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余华的多部长中短篇小说进行了叙事比较,发现余华从先锋时期一直保留下来的一种叙事策略——重复叙事。他对这种形式的强烈迷恋,与其叙事内容的变换存在着某种奇特的依存关系,即余华先锋小说中的重复叙事,先锋后转型的重复叙事,重复叙事策略之魅力。  相似文献   

2.
余华的小说作品采用了重复叙事和循环叙事的叙事方式.重复叙事包含着深刻的重复性经验,循环叙事体现的是移情倾向或生命意识的消解、停滞.重复、循环的叙事方式使余华完成了自己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3.
作为先锋作家的一员,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独具特色。他通过现实的陌生化、人物的符号化、对时间的重构、叙述的重复与循环等方法,使小说文本的意蕴变得格外丰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卡波特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进行文本细读,从重复叙事这种结构范式切入,发现文本采用了结构重复,意象重复和场景重复的手法,体现出作者对小说主人公乔尔的“寻找”和“逃离”之路的独到理解和处理.从这3种重复叙事语言的分析入手,探讨其重复叙事中所隐含的潜藏文本和深层主题意义——逃离孤独、寻找关爱和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黑色幽默:一种解构的策略——海勒和余华叙事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语境下的海勒和余华在小说叙事方式上有某种相似的风格。若把两者置于平行研究的平台上,则会发现两者同构中的差异以及异趣中的同质性。与一般作家相比,海勒和余华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不仅表现了不能承受之"重"的人生,而且还把"黑色幽默"作为卸载存在之"重"的药方——海勒用"黑色幽默"缓解恐惧的压力;余华用"黑色幽默"稀释人生的苦难。在"黑色幽默""含泪的笑"里,"存在之重"被消解。  相似文献   

6.
以"新历史主义"面貌出现的后现代叙事,建立个人话语的企图仍然是当代中国先锋小说家努力的方向。这种努力本身其实是由后现代叙事中对深度模式的取消这一使命所规定的。个体话语和历史语境对立、冲突、交融、侵蚀的关系,总是敏感地显示出一定历史时期的主体境况。孙甘露小说恰当地表达了这种缺乏历史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7.
谭小芳 《商品与质量》2010,(19):114-116
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小说作家,1987年发表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后崛起于文坛成为了中国新文学别辟异境的新锐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前期的小说因写“暴力”“凶杀”而其主题称为“死亡”。他用超然冷静的叙事手法揭露血腥人生和残酷的现实社会,随着作者创作的深入及思想认识的变化,作者的创作主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是他创作的转折点。而《现实一种》和《活着》便恰如其分的体现余华“死亡”和“活着”的两个主题端点,作者的创作主题由“死亡”转向“活着”。本文就是从“死亡”和“活着”两个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8.
余华90年代小说创作变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余华20世纪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3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解读,揭示其由先锋回归现实的转变以及转变后的创作所呈现出来的文本特征,以此透视作者潜藏于心的人文关怀和悄然变化的创作立场。  相似文献   

9.
在余华的小说中,他把人进行物化,使人具有物质性存在的一面,同时又把物进行人化,使物具有人的精神性的一面。人和物在其小说中取得同等的地位,最终构成一种和谐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余华小说的修辞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锋作家的一员,余华在小说形式方面的探索颇多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对具体修辞格的运用多有创新,使小说文本意蕴格外丰富起来.分析余华小说中的反讽,隐喻和象征,简化与省略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1.
"重复"是小说作品中常用的叙述手法之一,他与微观修辞中的"反复"辞格具有相似性,但亦有所区别.通过对小说重复现象的破译,可加深对小说结构的认识,为白话小说文体研究打开新的突破口.文中以重复叙述技巧为切入点,采用细读分析的方法,将西方现代小说理论与明清小说评点中的相关概念结合,对古代白话小说进行观照,归纳出意象、场景、情节三种重复叙述模式,并对各种重复现象对应的文本效果进行了具体解析.  相似文献   

12.
库切的《耻》通过主人公所表现的“耻”主题、意象或场景以及情节的重复叙述,丰富了小说所表现的内涵。从重复叙事这一独特角度来阐释这部小说,进一步挖掘《耻》中独特的叙事艺术,可以发现,这种叙事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余华长篇新作《兄弟》的叙事特点及上、下两部的叙事差异。相对而言上部可以概括为“悲情叙事”,将历史、暴力、罪恶与人性中最为本质的爱紧密融铸在一起;下部可概括为“欲望叙事”,对欲望进行凸出、放大的书写。另外,下部存在精确的细节叙述等优点和结构失衡等缺点。  相似文献   

14.
余华是先锋派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他之所以取得那么高的成就,是因为他正视现实的勇气,和对现实的批判态度。从作家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余华的早期创作,我们发现余华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紧张的,从而导致了其作品里充满了苦难和绝望。  相似文献   

15.
《十八岁出门远行》以荒诞的非理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在暴力创伤的刺激下感性的“自我”如何诞生的故事,这是一个没有完成的结构,对余华有着原点的意义。以此为基点,继续追踪“自我”的流变,分析了余华从“先锋写作”到“民间写作”的创作“线索”,考察先锋文学的转向、续航以及自我救赎的可能,并谈及其周围的八九十年代的文学思潮,提出极端的“向内转”同时面临着自我限制甚至自我瓦解的危险,九十年代的“民间写作”可以视为内面自我的打开,也是启蒙主体的隐藏以及消解。这与其说是一次“转向”,不如说是先锋文学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救赎,既包括叙述方式的调整,也包括余华人生观的调整。“先锋”是一种精神,具体表现是求新求变的文学内部自我调整的动力机制和现代主义的精神探寻,在这个意义上,余华是永远的先锋派。  相似文献   

16.
叙述视角的选择直接影响作品的结构和读者的接受程度。李锐小说的叙述手法,往往根据其文本悲剧意蕴的表达而选择相应的叙述视角,从而使其小说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叙述视角的选择直接影响作品的结构和读者的接受程度。李锐小说的叙述手法,往往根据其文本悲剧意蕴的表达而选择相应的叙述视角,从而使其小说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学目前仍然处于成长和完善阶段,大学英语教师改变自身角色是势在必行的。教育叙事研究话语下,大学英语教学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成为叙事主体,叙事主体的反思意识、研究意识被唤醒,叙事主体双方进行平等对话,相互促进,达到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凌叔华善于以女性自身的眼光、尺度和价值标准来审视女性 ,巧妙选择儿童叙事视角和纯客观叙事视角作为敞向大家庭深宅大院的“窗口” ,含蓄而冷静地叙说高门巨族女性琐屑的悲欢  相似文献   

20.
言情作为金庸小说的一种话语形式,其意义也是为了实现小说的叙事功能。既讲述完整的情爱故事,又使男女情爱成为小说因果之链上的重要环节,延宕或者推动武侠小说总体叙事的发展。在金庸小说中,言情叙事和武侠叙事的融合在两种不同叙事情调之间形成了张力叙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