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人工气候环境,对近海地区环境条件下“双掺”高性能混凝土内的钢筋锈蚀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双掺”高性能混凝土抗钢筋锈蚀性能都比普通混凝土有较大提高,模拟试验结果和现场检测实际情况接近,对于“双掺”高性能混凝土在近海地区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受氯侵蚀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人工气候室,对氯侵蚀环境下“双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双掺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扩散性能、抗钢筋锈蚀性能都比普通混凝土有较大提高。实验模拟结果和实际情况接近,为双掺高性能混凝土在氯侵蚀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矿物掺合料的种类、掺量及掺加方式 (单、双、三掺 )对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压渗水性能、抗冻融性能、抗化学侵蚀性能及抗钢筋锈蚀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探讨了双掺、三掺矿物掺合料显著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本质 ,以期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结构混凝土因硫酸盐侵蚀破坏影响工程结构安全的问题作了研究,通过试验探讨了单掺粉煤灰时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情况及双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硫酸盐性能,指出矿物掺合料的掺加量和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抗硫酸盐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目前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火灾高温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然而在火灾高温中极易发生破坏成为高性能混凝土广泛应用的绊脚石。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火灾高温性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门领域。掺加聚丙烯纤维是防止高性能混凝土发生高温爆裂的有效措施,掺加钢纤维的高性能混凝土可以保持较高的残余力学性能,混掺纤维(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是提高高性能混凝土抗火灾高温性能的良好途径。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橡胶粉、引气剂等其他组分是研究高性能混凝土抗火灾高温性能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C30和C60级不同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在海洋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成果可供跨海大桥浪溅区及潮汐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试验结果表明:掺人硅灰,可以改善高性能混凝土抗冻融、抗毛细吸水和抗氯离子渗透的性能;掺入聚丙烯纤维可以改善抗冻融性能,但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毛细吸水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普通纤维混凝土因可泵送性差很少用于索塔锚固区。采用多重复合技术,优选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并研究了各配合比的泵送性能;模拟干热环境,对优选的高性能混凝土(HPC)和钢锚箱锚固区专用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HPSFRC)进行了塑性收缩试验;研究了纤维掺量和减缩剂对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优化的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2h内泵送性能优良。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塑性收缩的开裂总面积下降,混凝土的抗裂等级提高。当钢纤维的体积掺量为0.8%时,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自由干燥90d的收缩值同高性能混凝土相比下降了50%;有约束的干燥收缩66d试验环未见开裂,从而减少混凝土开裂的风湿,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同强度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相比,钢纤维的加入也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和劈拉强度提高了近30%。试验结果还表明,纤维体积率为0.6%的钢纤维与减缩剂复合后,对抑制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掺加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及在荷载和盐雾耦合作用下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和应力水平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应力下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抗压强度逐渐减小,渗透深度先减小后增大;拉应力降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压应力使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提高,可见荷载性质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性能存在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胶凝材料用量以及用水量等配合比参数影响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矿渣和粉煤灰双掺的情况下,矿渣掺量的增加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而粉煤灰在10%~30%掺量范围内,掺量为20%时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0.
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是其重要的耐久性指标,本文采用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RCM法,进行氯离子渗透性能评价,主要研究粉煤灰、矿粉两种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受掺合料种类与掺量影响较大,单掺I级粉煤灰20%时混凝土抗渗性能最好,单掺S95级矿粉30%时混凝土抗渗性能最好;复掺粉煤灰与矿粉比例3:7,掺量40%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好,且复掺好于单掺。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混凝土火灾条件下抗爆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敏  钱春香  王珩  孙伟 《工业建筑》2001,31(10):47-49,79
采用 15 0mm× 15 0mm× 3 0 0mm的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及分别掺有聚丙烯纤维、引气剂和二者复合掺加的高性能混凝土 ,在 2 0~ 45 0℃范围内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火灾高温下的抗爆裂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爆裂性能 ,单独加入引气剂及复合掺加聚丙烯纤维和引气剂的抗爆裂效果并不理想。回弹试验表明 ,经受火灾高温后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残余力学性能呈一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2.
以高耐久性为重要特征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已经在海港码头、沿海和跨海桥梁等基础设施得到广泛的应用。为研究分析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海洋环境下长期性能,文章以广东湛江海洋暴露试验站混凝土长期暴露试件为研究对象,在采用传统方法磨粉化学分析氯离子含量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压汞法(MIP)、背散射电镜(BSE)和能谱分析(EDX)等微观测试技术,测试混凝土的孔结构及水化产物对氯离子的固化性能。经对比分析,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具备更优的孔结构,且长期暴露于氯盐环境下有大量的弗里德尔盐生成,固化氯离子效果显著。长期暴露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是有效提高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根本措施,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大幅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通过追溯和回顾,陈肇元院士对文章的研究工作给予重要的启发和促进,并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发挥重要的推动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由电收尘气流分选工艺收集的超细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不同龄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超细粉煤灰的掺入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使混凝土的长期抗压强度稳定增长.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筋握裹力有所提高,干缩和徐变降低,而抗剪强度则与之接近,应力—应变曲线与之类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粉煤灰、矿渣粉的不同掺入方式对高性能混凝土(HP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胶比条件下,随着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HPC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掺入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可有效降低HPC的电通量,改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当矿物掺合料掺量为40%,且粉煤灰和矿渣粉质量复掺比例为3∶1时,HPC在28 d与84 d的电通量分别为641.6 C和380.5 C;在水胶比及含气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HPC的抗冻性能逐渐变差,而未掺矿物掺合料的HPC抗冻性能最好,抗冻等级为F200。  相似文献   

15.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确定锂渣复合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然后从中选出几组配合比通过RCM法测定了锂渣复合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分析了添加锂渣和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和不添加这两种掺合料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性能不同的原因,结果表明:添加锂渣和粉煤灰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明显高于不添加这两种掺合料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高性能混凝土(HPC)在经历不同的高温和冷却制度后的剩余力学性能及其相应的孔结构进行了测定,并与普通混凝土(NC)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经历高温后HPC和NC的剩余强度明显降低,骤冷导致瞬间有巨大的温度梯度和较大的热应力,但这并不是引起混凝土爆裂的主要原因,在经历高温后,与NC相比,HPC的孔隙率有更为显著的增大,累积孔径分布也有更明显的变化,随着最高暴露温度的增大,不同冷却制度所带来  相似文献   

17.
Fatigue behaviour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under compression. The fatigue strength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with ca. 170 specime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behaviour of HPC differs from that of the normal strength concrete (NSC). In the regions of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level higher than the elasticity limit, the fatigue strength of HPC seems smaller than those of NSC. In the remaining regions the behaviour of HPC is comparable with the behaviour of NSC. The stress redistribution within the compression zone with different stress amplitude seems also smaller than those of NSC. Additional investigations are necessary in order to formulate design rules for constructions made of HP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