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宝军 《四川冶金》2006,28(6):29-33
通过调查分析板坯加热工艺,找到影响板坯烧损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板坯氧化烧损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加热炉氧化烧损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加热炉加热过程中氧化铁皮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目前国内解决氧化烧损所采取的一些有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铜坯氧化烧损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钢坯加热过程中氧化烧损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使钢坯氧化烧损率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4.
氧化烧损是金属热加工中影响经济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轧钢加热炉在加热过程中钢的氧化烧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氧化铁皮还会降低成品表面质量,延长钢在炉加热时间,增加停炉清渣次数等。通过分析、讨论影响板坯氧化烧损的因素,提出了降低板坯出炉目标温度、减少板坯在炉时间、合理控制炉内气氛等优化措施,板坯氧化烧损得到有效控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氧化烧损率的测定及加热炉的热工分析,从不同方面阐述了造成加热炉氧化烧损严重的原因,提出了降低氧化烧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军  霍健 《钢铁研究学报》2010,22(11):11-11
利用CFD流体计算软件建立了炉内传热模型,并耦合氧化铁皮计算程序计算钢坯氧化烧损率,流动模型采用k-ε湍流模型,燃烧采用PDF燃烧模型,辐射换热模型采用离散坐标(DO)辐射模型。模拟常规工况与试验工况下的炉内气氛,结果表明,常规工况下加热制度不合理,高温区氧的体积分数高达8%,而试验工况下可使高温区氧的体积分数降低为1.2%;氧化烧损的计算表明,试验工况下可使钢坯氧化烧损率由0.895 1%降低至0.51%;试验工况的现场应用测试表明:试验工况下可使钢坯氧化烧损率降低47%。  相似文献   

7.
在热轧生产中,氧化烧损是影响轧钢成本的重要经济指标,本文主要对轧钢生产中加热炉产生氧化烧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加热过程进行实验以及参数采集,从引起烧损的原因结果出发,对采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各参数对氧化烧损的定量关系,从而得到加热炉工艺参数的最优配置,通过加热炉的参数优化,钢坯的氧化烧损有了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0前言 通过对鞍钢轧钢现场的调研,发现钢坯在加热炉内加热过程中,由于设备及操作等原因,使钢坯表面氧化,导致不同程度的氧化烧损,既降低了质量又降低了成材率,同时使得炉底氧化铁皮上涨速度加快,清渣周期缩短.  相似文献   

9.
宋周利 《河北冶金》2013,(10):49-51
针对宣钢热带车间加热炉氧化烧损高的问题,分析了钢材表面的氧化烧损形成机理、影响烧损的因素.通过优化加热制度、控制空燃比、优化待轧保温制度、改进加热炉结构,有效地降低了氧化烧损.  相似文献   

10.
浅谈轧钢加热炉节能及降低氧化烧损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玉军 《工业炉》2007,29(3):21-23
从合理组织生产、优化工艺及操作方式、设备及自动控制、蓄热式燃烧技术、热平衡测试等方面较全面地叙述了轧钢加热炉节能及其降低氧化烧损的关键技术,为轧钢厂降耗增效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聂维 《天津冶金》2001,(Z1):34-36
分析了钢坯氧化机理,从温度、时间及炉内气氛等角度介绍了产生氧化过程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氧化烧损量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利用钢坯在线测温系统,对钢坯在整个加热过程中不同断面温度进行实时跟踪测量,对炉气温度分布、钢坯温度分布和钢坯断面温差等进行了技术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加热炉系统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炉温难以有效预测的问题,以山东钢铁莱芜分公司宽厚板加热炉为研究对象,通过神经网络训练获得充分逼近仿真对象的系统参数,最后使用该方法对莱钢宽厚板加热炉炉温进行预测,结果说明该方法预测准确,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为炉温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造成工业加热炉出钢温度及计数不准的原因,通过改变检测钢温仪的位置、增加氮气吹扫、串联安装热金属检测器、调整编程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敏 《包钢科技》2009,35(2):39-41
文章以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Ф508mm轧管机组环形加热炉炉温控制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编程调试经验.对环形炉的炉温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并针对现场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薛白 《工业炉》2004,26(5):48-50
分析了安钢250机组加热炉的运行状况,针对运行中存在的加热能力不足,炉温不均匀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技术改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薛白 《工业炉》2006,28(6):49-50
介绍了加热炉部分构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改进后有效地满足了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刘峰  李向楠  谢安国  安振刚  郑丽君 《工业炉》2011,33(1):53-54,57
通过对多台蓄热式台车加热炉使用现场的调研分析,得出氧化铁皮堆积、含氧量过多、加热温度过高和加热时间过长是导致钢坯氧化烧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及时清理氧化铁皮、加强设备维护、制定合理的加热工序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济钢热连轧厂通过进行C&E矩阵分析、FMEA判定和大量数据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吨钢煤气消耗的关键潜在原因是班别和炉况。通过采取对4班加热人员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强化设备点检、做好机械设备的润滑及炉体维护等措施,使整体过程能力值由改进前的0.91提高到了1.41,吨卷煤气消耗由67.52m3降到58.67m3,年创效益1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硅碳棒式加热炉和传统电阻式加热炉特点进行了比较,详细分析了硅碳棒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