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银川盆地岩石圈和莫霍面的变化特征。地壳热结构特征,活动断裂和基底构造特征几方面分析论述了盆地地热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通过分析盆地内新生界地层岩性及其垂向变化。储盖层条件,盆地地形地貌特征。讨论了盆地地热水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渭河盆地地壳运动趋势和应变场特征分析,可为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研究等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采用反距离加权法计算地壳水平应变模型,利用观测点的位移值以及计算点与观测点之间的距离推导出计算点的位移函数,通过求导计算区域应变场的分布。结合渭河盆地1999年~2002年的GPS观测资料,计算了该区域地壳水平应变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渭河盆地的主应变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均匀的分布现象,盆地、山区的应变性质截然相反,盆地处于明显的拉张状态,山区则处于挤压状态。沿西安—临潼一线两侧剪应变对称分布,盆地内部西起马昭—西安—临潼—渭南一带剪应变都出现负值,汤峪以南,宝鸡北—岐山—泾阳一带的山区的剪应变都出现正值,这说明该区域强剪切应变带来的变形集中区可能与地震的后效相关,且与泾阳和宝鸡相继发生地震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琼东南盆地第三系低位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低位储集体构成的岩性-地层圈闭是琼东南盆地油气圈闭的重要类型和主要后备.琼东南盆地主要发育盆底扇、斜坡扇、低位楔等低位体,它们与下切谷一起构成低位体系域特征的谷-扇沉积体系.深入地分析了琼东南盆地低位储集体的控制因素:(1) 古构造背景;(2) 物源条件(物源区岩性、陆架岩性、陆架宽窄以及古河道搬运距离和能力等);(3) 沉积环境和后期成岩作用;(4) 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综合评价指出盆地西部和东部断裂交叉断角部位的陵水组低位体为较有利勘探目标,而北部隆起带及其南部紧邻富生烃凹陷地区S60、S50、S40界面上的低位体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了九佛堂组、沙海组的湖相泥岩为盆地内的生油岩,并论述了盆地内主要生油洼陷及储油构造,发现沙海组扇三角洲砂体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对储层、含油系统类型、盖层分布特征、生储盖组合类型、圈闭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油气开采规模作出了评价,最后根据盆地内的油气显示情况提出了勘探建议。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东部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主要有太2,山2,山1,盒8,盒7五个气层组,对盆地东部佳具-子洲地区的研究表明:该区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具有较强非均质性的孔隙型,裂缝-孔隙型碎屑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为主,孔隙主要为粒间孔,粒间残余孔,粒内溶孔和高岭石晶间孔,较为发育的微裂缝对储层的储集性影响不大,主要改善储层的渗滤性,影响储层储渗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粗粒度和高成熟度的储层具有相对好的物性,压实作用,硅质胶结和高岭石胶结充填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埋藏溶蚀作用使储层得到改善;构造破裂产生的微裂缝亦对储层起到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较全面地论证了农业地质背景的概念,从营养、水分和热量三方面分析了农业地质背景的作用机制,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探讨了农业地质背景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博南凹陷深层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八道湾组储层中侏罗系储层、有利孔隙带、勘探有利区带,运用沉积岩石学、矿物学、油气储层评价技术等,对该储层进行了分析.由分析结果知:该区储层是一套扇三角洲相的陆源碎屑沉积,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原生微孔隙和次生孔隙.对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此套储层经历了中成岩A2亚期和中成岩B期演化阶段;沉积物源及沉积相带控制着储层性质;成岩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解作用和构造作用使储层性能得到改善.分析结果给实际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对小南沟区延长组主要产油层组长61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长61储集层具有结构成熟度高而成分成熟度低的岩石学特征,主要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孔隙,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是影响该区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针对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3#与太原组15#煤层煤层气合层排采"整体产能低"及"区域性差异大"的产能特征,探索适合合层排采的有利开发地质条件.以沁水盆地南部22口合层排采煤层气井的产气、产水资料,试井储层压力、试井渗透率、含气量等测试数据为依据,采用地质研究与探采测试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地质因素对合层排采井产能特征的控制作用,提出了适合沁南3#与15#煤层合层排采的有利开发地质条件的参数指标.结果表明:平均埋深为500~650m;平均含气量大于14m3/t;储层压力梯度差小于0.08 MPa/hm;渗透率较高且差值不超过1mD;3#煤层的临界解吸压力高于15#煤层,且差值小于0.9MPa,满足合层排采的地质条件要求,可为今后进行规模性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渭河盆地水溶气主力产层张家坡组砂岩物性较好,地层沉积时间短,埋深较浅,胶结疏松,导致井底出砂问题异常严重。在前期水溶气单层测试工作过程中,地层水含砂量高达20%,且岩石颗粒较细,粒度中值最大为0.063 mm,常发生砂埋井筒、储层垮塌、套管变形、损坏地面设施等问题,严重影响水溶气正常试气、求产工作,无法获得单井有效产能状况,难以为商业化开发提供可靠、稳定的第一手数据,甚至曾一度对该地区资源储量产生质疑。为解决张家坡地层出砂问题,了解水溶气井实际产能状况,采用精密滤砂管防砂工艺,求得气水比提高了3倍以上,获得单井产能2 000 m3/d,为地热水溶气工业化开发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参数,进一步证明了渭河盆地固市凹陷良好的天然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11.
