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搭建的无填料热源塔实验平台实验,分析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溶液入口温度、气水比对热源塔吸热量的影响,对吸热量中的潜热吸热量和显热吸热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空气温度升高,溶液总吸热量增大但潜热吸热量减小;总换热量和潜热换热量随着相对湿度增高而增大,相对湿度较低时会抑制潜热换热量;气水比升高,热源塔吸热量增加;溶液入口温度升高,潜热吸热量和显热吸热量同时减少。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闭式热源塔热泵实验台。研究了管内溶液进口温度分别对管内溶液出口温度、吸热量和能效比的影响规律,以及水汽比对吸热效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5种因素对闭式热源塔吸热效率和能效比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管内溶液出口温度随管内溶液进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吸热量和能效比均随管内溶液进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吸热效率随水汽比的增大而减小;各因素中,风量对吸热效率和能效比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闭式热源塔冬季工况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自编程序,对上海冬季工况下闭式热源塔的吸热能力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在冬季工况下,上海地区闭式热源塔的换热能力主要受湿球温度的影响,在11月的吸热能力最优,1月的吸热能力最差,相差26%,3月的吸热能力波动最大。当相对湿度低于50%时,闭式热源塔以干工况运行,理论防霜区时间占整个供暖期的67%,因此,研究降低闭式热源塔的防霜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喷淋工况下闭式热源塔传热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闭式热源塔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自编程序,实现了对喷淋工况下热源塔的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利用程序得到了喷淋工况下的闭式热源塔内喷淋溶液、载热流体、空气焓值的分布,结果表明:塔内空气焓值呈线性分布,翅片换热器上半部分换热效果比下半部分好,塔的中部位置附近最先出现结霜现象,空气干球温度高于5.1℃,相对湿度高于75%,闭式热源塔热泵系统没有结霜风险,可以停止喷淋泵,有助减少热泵系统的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不需要额外消耗能源的热源塔防冻液浓缩再生方式:将冬季使用后的低浓度防冻液储存,在夏季作为制冷系统中的冷却水使用,同时进行脱水浓缩。建立了热源塔内空气与溶液热质交换的数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溶液质量分数、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流量、溶液流量、进口空气温度和进口溶液温度对溶液中的水蒸发量有重要影响;在热源塔溶液的浓缩再生运行中,补充溶液与否对再生时间影响不大。以南京地区1栋办公建筑热源塔为例进行计算得知,完成全部溶液的浓缩再生约需8 d,该防冻液浓缩再生方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闭式热源塔冬季无霜工况下的传热过程,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闭式热源塔冬季无霜工况下的动态传热传质模型。将实验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溶液出口温度的均方根误差为0.201℃。通过实验与模拟方法分析了机组变负荷运行时闭式热源塔的动态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当热泵机组变工况运行时,闭式热源塔作为取热装置,可为机组蒸发器提供温度相对稳定的热源;此外,与传统空气源热泵相比,闭式热源塔在低温高湿环境下的结霜风险更小,节能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7.
向阳  杨露露  吕怿非  卢军  袁琳琳 《煤气与热力》2021,41(3):29-34,10043
针对制热工况,建立横流热源塔传质传热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的计算准确性进行实验验证。选取重庆、长沙、杭州、西安、南京、青岛6座城市作为计算对象,分析计算热源塔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一定计算条件下的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偏差很小,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信。进口防冻液温度的影响:当防冻液、空气质量流量一定时,6座城市的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均随进口防冻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口防冻液温度相同时,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由大到小的城市均为重庆、长沙、杭州、南京、西安、青岛。防冻液质量流量的影响:重庆、长沙、杭州、南京、西安、青岛的进口防冻液温度分别选取-4、-8、-9、-11、-12、-14 ℃,空气质量流量一定时,6座城市热源塔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均随防冻液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潜热换热量增大幅度非常小。空气质量流量的影响:重庆、长沙杭州、南京、西安、青岛的进口防冻液温度分别为-4、-8.-9、-11、-12、-14℃,防冻液质量流量一定时,6座城市热源塔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均随空气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空气质量流量对重庆热源塔潜热换热量的影响最明显,其次分别为长沙、杭州、南京、西安,对青岛热源塔潜热换热量的影响微弱。一定计算条件下,6座城市热源塔显热换热量差别比较小,而潜热换热量差别明显,室外空气含湿量越大的城市热源塔潜热换热量越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热源塔按冬季换热需求设计体积偏大的问题,本文对采用小片距大比表面积孔板波纹填料的热源塔进行实验研究,搭建了横流式热源塔实验平台,以乙二醇溶液为循环工质,实验获得了空气流量、温度、含湿量及溶液流量、温度、浓度对孔板波纹填料热源塔热质传递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孔板波纹填料热源塔的阻力特性,并拟合出了传热传质系数及压降的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孔板波纹填料热源塔的传热传质系数主要受风量密度和淋液密度影响,而填料的压降主要受风量密度影响,这为孔板波纹填料热源塔的使用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冲缝吸热板渗透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结构,建立了传热数学模型。采用Matlab程序对传热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模拟研究了结构参数、运行参数对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集热器出口空气温度的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99K,证明传热数学模型准确可靠。