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极材料非晶态氢氧化镍的电化学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快速冷冻沉淀法制备非晶态氢氧化镍粉体,微粒形状不规则,具有较小粒度分布和较大比表面积。经测量,发现其样品粉体拉曼光谱(Raman)峰较多,差热分析(DSC)发现其分解温度较低,为295.18℃,结果分析表明活性较高。将所制备的非晶态Ni(OH)2粉体作为活性物质合成正极材料,并组装成MH—Ni碱性模拟电池,在恒流50mA/g下充电8h,25mA/g下放电,终止电压为1.0V时,其放电工作电压平稳且时间长,放电平台为1.26v。放电比容量可达333.22mAh/g,高于β-Ni(OH)2的理论比容量289mAh/g,循环伏安曲线的测试结果表明,可逆性能较好,在碱性电解液中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2.
唐爱东  黄可龙 《金属学报》2005,41(12):1280-128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Ni-Co-Mn-O化合物的前驱体.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充、 放电测试等表征了不同温度下焙烧前驱体对高温合成的Li-Ni-Co-Mn-O固溶体晶体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明:前驱体于600℃焙烧即可形成六方层状结构的Li-Ni-Co-Mn-O固溶体,920-980℃产物的衍射峰强度及颗粒尺寸随合 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950℃合成产物的I003/I104及晶胞体积要比920和980℃合成产物的大,而且950℃合成产物的首次 充、放电容量最商,电极极化最小,在2.5-4.5 V以28 mA/g的电流密度进行恒流充、放电,其放电比容量达180 mA·h/g, 循环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La0.7Mg0.3Ni2.8Co0.5贮氢电极合金经过适当热处理后(1123K),最大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高倍率放电性能(HRD)、交换电流密度(I0)以及极限电流密度(IL)都有明显改善,铸态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为392mAh/g,放电电流密度,Id=2000mA/g时,HRD2000=74.0%,I0=266.7mA/g,IL=3425.5mA/g;经1123K保温8h退火的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提高到414mAh/g,HRD2000=76.2%,I0=407.9mA/g,IL=3753.6mA/g。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衍射峰宽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变窄,其原因是合金经退火处理相结构的变化和成分的均匀化。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通过溶胶-凝胶自组装方法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层次多孔碳材料(HPCs)。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氮气吸脱附测试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HPCs主要为介孔结构并且具有相似的孔径分布。以HPCs为空气电极载体碳材料的锂空气电池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且相似孔径大小的碳材料为载体的锂空气电池放电容量随着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而增加。在c(CTAB)=0.27 mol/L时制备的HPCs-3样品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控制放电深度至800 mA·h/g,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容量保持率,在0.1 mA/cm2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为2050 mA·h/g。  相似文献   

5.
LiMn2-xCoxO4催化剂的溶胶-凝胶法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空气电极的电催化性能,提高锌空气电池的放电电流密度。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锌空气电池用催化剂LiMn2-xCoxO4。通过X射线衍射(XRD)、粒径分布、稳态电流.电压极化曲线等方法,研究了所得催化剂的结构及其电催化性能。并与高温固相反应法所得催化剂的结构与电催化性能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的pH值为7~8、温度为80℃时所得凝胶再经600℃下保温处理12h,可以得到具有最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溶胶.凝胶法合成催化剂的粒径较小,主要集中在1μm~4.5μm的范围内,粒度分布较窄,而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催化剂的粒径较大,主要集中在5μm~30μm的范围内。粒度分布较宽:2种方法所得的催化剂具有完全相同的晶态结构;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反应法催化剂的空气电极在-0.6V极化电位下的电流密度分别达到250mA/cm^2和210mA/cm^2,前者比后者的较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3V2-2/3xMnx(PO4)3(0≤x≤0.12)。采用XRD、SEM、XPS、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Mn掺杂对Li3V2(PO4)3/C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研究表明:掺杂少量的Mn2+不会影响材料的结构,所有样品均具有单一相态的单斜结构(P21/n空间群)。XPS分析表明:在Li3V1.94Mn0.09(PO4)3/C中,V和Mn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2,原料中的柠檬酸在煅烧过程中分解成C而残留在Li3V1.94Mn0.09(PO4)3/C中。电化学测试表明:掺杂Mn改善了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正极材料Li3V1.94Mn0.09(PO4)3/C表现出最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40mA/g的放电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Li3V1.94Mn0.09(PO4)3/C的放电容量从158.8mA·h/g衰减到120.5mA·h/g,容量保持率为75.9%,而未掺杂样品的放电容量从164.2mA·h/g衰减到72.6mA·h/g,容量保持率为44.2%。当放电电流密度增加到1C时,Li3V1.94Mn0.09(PO4)3/C的初始放电容量仍能达到146.4mA·h/g,循环100次后,放电容量保持为107.5mA·h/g。EIS测试表明,掺杂适量的Mn2+减小了电荷转移阻抗,这有利于Li+的脱嵌。  相似文献   