江汉盐湖盆地潜江组沉积控制因素与岩性油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江组储层是江汉盐湖盆地最重要的产油层系。潜江组沉积充填主要受到盆地的构造演化和古气候条件控制。为此,总结了四种不同的水动力强度控制条件下砂岩储层分布模式。潜江组不同类型岩性圈闭具有在不同地区成带分布的特点,为岩性油藏提供勘探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下刚果盆地深水区的油气显示出了海相原油的特征,盐上海相烃源岩开始受到关注。通过对下刚果盆地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综合评价了盐上4套海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烃潜力,研究了其成因并划分了成因类型,同时探讨了不同成因类型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下刚果盆地盐岩层之上发育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好,干酪根类型为Ⅱ、Ⅲ型,成因上以海相内源型和海相混合生源型为主;盆地海相烃源岩整体在3500m左右深度进入生油窗,成熟的海相烃源岩是下刚果盆地深水区油气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上升洋流、缺氧环境(大洋缺氧事件)和古河流的作用,以及海洋、河流两种地质营力此消彼长的关系,自晚白垩世至中新世,盆地沉积环境从海湾变迁到受河流作用逐渐加强的开阔海洋,有机质来源从以海洋有机质为主过渡到河流携带来的陆源有机质比例加重,直到以陆源有机质为主;海陆二元有机质输入量的相对变化和海洋沉积环境的变迁从根本上决定了海相烃源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对小南沟区延长组主要产油层组长6^1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长6^1储集层具有结构成熟度高而成分成熟度低的岩石学特征.主要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孔隙,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是影响该区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详细剖析了Kashan区块的油气地质条件.其主要目的层中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库姆组为世界上极具特色的含陆源碎屑-火山碎屑的碳酸盐岩混积地层,又是典型的裂缝-孔隙型储层.中伊朗盆地为-弧背前陆盆地,其内构造圈闭发育.由于泥质岩和膏岩发育,Kashan地区油气保存条件极佳.中伊朗盆地Kashan地区发育有侏罗系shemshaK组、白垩系和库姆组海相页岩和泥灰岩3套烃源岩,但质量欠佳.Am-2井和FkH-21井分别有过3期和4期含烃流体充注.Am-22井和Fkh-21井所充注的并不是与Am-21井类似的液态石油而是富氮或不含氮的天然气.建议在中伊朗盆地其他区块的油气勘探中,把烃源岩的质量评价、油气资源前景估计和储层裂缝预测放在研究工作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南美洲巴西亚马逊盆地为一狭长形的简单内克拉通多旋回沉积盆地,走向NEE,基底为前寒武系结晶岩,其上发育古-新生界地层.确定盆地内古生界发育了主力成藏组合:志留系、泥盆系发育主力生油岩,具有极好的生烃能力,泥盆系、石炭系发育较好的砂岩储集层,盖层主要为古生界内发育的黑色页岩、钙质页岩及膏岩.研究认为,盆地内部隆起及中部断裂带为油气运聚提供了有效通道和聚集场所,初步明确了盆地内油气运移的主力方向,对亚马逊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为亚马逊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朱强      李建国      苗培森      司庆红      赵华雷      肖鹏      张博      陈印      赵博文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6):675-690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煤、油气、铀等资源的重要勘查基地,东北部、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先后发现了数个超大型、大中型砂岩型铀矿床,西南部地区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则一直是该盆地铀资源勘查的难点。