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伊 《中华手工》2013,(3):72-73
景德镇上的陶瓷店数不胜数,但像"蝉·手工陶坊"这样有辨识度、有风格、有意蕴的艺术品店并不多。蝉·手工陶坊由80后年轻艺术家张志权与苑小蕾创办,作品主要有陶瓷器皿和陶瓷雕塑两部分。这家新店以"诗画江南"为主题,营造着一份江南水乡的温婉情调,同时又给人一种古典大气的宁静之感。推开店门,一把把倒挂的纸伞,一扇扇精美的木雕窗  相似文献   

2.
老树绽新花     
<正>在"潮男"木雕艺术家蔡杨吉手中,常见的传统题材也能绽放出让人一见难忘的惊艳。健硕的身材,轮廓分明的脸庞,头上裹着一条艳丽的头巾,在添薪坊木雕工作室第一眼见到蔡杨吉,觉得只差—把吉它,就是—个粗犷又带着几分叛逆的摇滚欧手。然而,四周那些精致的木雕作品,又让人不得不相信眼前这位已经60多岁的"潮男"的确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木雕艺术家。  相似文献   

3.
东巴文字,是我国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中独特的原始图画象形文字。作者对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元素进行了深入探索,结合个人对当代漆画创造与实践的感受,创作了富有东巴文化气息的漆画作品《东巴印象》,并以此为例,体现东巴象形文字元素在漆画创作中运用的特点。其中,对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概况与表现形态、漆画所用材料与常用工艺技法等做了简要概括,并以个人漆画作品《东巴印象》为例,对其创作思路,理论与技法等作了介绍,在弘扬纳西族东巴文化精神的同时,也表现出作者个人对现代漆画创作与美学的反思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朽木意无边     
<正>张树珉的木雕具有中国独特的写意文化基因,有一种通达人性的精神,一块朽木在他的刀下,成了一件意蕴无边的艺术品。史铁生谈及《我与地坛》时说,"我是在地坛徘徊了15年,才写出这篇1万多字的作品。"同样用轮椅行走的张树珉,潜心木雕十几载,自成写意雕刻新派别,在45岁时,被评为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相似文献   

5.
巧雕根包石     
杨登甲 《中华手工》2013,(10):50-51
"巧雕"是一种独特的技艺,顺应木材的特殊纹路随形雕刻;与精雕不同,"巧雕"注重随物赋形,形中有意。清晨8点赶到郑国明的工作室,一位体形富态面带笑容的中年人迎了上来。"每天我都要锻炼身体。打打太极,喂喂鸽子,身体棒了才能做好木雕嘛。"他便是郑国明,爽朗的言语中夹杂着一股闽南腔,地道的福建惠安人。随他走进工作室,木雕、石雕、竹雕、玉雕、根雕……各种各样的作品看得人目不暇接。郑国明除了钻研木雕外,也尝试其他材质的创作,对各种雕艺技法可谓娴熟于胸,令人钦佩。正在感慨之际,  相似文献   

6.
丝毯的气息     
出自阆中的银河手织丝毯,从中亚国家占据的地毯市场中开辟出一片天空,在世界地毯史上留下中国味道。在阆中古城武庙街东段,仿明清建筑的"银河丝坊"隐匿其间,古色古香的木质楼房里挂满了精美明艳的艺术手工丝织地毯,院落往里,咖啡厅与功夫茶座坐落其中,一小块手工编织的丝毯搁在质朴的檀木方桌上,纹饰张扬却不失凝重,几本书籍散落在旁,造就错落有致的温馨感。古城的繁华中心,"银河丝坊"透出低调的奢华气息。  相似文献   

7.
蝉&禅     
<正>"蝉"是一间陶瓷店,它开在瓷都景德镇,店面虽只有30平方米,但店后的烧制坊却足有一亩地。店主苑小蕾和张志权是一对80后小情侣,因为老家青岛就有一个烧陶的院子,2003年高中刚毕业,两人就已尝试着开了个陶艺工作室进行红陶  相似文献   

8.
浪漫东巴刻     
“东巴人”是深圳大芬油画村老围西的一间木刻店。 “东巴人”缘于Stanly一次“风花雪月”的旅行。2006年4月,Stanly与妻子来到云贵川地区进行了一次为期15天的自助旅行。在香格里拉的一个别致小旅馆里,他看到木板房上刻着美丽而又神秘的图案。小旅馆的老板说,这些图案是东巴文字:风花雪月。老板还介绍了云南的四大美景: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夫妻俩无限神往。  相似文献   

9.
正从唐至今千余载,东阳木雕造就了无数木雕艺人匠人之名,也成就了著名的"中国木雕之乡"。木雕艺人陆光正,全国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工艺美术行家们称为"国之瑰宝",亦是"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陆光正召集10多位木雕大师组成设计班子,将古老的东阳木雕与现代建筑装饰结合,带动东阳40多家企业1600多人,完成无锡灵山梵宫15000多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的木雕装饰。这是清故宫以后最大的一项史诗级木雕装饰工程。  相似文献   

10.
<正>刀下救平遥、誓死保周庄……20年奔波,"古城斗士"阮仪三最终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被不少城市拒之门外。"中国城市日新月异,但我们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阮仪三感慨。这位80高龄、满头银发的"古城守望者"在许多古城留下了拼死保护的痕迹,他抨击"古城重建风",炮轰"假古董",痛心民居群的消亡,对于各地旧城改造的行径,他捶胸顿足,多次奔走上书。若不是出于良知揽下这些"分外事",阮仪三本应该在校园内太太平平教书、做学问。他自嘲研究古城20余年,却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可他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