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8树脂对地榆皂苷溶液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S-8吸附树脂吸附脱色处理地榆皂苷有色溶液的影响因素,适宜的脱色条件为:30%乙醇(质量分数)的地榆皂苷有色溶液适于脱色,吸附脱色时间为2 h,脱色树脂用量为色素含量的15~20倍;树脂再生剂为pH=1的95%乙醇溶液。实验结果表明,S-8吸附树脂对地榆皂苷有色溶液的脱色率比活性炭高,可达到93.89%,而活性炭对该溶液的脱色率是75.48%。  相似文献   

2.
采用DA201-CⅢ 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邻苯二胺废水进行吸附和脱附处理。结果表明,在吸附流速为2BV/h(BV为树脂床体积),吸附温度为25℃,废水初始pH 值为13的优化条件下,单柱吸附能力为12BV,邻苯二胺脱除率大于98.8%;采用工业乙醇在60℃,以1BV/h的流速脱附吸附饱和的大孔树脂,当脱附剂体积为3BV时,邻苯二胺脱附率可达99.5%;在最佳吸附和脱附条件下,连续进行15次动态吸附-脱附实验,邻苯二胺吸附率为98.8% ~99.8%,脱附率为99.1% ~99.8%。  相似文献   

3.
使用D001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炭化前躯体,于Cu2+,Ni2+,Fe3+的硝酸盐溶液中浸渍进行阳离子交换负载金属离子,N2气氛下焙烧炭化后利用CO2高温活化,制得负载金属的改性球形活性炭吸附剂。TG-DTG,XRD,SEM,BET等表征结果表明,树脂炭化制得的改性活性炭球形结构保持良好,孔体积及比表面积较大,负载金属构成选择性吸附活性位。利用噻吩的环己烷溶液作为模拟汽油考察改性球形活性炭的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负载金属种类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Fe>Ni>Cu,室温下噻吩的饱和吸附容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一阶及二阶动力学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吸附传质过程,利用溶剂超声洗脱及热处理方式进行吸附剂再生,经3次再生后改性球形活性炭的噻吩吸附能力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重烷基苯精馏釜底产物的产品品质和应用范围,探索了白土和活性炭吸附剂吸附脱色和催化加氢脱色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组合对其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考察脱色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发现单用吸附脱色时,活性炭比白土脱色效果好;原料色度较低时,用吸附脱色或催化加氢脱色都能达到较好的脱色效果;原料色度较高时则需要使用这两种方法的组合工艺才能得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氮吸附测定了四种活性炭的吸附-脱附等温线;用不同方法计算和阐述了孔结构参数(包括微孔结构);用V-t法和BJH法计算孔径分布。结果表明,这些活性炭具有较大的孔体积和发达的微孔和过渡孔,孔径集中在50 以下。用n-BET方程和V-t法计算的比表面积结果是一致的。经再生后的活性炭,由于部分微孔转化为过渡孔,吸附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含硫污水汽提氨精制装置因苯酚存在导致回收氨水质量较差的问题,开展了固定床吸附法回收苯酚的吸附剂筛选和机理研究。考察了3A分子筛、13X分子筛、γ-Al2O3和3种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对苯酚,γ-Al2O3和分子筛因具有极性而表现出较差的吸附性能,其中3A分子筛因孔径小于苯酚的分子动力学直径,吸附性能最差;活性炭因表面呈弱极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而具有最优的吸附性能。进一步研究发现,更多介孔结构和介孔-大孔多级孔道分布结构有利于提高苯酚的吸附能力。建立了Yoon-Nelson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苯酚在活性炭床层的吸附穿透过程,为将来绘制苯酚吸附穿透曲线提供了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10种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中,优选对秦艽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吸附和解吸附能力较强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以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含量为指标,采用静态、动态吸附和解吸附相结合的方法,优选出最佳分离纯化树脂。结果:XDA-1大孔吸附树脂宜于对秦艽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分离纯化,其对秦艽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吸附比为:35.385 mg/m L,洗脱率为:97.20%,洗出固形物的量为:455.597 mg,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在固形物中的含量为:75.48%。结论:XDA-1对秦艽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分离富集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甲烷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上吸附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以石油焦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得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研究了甲烷在这种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与其甲烷吸附性能的关系以及吸附温度对甲烷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是决定其甲烷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活性炭对甲烷的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少;比表面积为2953m2/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26℃、3.5MPa下对甲烷的质量吸附量为0.289g/g,换算为标准状态(STP)下的体积吸附量为121V/V。  相似文献   