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原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地层结构、岩性岩相、水文地质、古气候等基本特征开展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下白垩统洛河组具备有利于砂岩型铀成矿的地质条件,包括早白垩世以来适宜流体运移的构造背景,洛河组风成相砂岩厚度稳定、渗透性较好,泥-砂-泥或泥-砂-钙(钙质砂岩)/泥的地层结构,蚀源区和盆地盖层较高的U含量,连通的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干旱—半干旱为主的古气候条件,丰富的油气还原介质等。通过对铀矿物类型及赋存状态研究,提出研究区主要为沥青铀矿,部分为含钛铀矿物。铀矿物赋存状态与盆地东北部直罗组具有较大的差别,主要与针状磷灰石、长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白云石、黄铁矿等伴生,与炭屑等还原介质没有直接的伴生关系。其中砂岩型铀矿与磷灰石伴生关系尤其重要。通过成矿条件的分析,指出断裂构造控制的油气上升部位可能是下一步的有利勘查区域。  相似文献   

17.
吐哈盆地托克逊凹陷前期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伊拉湖构造带,根据邻近凹陷实际勘探经验及托克逊凹陷目前钻井资料,以现代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通过全面解剖伊拉湖构造带三叠系已知层系油藏,系统分析了托克逊凹陷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圈闭等油气系统形成的基本要素。研究表明,托克逊凹陷勘探前景广阔,存在多个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下一步应在区域扩展后期保存好的三叠系构造圈闭油气藏的同时,积极探索托克逊凹陷侏罗系水西沟群自生自储的致密砂岩气藏及三叠系小泉沟群、二叠系桃东沟群地层-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8.
长6油层组为姬塬地区的主力含油层系,其含油圈闭主要受岩性变化和储层物性变化控制,是典型的岩性油藏。通过对烃源岩、储层特征,圈闭及盖层保存条件和油气成藏时空配置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控制油气成藏的因素主要有2个。烃源岩、成藏动力的平面分布范围及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是决定油气是否成藏的直接因素;储层的储集性能决定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19.
镇旬盆地金鸡岭向斜南北两翼是秦岭板块内重要的成金区域。区内金矿类型有三种:金龙山 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型、二台子钠长石角砾岩型、牛家沟石英脉蚀变岩型。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含 砷黄铁矿、黄铜矿、毒砂、石英、方解石等。金以自然金为主,次有含银自然金。本区含矿地层主要为中 泥盆统古道岭组(D2g)、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星红铺组(D3x)和下石碳统袁家沟组(C1y)。近东西 向的剪切破碎带直接控制矿体的分布。蚀变以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毒砂矿化、汞锑矿化、硅化、方解石 化等为主。Au,As,Sb,Hg元素组合直接指示金矿床的存在。分析镇旬盆地金鸡岭复式向斜南北两翼 成矿条件,得出在北带金龙山-丘岭金矿带东延的西坡岭丁家山背斜带;中带的泗峡口二天门带;南 带的仁河口公馆回龙复背斜汞锑矿带;是成金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20.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备受重视。为了探查吉安断陷盆地的热储资源,分析该区域的地热特征,为地热开发工作提供依据,以吉安断陷盆地东缘电性及热储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方法,对盆地东缘研究区内的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进行解释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以及地热条件,依照地热系统划分依据,讨论了研究区内的拥有热储的可能性。本文依据反演电阻率剖面图推测出2条断裂,有效识别出了区域的沉积岩及变质岩地层;其次,结合低温热水型传导类地热系统的特点,分析了研究区内的热储条件,分别指明了研究区内“热、储、通、源”所对应的构造特征,推测一处重点地热区域;最后,本文认为CSAMT能够有效区分研究区内的电性层及构造展布特征,适用于地热勘查工作;同时吉安断陷盆地拥有深部低温地热资源开发前景,对今后的地热资源开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