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鸡东县水文地质研究基础上,合理选取了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指标,运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鸡东县地下水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绘制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分区图,表明河谷区地下水脆弱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环境的基础.该文回顾了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历史,概括了国内外关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一些模型和方法,指出了国内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张松涛 《山西水利》2010,26(12):11-12,14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作为地下水保护的主要技术手段,成为当前地下水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归纳总结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本文梳理了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有关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从事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的人员提供思路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防治地下水污染、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的基础.概括了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及不断完善的过程,对现有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了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是我们目前面临的迫切任务。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文章梳理了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有关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方法及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从事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的人员提供思路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丽江城市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丽江盆地的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在分析地下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使用美国EPA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DRASTIC)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该盆地的脆弱性值高。在地下水资源衰减与短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丽江市地下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适宜性区划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概念、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克旺  唐蕴  徐鹏云 《中国水利》2013,(19):57-59,64
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基础上,对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对DRASTIC方法的修正指标体系,探讨了地下水水量脆弱性的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在地下水保护与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目前国际水文地质工作的热点,而脆弱性评价是确定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是否可行的关键。该文根据湛江市的具体情况,选取地下水埋深等7个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在GIS平台上建立其基础和专题数据库,应用DRASTIC模型对湛江市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编制脆弱性分区图。应用实测地下水硝酸盐浓度分布状况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RASTIC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湛江市浅层地下水脆弱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可以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对地下水系统采取保护措施,将有限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到容易被污染的地区,提高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效率。阐释了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分析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误差来源,阐明了不确定性分析的重要作用,着重分析了一阶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数据不确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并说明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不确定性分析的难点和不足之处。该研究可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研究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准确评价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水力压裂和废水回注对地下水的影响,需要采用不同指标体系的模型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通过分析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污染物的潜在运移途径,在DRASTIC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开采井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DIRTEV和回注井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DIRWOCT。根据相关资料对模型中各评价因子进行了分级及评分,运用模糊综合矩阵法确定了各因子权重,并利用单参数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对四川某页岩气采区的评价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页岩气开采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云南曲靖盆地地下水脆弱性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DRASTIC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云南省曲靖盆地地下水脆弱性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级二层模糊评价方法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曲靖盆地地下水脆弱性分区为四级,西部基岩地下水和孔隙水脆弱性高,东部的孔隙水及少量岩溶水处于脆弱性中等。评价结果有利于地下水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以第二松花江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区,选择了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坡度、包气带影响、渗透系数7个指标,运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进一步分析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在整体上具有空间分带特征性,并与地貌分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中河谷平原区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浅,地下水脆弱性较高,污染风险大;(2)受地下水位变动以及净补给量的影响,具体地段的地下水脆弱性等级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年际与年内变化特征,但整体区域上的地下水脆弱性的相对级别仍受地貌格局的控制。在开展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时,应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段数据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华 《山西水利》2006,22(6):79-80
通过阐述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运用方法,建立了某平原区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表明,AHP法针对地下水脆弱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反映出各评价因素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真实影响。  相似文献   

15.
几种评价地下水环境脆弱性方法之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地下水体是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其质量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是一个典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问题。传统的DRASTIC指标法适合地下水环境本质脆弱性评价,但不能较好地反映出特殊脆弱性,并且采用加权评分法掩盖了各评价因素指标值的连续变化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本文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将模糊数学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选用宁陵县为典型区进行了实证检验,对这三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客观地对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本文建立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评价模型,以研究区地下水环境为例,进行研究区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将本文模型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Drastic法、加权平均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为资料充足地区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阐述地下水资源脆弱性内涵的界定,指出应从水资源的功能特征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进行分析评述,包括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表达。指出目前水资源脆弱性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①应加强体系研究;②应加强学科交叉融合;③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肖丽英  李霞 《中国水利》2007,(15):24-27
海河流域地下水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结合海河流域具体情况,选择山前平原的石家庄和唐山、中部平原的沧州和衡水、东部滨海平原的天津等地作为5个典型区域进行具体研究。在采用DRASTIC方法对典型区域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时,选取了地下水埋深、土壤有机质含量、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含水层累计(沙层)厚、降雨灌溉等入渗补给率、地下水开采系数这6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并以此指标体系为基础进行了脆弱性研究。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地下水各典型区的脆弱性指数均较高,海河流域地下水的脆弱性问题较为严重。要恢复和提高地下水系统的生态与环境功能,需采取6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复合权重-GIS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传统的DRASTIC模型基础上,结合下辽河平原的实际情况,从水质和水量两方面考虑,建立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在满足主客观条件下的综合权重。结合GIS的地图计算功能对该地区的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同时用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表明下辽河平原50.39%的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较高,并且相对于脆弱性低的地区有较高的硝酸盐氮浓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欧洲模型的岩溶地下水脆弱性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基于保护岩溶含水层从而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地下水提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我国西南岩溶区大多数地区缺少应有的地下水保护带, 地下水比较容易受到污染。从欧洲脆弱性评价模型出发,用一种简单的二元模型来评价地下水的脆弱性。该方法只考虑两个因子:径流条件(C因子)和土壤保护能力(O因子)。该法应用于青木关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甘家槽、田湾、田坝子、金竹湾、大木水窝、烂田湾等洼地为极端脆弱地区,石坝子地区以及采石场脆弱性高,岩溶区内大部分地区为中等脆弱性,岩溶区内的干洼地以及有第四纪沉积的地区和砂岩区则为低脆弱性;在青木关地区极端风险区的面积很小,主要是高污染危险且又是消水洞或者下沉河流附近的地区,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岩溶洼地以及采石场区域,其余碳酸盐区域内中等污染危险的地区为中等风险,大部分砂岩地区和污染危险低、固有脆弱性中等的灰岩地区污染风险低。通过水质空间分布图和示踪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