7.
以升华硫粉为原料,采用液相沉积法在水溶液体系下制备纳米硫材料。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纳米硫的合成条件进行分析与优化;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分析等方法对所制备纳米硫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以甲酸为沉淀剂、PEG-400为分散剂、多硫化钠溶液浓度为0.2 mol/L的合成条件下,可制备出粒径范围为50~80 nm、平均粒径约65 nm且分散性较好的类球形纳米硫材料。基于该纳米硫组装的锂/硫电池在0.054 mA/cm2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050 mA?h/g,经1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可保持初始容量的70%左右(700 mA?h/g)。本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合锂/硫电池用纳米硫材料的工业化制备。  相似文献   

8.
湿化学法合成LiNiVO4纳米粉体及其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H4VO3,LiCl2和NiCl2等为原料,以氨水为pH调节剂,采用超声凝胶方法制备了LiNiVO4纳米晶。并采用XRD,TEM,IR,DTA和TG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差热分析对其合成活化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超声功率为300W时,于500℃下保温1h,可以合成10nm左右的LiNiV04微晶颗粒,其合成活化能为47.7kJ/mol。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0.2mA/cm。充放电流密度和3.0V~4.8V电压范围内,首次充电容量为103mAh/g,放电容量为75mAh/g,循环次数达4次后,放电容量还有62mAh/g,明显优于目前所报道的同类材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AgO,并组装成实验电池。通过恒电流放电技术研究了在4mol/LNaOH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AlO2对Al/AgO电池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放电倍率和温度对AI/AgO电池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电池放电前后AgO的表观形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NaAlO2可以提高电池的比容量。随着温度的提高,电池的比容量增大。随着放电倍率增加,电池的比容量降低。当NaAlO2浓度为2.5mol/L,温度为80℃时,以0.1c放电,终止电压为1.0V时,Al/AgO电池的比容量达到292mA·h/g。  相似文献   

10.
用化学聚合法合成聚苯胺(PAn),并考察其在LiCoO2和LiMn2O<,4>正极中的双重功能.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PAn的产率y=94.06%、导电率σ=18.39 S/cm,大于乙炔黑(AB)的导电率σ=7.77 S/cm;以制备的PAn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在不添加其他导电剂对其进行恒电流充、放电试验(电流密度J=15 mA/g)时,第三循环的比放电容量D3=60.8mA·h/g、充、放电效率n3=94.56%;PAn在正极中兼有活性材料的功能;以LiCoO2和尖晶石LiMn2O<,4>为正极活性材料,以PAn替代AB作为导电剂进行恒电流充、放电试验,在电流密度分别为15、30、45和60 mA/g时,比充、放电容量都增大,表明正极的极化程度减小;正极在经过较大电流密度(60 mA/g)充、放电后,再以小电流密度(15 ma/g)进行充、放电时,比充、放电容量几乎没有变化,表明经较大电流密度(60 mA/g)充、放电后,LiCoO2和尖晶石LiMn2O<,4>的贮锂结构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