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导电加热切削时 ,刀 工接触区的状态与常规切削的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导电加热切削过程中的电物理现象 ,研究了导电加热切削刀 工接触区的电热状态及其特性。这对于研究导电加热切削的切削加工机理、电热特性和刀具磨损机理以及对导电加热切削实行状态控制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微机控制的导电加热切削过程适应控制系统,该系统较地的解决了导电加热切过程电热参数适应调整问题,对提高导电加热切削的效果,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导电加热切削的特点,将模糊控制方法引入其中,并研制了一套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导电加热切削模糊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导电加热切削技术的研究概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指出其应用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导电加热切削技术的研究概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指出其应用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传统导电加热切削用加热电源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微机自动控制的逆变式加热电源的基本原理及性能。实际应用表明它具有体积小,动态响应快,控制灵活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导电加热切削切削区加热电阻和切削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出了导电加热切削切削区加热电阻的组成及其测量方法,并对它和切削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发削区加热电阻能作为切削状态的识别参量,从而为进行加热电流的自动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导电加热切削的特点,将模糊控制方法引入其中,并研制了一套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导电加热切削模糊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传统导电加热切削用加热电源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微机自动控制的逆变式加热电源的基本原理及性能。实际应用表明它具有体积小、动态响应快、控制灵活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导电加热切削切削区加热电阻的组成及其测量方法 ,并对它和切削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指出切削区加热电阻能作为切削状态的识别参量 ,从而为进行加热电流的自动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微机控制的导电加热切削过程适应控制系统,该系统较好的解决了导电加热切削过程电热参数适应调整问题,对提高导电加热切削的效果,获得较好的加工表面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学智  吴拓 《电加工》1999,(4):37-39
建立了一个导电加热切削最佳加热电流数据库,并将插值算法应用到该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微机控制的导电加热切削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导电加热切削过程电热参数自动调整及灭弧保护等关键技术,对提高导电加热切削的效果、保证加工表面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个导电加热切削最佳加热电流数据库,并将插值算法应用到该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15.
导电加热切削加热电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电加热切削是通过切削区加热电阻产生的焦耳热,软化被加工材料而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在对加热电阻三维建模的基础上,提出加热电阻由金属材料电阻和收缩电阻组成.通过正交回归试验,得到加热电阻的经验公式,证明加热电阻随转速、加热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进给量、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方差分析和验证实验对所建立的加热电阻经验公...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导电加热切削方法对淬硬GCr15轴承钢进行切削试验,分析这种加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了切削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导电加热切削能有效切削淬硬钢,显著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在较优的切削用量下,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0.25μm。  相似文献   

17.
陈舜青  袁振波 《硬质合金》1999,16(4):210-213
切削工具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硬质合金切削刀具的热电性能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切削实验研究了YT5硬质合金刀片耐磨性与热电热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实验相关性公式,找出了YT5硬质合金刀片的热电热对耐磨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电镦机加热的现状、改造方案的确定与实现。  相似文献   

19.
激光加热辅助切削因其工艺空间大、经济性高、可得到高质量表面成为工程陶瓷等脆硬材料的高效加工方式。通过改变激光功率和切削深度两组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氮化硅陶瓷(Si3N4)不同加工状态下表面粗糙度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材料被塑性去除时,Ra和Rq值均小于被脆性去除和产生热损伤时得到的值。未产生热损伤时,Ra和Rq值随工件软化程度增大而减小。在塑性去除模式下,轮廓高度幅值曲线更加趋于对称和正态分布,表面轮廓更加精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