集热量随吸热板外表面发射率增大而降低,随集热器出口空气流量、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升高,随环境温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集热器出口空气温度随吸热板外表面发射率、集热器出口空气流量的增大而降低,随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值模拟、试验方法,对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探究(主要考核空气出口温度、换热量、空气压力降、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等)。将空气作为微通道换热器外部高温换热介质,将冷水作为微通道内部低温换热介质,不考虑冷水分配的不均匀性,对比分析在不同迎面风速、冷水进口温度条件下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空气进口温度设定为35℃,相对湿度设定为60%(模拟时不考虑空气相对湿度对微通道换热器结露的影响),微通道换热器的迎面风速变化范围为1. 00~1. 75 m/s。冷水流量设定为1 m~3/h,冷水进口温度变化范围为5~8℃。空气出口温度、换热量、空气压力降、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随迎面风速、冷水进口温度的变化趋势模拟与试验基本一致,由于试验条件下微通道换热器翅片易出现结露,使得试验条件下的空气压力降大于模拟结果。冷水进口温度为5℃时,空气出口温度、换热量、空气压力降、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均随迎面风速的增大而增大。迎面风速为1. 5 m/s时,空气出口温度随冷水进口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换热量、空气压力降、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均随冷水进口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地源热泵垂直套管式换热器传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地源热泵的特性及其发展前景,分析了现有传热模型的局限性。在V.C.Mei传热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能量方程和热传导方程建立了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对埋管周围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与实测值的对比表明该传热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出真实的传热过程和传热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目前热源厂与热力公司贸易结算用热量计量设备作了介绍,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对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及由其作为流量基表组成的组合式超声波热量表的原理、合成误差等进行了分析,形成了采用高精度热量计量设备对供需双方贸易结算量进行公正及不间断计量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3.
吕晋梁 《山西建筑》2003,29(4):146-147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 ,分析了现行供热收费方法的弊端 ,提出了我国推广热计量的对策 ,并对供热计量的形式及仪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最后建议推行合理的收费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对空调系统冷凝排热热回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常规空调系统主要由制冷剂循环、冷却水循环、冷冻水循环和空气循环组成。在制冷剂循环中,气态的制冷剂在压缩机内被压缩,温度升高、压力增大;通过排气管,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却水冷却,变成高压液体;通过节流阀,压力降低,高压制冷剂变成低压含少量气体的气液混合物;其后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定压(低压)下吸收大量蒸发器里冷冻水的热量,蒸发变成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通过吸气管路再回到压缩机内。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0)
为研究吸热器在非均匀热流下的换热特性,建立复合圆台形吸热器三维模型,以基于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的TracePro光学软件得到管壁平均能流密度为热边界条件,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有无光学窗口的复合圆台形吸热器热损失、吸热器热效率及系统光热转化效率随吸热器倾角的变化,同时探究吸热流体入口参数对不加装光学窗口吸热器热损失及热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每圈吸热管壁的平均能流密度分布不均匀,加装光学窗口后的管壁平均能流密度有所下降;随着倾角增加,辐射热损失基本不变,对流热损失及总热损呈下降趋势,吸热器热效率及系统光热转化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加装光学窗口后,吸热器热效率得以提高,但系统光热转化效率降低;吸热工质入口速度增加,热损失下降,热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逐渐减小;吸热工质入口温度升高,热损失升高,吸热器热效率几乎呈线性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宋智军 《山西建筑》2012,(36):142-143
以成都来福士广场的土壤源热泵工程为例,采用Fluent6.2软件的Transient Solver模块对该项目的地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别按照土壤源热泵间歇运行模式和连续运行模式来模拟计算地下温度场20年,从模拟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到,间歇运行模式下土壤的热平衡状况良好,突出了地下温度场的取热量和排热量的平衡是保证土壤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侯书新 《山西建筑》2009,35(32):169-170
介绍了几种计量供热方式及其特点,分析热价的制定方法,提出计量供热方式不同热费也不同,以促进计量供热方式及热价制定的研究,从而推动供热节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源热泵应用与水体热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采用水源热泵作为空调冷热源时需考虑向水体排热对环境造成的水体热污染问题,分析了水源热泵造成水体热污染的可能性及预防措施.认为水源热泵的环保特性是具有相对性的,并建议加强能源的整体规划和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9.
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和回水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同,热量表计量出来的热量也不同;另外,在制定热价时考虑了一部分补水耗热量。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推导出了相应安装形式和补水率下的热源结算热量公式。  相似文献   

20.
贠晓明  陈小松  王勇 《山西建筑》2010,36(24):185-186
结合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从钻孔、下管、灌浆封井、换热器安装及管道连接方面介绍了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操作方法,并总结归纳了操作的要点及难点,从而为地源热泵换热器系统节能工程的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