9.
以含油污泥和核桃壳为原料制备污泥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含油污水中石油类的处理和工业油品的吸附。结果表明:制备的污泥吸附剂碳元素质量分数为87.68%,表面质地松散,分布着大量发达的孔隙,孔隙结构以过渡孔为主;相同条件下,污泥吸附剂对含油污水中石油类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活性炭,热处理再生后的污泥吸附剂对含油污水中石油类的处理能力相比于新剂略有下降,但仍优于同时再生的活性炭;污泥吸附剂应用于工业油品的初始瞬时吸附速率高于活性炭,热处理再生后的污泥吸附剂初始瞬时吸附速率相比于新剂有所提高,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初始瞬时吸附速率不断提高;热处理再生后的污泥吸附剂对工业油品的饱和吸附量始终高于同时再生的活性炭,且其达到饱和吸附的时间更快,多次再生后仍能保持较稳定的工业油品吸附量。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吸附回收油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吸附分离油气与氮气的混合气,采用氮吸附法表征活性炭的孔结构,分析活性炭孔隙结构、油气的进口浓度和吸附床层尺寸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真空度和脱附时间对脱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油气的吸附能力取决于其孔径为1~2nm孔的发达程度;虽然增大进口油气浓度可提高穿透吸附量,但是要以缩短穿透时间和较高的床层温升为代价;较大的床层尺寸可在提高穿透吸附量的同时保证较长的穿透时间和较低的床层温升;降低真空度、延长脱附时间有利于油气的脱附,但是在满足较高脱附率的同时要兼顾到操作费用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正> 离子交换树脂广泛地应用于水处理及锅炉给水工艺,还应用于制纯水、净水和软水工艺。最近,由于这种树脂作为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新开辟的应用领域有糖水脱色、异构化糖和山梨糖醇溶液脱色/脱盐(淡化),还应用于药品、氨基酸、核酸和酶类净化以及电镀液处理。不耐热的问题已得到解决,例如,这种树脂已成功地用来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以石油焦为原料、KOH为主活化剂,在低碱碳比(m(KOH):m(C)=2∶1)的条件下制备吸附剂,通过加入助活化剂KCl,K2CO3,CH3COOK,达到引入K+,K2O与基团-O-K+,-CO2K+的目的,考察助活化剂对活性炭吸附甲烷能力的影响,并对样品的孔结构进行分析,讨论了钾盐助剂影响活性炭对甲烷吸附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加入KCl能够扩张孔径,增加微孔与介孔的体积,对活性炭吸附甲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加入K2CO3减少孔的生成,不利于活性炭对甲烷的吸附;CH3COOK的加入,对活性炭甲烷吸能力附影响不明显,但能明显增加微孔孔容,提高微孔率。  相似文献   

13.
实验研究了JH净化活性炭对甲苯和丙酮混合蒸气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性能,并用DY模型与扩展的Langmuir模型进行了描述。根据扩展的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和实验曲线分析了JH净化活性炭对甲苯与丙酮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扩展Langmuir模型结果优于孔填充DY模型。由于JH净化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选择性大于丙酮,因此可用于甲苯和丙酮混合气体的吸附分离,且高的吸附温度和低的进口浓度条件有利于其吸附分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扩展St?ber方法制备酚醛树脂基球形活性炭,并采用CO2活化法对活性炭球进行造孔,以吲哚,喹啉,二苯并噻吩作为目标吸附质分别配置单一和混合组分模型油,考察活性炭吸附剂对两种模型油中含硫含氮化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球形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微孔结构发达,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吸附脱硫脱氮性能优异,对氮化物有很好的选择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制取不同活化程度的活性炭。利用甲烷吸附量、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对其吸附性能及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制备的活性炭拥有发达的微孔结构,线性拟合表明0.60nm~1.15nm范围内的微孔结构为甲烷吸附有效区间,大于此范围的孔结构在甲烷吸附过程中起通道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农林废弃物椰壳、核桃壳、废竹料和玉米芯为原料,磷酸活化法制备一系列生物质活性炭(Y1、H2、Z3、M4),容积法测定其对乙烷的吸附等温线,吸附温度范围为298.15K~243.15K;分别用Langmuir方程和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其等量吸附热。结果表明生物质为原料通常可以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一定中孔比例的活性炭;四种活性炭对于乙烷的吸附量皆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Langmuir-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较Langmuir方程更好;随着乙烷在四种活性炭上的吸附量由0.5mmol/g增加到5mmol/g,其等量吸附热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反应了活性炭表面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研究煤制活性炭原料的时候,通过对于颗粒化的活性炭的制作工艺的研究,以此来讨论煤制活性炭活化温度与时间,以及活性炭收率等工艺,对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进行探究。经过相应的实验来对于煤质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探究,筛选出煤制活性炭工艺的研究条件,同时还探讨煤制活性炭的去污染的效能与机理,分析煤制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H-103大孔树脂对水溶液中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温度、初始浓度、振荡速度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该吸附符合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颗粒内扩散过程是影响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为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19.
介绍甲乙酮生产、使用情况,用改性活性炭吸附甲乙酮副产氢气中的仲丁醇和甲乙酮。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可以有效的净化甲乙酮副产氢气中的仲丁醇和甲乙酮;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吸附温度为常温,压力0.01MPa,空速不大于120 h-1;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吸附装置工艺流程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废水中苯酚的脱除,研究了硅基介孔分子筛SBA-15对苯酚的吸附,并与活性炭进行了对比;采用XRD和N2吸附-脱附法对SBA-15分子筛和活性炭进行了表征。与活性炭相比,SBA-15分子筛的比表面积虽小,但其具有丰富的介孔,使其达到吸附平衡所用的时间较短且饱和吸附量较大。SBA-15分子筛对苯酚的吸附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描述,其中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分别采用拟一级和拟二级反应模型考察了SBA-15分子筛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拟二级反应模型与实验数据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热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SBA-15分子筛对苯酚的吸附过程是放热和自发的过程,且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