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以徐州市大黄山矿区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生态、经济三大系统遴选18个指标,构建矿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法评价系统恢复力,揭示大黄山矿区闭矿以来恢复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大黄山镇社会生态系统受到的扰动指数居于0.43~0.54之间,应对能力指数从0.23上升到0.77;2000~2014年间大黄山镇社会生态系统总恢复力指数从0.32上升到0.72;经济发展水平对矿区社会生态恢复力的影响较大,是矿区转型发展的主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能源-环境-经济构成的3E系统是衡量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指标。在总结分析传统3E系统的基础上,将能源系统细化为煤炭系统,提出了一套以煤炭系统、环境系统、经济系统为评价子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采用博弈论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降低了专家打分的主观性影响。以云模型理论为建模基础,构建了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以2014—2020年统计数据为例,借助该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的3E系统协调等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从各子系统协调度来看,相比于煤炭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的协调度,经济子系统较为滞后,内蒙古自治区2014—2020年3E系统整体协调度处于良好协调等级。评价结果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正确性与实用性,同时也为促进3E系统协调发展提出合理意见与建议,为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城市资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支持和社会进步之间保持高度和谐的过程。本文运用熵值法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行定量评价,并且以金昌市为典型案例,分析了1981—2003年金昌市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各个子系统,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是科学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走建设占地少、 利用效率高的符合国情的用地方式是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方针,集约用地评价对于集约用地具备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主要地级市2000-2014年间相关建设用地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从建设用地投入水平、利用程度、产出水平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利用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1-2014年三个时段的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进行评价,并赋分,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化显示。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空间上,经济带东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节约水平总体高于西部。(3)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相关性。对建设用地集约水平评价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和变化趋势,为未来城市土地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水平的科学测度对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以及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16项指标构建陕西省榆林地区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1990-2009年榆林地区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城镇化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空间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榆林地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各子系统的贡献差异显著并表现出不同的演变特点。经济子系统的评价得分和增幅最高,其次是空间子系统,而社会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发展相对较慢。提高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是榆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人口子系统发展缓慢未来将影响该地区经济子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原城市群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城市居住条件、生态环境、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和基础设施5大综合指标,共26个单项指标对中原城市群宜居性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宜居程度最高,但绝对得分不高;中原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宜居度差异不明显,整体宜居度不高;城市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是影响宜居性的关键因素;城市宜居性采用标准参考值,有利于区域内外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是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系统。本文通过建立银川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评价方法,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确定了22项评价指标以及管理调控指标等,并对银川市城市土地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赣江上游城市为例,通过构建经济规模、效率与结构和水环境压力、状态和响应等6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赣州市区2001—2011年的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系数逐年增加,并呈现出3个阶段的“阶梯式”发展特征;协调水平不断优化,从“较不协调”逐渐向“较协调”转化;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协调状态正向与逆向并存,局部变化起伏明显,且存在“疲软恶化”风险。为了保障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保护同步优化,还应加强水资源生态系统规律研究,引导资源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动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破解水资源保护资金短缺困境,进而为实现水源保护区社会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1—2010年的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阜新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结果表明,阜新农业经济、资源、社会、科技子系统及农业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持续增强的趋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2003年、2006年阜新农业生产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上一年有所减弱之外,其他年份均表现良好;阜新农业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持续减弱的趋势。据此,建议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角度和研究对象单一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对比性的问题,以淮南、铜陵和马鞍山市为例,从"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角度,构建矿产资源型城市综合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其各子系统和综合脆弱性动态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淮南市、铜陵市和马鞍山市综合脆弱性及各子系统脆弱性均呈下降趋势,其脆弱性等级均由较强脆弱度向较低脆弱度过渡;(2)2007~2017年淮南市、铜陵市和马鞍山市各子系统脆弱性中社会脆弱性均最大,其次均为经济脆弱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资源脆弱性均最小;(3)从综合脆弱性下降幅度来看,马鞍山市综合脆弱性指数下降幅度最大,淮南市次之,铜陵市最小;从各子系统脆弱性下降幅度来看,三个城市社会脆弱性下降幅度均最大,经济脆弱性下降幅度均最小.该研究为丰富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理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