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小波分析去除噪声的方法,对气-固循环流化床中两相流颗粒浓度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流化床中两相流的流动规律。气固循环流化床提升管的颗粒浓度和压力波动信号的去除噪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方法能有效去除颗粒浓度和压力波动信号中的大部分噪声,其消噪效果优于传统的傅里叶变换滤波方法,且小波分析去噪方法能更加有效地辨别真实信号与噪声信号。  相似文献   

2.
压力波动现象是研究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重要线索。提出了通过采集循环流化床风帽入口的压力波动信号,并利用小波分析理论对压力波动信号进行消噪处理。深入探讨了循环流化床在稳定运行工况和扰动工况下风帽压力波动信号的消噪结果。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分析的信号消噪方法,能很好地对循环流化床风帽压力波动信号进行有效的消噪。  相似文献   

3.
管式布风流化床密相区气固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新型管式布风流化床密相区气固流动特性,对流化床内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运用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的欧拉-欧拉气固多相流模型和PC-SIMPLE算法,模拟得到了床内密相区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气固流动特性,分析了气泡生成、长大和破灭过程,同时讨论了布风管小孔风速和管节距对流化质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管式布风流化床具有内循环流化床的气固流动特性,气泡的生成初期具有一定的对称性质,在气泡长大到一定大小的时候,相邻的气泡会发生融合现象,减小布风管小孔风速或增加布风管的横向间距可能造成床层中间部分床料流化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声波信号混沌分析的气固流化床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考察流化床内颗粒团聚结块的过程,提出了一种气固流化床团聚结块的判据。利用声发射检测技术,测得颗粒碰撞流化床壁面的声波信号,结合混沌特性分析,计算由混沌特征参数关联维数和K熵得出的故障系数.通过在外加热气固流化床冷模装置和工业流化床中试装置中,对聚乙烯团聚结块的声波信号的混沌特征参数的演化规律的考察,发现随着床内大颗粒的增多,故障系数明显上升.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故障系数的变化,声发射检测技术能有效、准确地预测和诊断气固流化床中的团聚结块.  相似文献   

5.
在气 液 固三相流化床中 ,通过对颗粒和气泡频率的时间序列的分维分析 ,研究了颗粒和气泡的确定性混沌运动。利用新型微电导探针 ,测得颗粒和气泡的频率。用嵌入方法利用在气泡和颗粒间连续时间序列的时间间隔数据 ,获得了气、固相的相关维数 ,其相关维数的大小主要与表观气速有关。通过相关维数 ,定量描述了泡相和乳化相间流型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统计量进行气固流化床流化状态分析的新方法。通过对气固流化床压力波动信号的非高斯性检验,验证了压力波动信号的非高斯性,并以双谱幅值的平均值为特征值,得到了不同流化状态下压力波动信号偏离高斯分布的程度。同时利用高阶谱分析方法对压力波动信号进行分析,讨论了不同流化状态下信号的双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阶谱分析方法对气固流化床流化状态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流化状态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内径为120 mm的半圆柱形有机玻璃流化床中,以平均粒径55 μm的玻璃珠作为实验物料,利用自主开发的光纤探针测定了不同流化气速下的局部气含率、气泡尺寸、频率和上升速度等动力学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声场,考察了声波对气固流化床气泡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声波对气泡行为和床层流体力学特性的影响与流化气速相关。声波频率一定时,声压级增大,低流化气速下的气泡分率、气泡频率、气泡平均上升速度和平均弦长减小;而高流化气速下,气泡分率和气泡频率随声压级的增加而增大,气泡平均弦长和平均上升速度随着声压级的增大而减小。声压级一定时,低流化气速下,气泡分率、气泡频率、气泡平均上升速度和平均弦长随声波频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80 Hz左右时达到最小值。而在较高流化气速下,随频率增加,气泡分率和气泡频率先增大后减小,在80 Hz左右时达到最大值;气泡平均上升速度和平均弦长则先减小后增大,在80 Hz左右时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8.
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在固态开采过程中,当温度、压力平衡被打破时,开采管路中的水合物浆液由液固(水合物颗粒、海水)两相变为气液固(天然气、水合物颗粒、海水)三相的流动。以水合物浆液的气相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CFD-PBM模型对气泡行为变化进行Fluent模拟,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度较高。结果表明,PBM模型模拟的浆液流态分布较为均匀,气泡的大小在流动过程中主要从小气泡到大气泡;气泡的初始速度对管道水利提升速度影响较大;在浆液湍动能为0.5 m2/s3、气含率为0.3时,气泡会出现二次聚并破碎。通过CFD-PBM计算得到水合物浆液体系中气泡大小分布能够较好的预测水合物颗粒分解出气相后的浆液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鼓泡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Fushimi等人的冷态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建立了合理的TBCFB气化炉气固两相流动系统模型,基于欧拉双流体模型,以ANSYS嵌套的FLUENT17. 0,作为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平台,模拟TBCFB(三级流化床)气化炉系统中鼓泡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过程及分析其流动特性。结果主要分为3部分:鼓泡床表观速度对流动质量有重要影响,速度越低,越有利于床内气泡与床料充分接触;比较不同高度,不同配比两种颗粒温度变化特点,发现床层高度越高,颗粒温度越大;颗粒浓度增加,其颗粒温度降低,反之增加。  相似文献   

10.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采用欧拉气固多相流模型进行计算,模拟研究了带有旋流筛板的气⁃固流化床内在不同操作气速下(0.44~1.14 m/s)FCC颗粒的流化特性。通过对床层颗粒固含率瞬时变化、不同时刻速度矢量的分布、操作气速对颗粒固含率的影响和颗粒固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变化分析,研究了流化床内气泡形成、发展和破裂的过程。模拟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与自由床平均误差为13.4%,与筛板床平均误差为7.59%;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不同操作气速下固体颗粒的流化特性,模拟床层内气泡形成、成长和破裂的发展历程;旋流筛板上部区域有喷射现象,形成固含率较低的喷泉区;旋流筛板的加入能够将大气泡破碎形成小气泡,具有破碎气泡、强化气固混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