包心鱼丸汤汁损失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以预乳化形式添加0.3%(质量分数)魔芋胶和0.4%(质量分数)可得然胶的包心鱼丸汤汁损失率较低,外皮鱼糜凝胶中汤汁渗入程度较小,白度较大,同时能显著提高鱼糜凝胶硬度和咀嚼性(P<0.05),凝胶三维网络结构更加致密,孔洞较少且分布均匀。随着黄原胶添加量的增加,包心鱼丸汤汁损失率持续下降,但对鱼糜凝胶质构和白度没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复配食用胶对乳化肠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3种单体食用胶两两复配,添加量为肉总质量的0.6%,通过测定成品出品率、质构、色差和保水性,研究复配食用胶对乳化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配胶后成品的出品率最高可达183%,高于对照组和单体胶的效果;复配食用胶还可以显著提高乳化肠的硬度、弹性、保水性和红度值(a*) (P<0.05),即添加复配食用胶提高了乳化肠的品质,改善了产品的外观。魔芋胶、卡拉胶和黄原胶之间存在协同增效性,其中魔芋胶与卡拉胶、魔芋胶与黄原胶、卡拉胶与黄原胶的最佳复配质量比分别为4:6、3:7和7:3。提示将食用胶复配应用到乳化肠的生产中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出品率和改善产品的品质,食用胶复配后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协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