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工程机械》2012,(21):50-53
关键词:盈利性 傅耀生:“企业的盈利性牵涉到企业的商业模式。作为代理商,我们的盈利是否只有整机销售、配件销售这些环节?这都值得我们思考。前几年市场的迅速扩大,代理商普遍发展很快,但是这期间我们并没有太多考虑效率、效益以及企业管理等,通过这次市场下滑.我们代理商有了充分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越冬     
在当前的工程机械行业市场低潮期,很多代理商都在紧缩开支,压缩成本,甚至有些已经出现了大幅裁员的情况。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非常忧虑,很多中小型的代理商可能很难活过2012年,大浪淘沙,破产、出局以及整合不可避免。无论这是否是杞人忧天,严峻的市场环境,都促使代理商群体不得不考虑如何度过“寒冬”。 很多代理商将过多的注意力投向市...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程机械“后市场”概念的提出,“保外维修“也日渐成为代理商普遍关注的盈利点。然而正如后市场盈利模式反复被探讨却难有定论一样,保外维修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除了卡特彼勒、沃尔沃、小松和日立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代理商在保外维修上能获得一定的利润外,其他品牌,包括韩国品牌的代理商都几乎很难在保外维修上获得什么利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我们就从影响“保外维修”获利的几点因素入手,来共同探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今日微博     
《今日工程机械》2012,(1):10-10
言心小筑:尽管会面临压力.但我们仍需要具有前瞻性,来确保在走出市场低谷时赢得进一步的竞争优势,而不会为了追求更低成本而牺牲企业的人才或声誉。//@毛豆儿的老豆儿:整个行业需要洗牌,包括主机厂家、配套厂家、代理商等,甚至包括媒体。@壁虎先生:文中的“三把斧子”都是“过冬”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吴伟良 《城市开发》2002,(10):33-36
<正>新世纪初,上海房地产企业改革与发展应追求怎样的目标?有人说是“大而强”,有人注重“小而活”。我们认为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大发展,需要企业追求“大而小”的两全目标。为了寻求实现这两全目标的途径,本文对房地产开发“联邦化” 合作方式进行了探索研究。一、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需要企业追求“大而小”的两全目标 1.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需要企业做大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增大,但在很多行业中仍然存在规模经济,企业通过适度的集中和  相似文献   

6.
在笔者接触的咨询案例中,有些代理商反应:规划总是慢人一步,旺季过去一大半时才开始规划布局,但为时已晚,错失了相当大的市场机会。因此,用“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来形容代理商工作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不为过。实际上,很多代理商并不是没有规划,但更多的是简单的销量目标规划,  相似文献   

7.
陈华元  许涛 《建筑》2004,(12):54-5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企业竞争力,决定企业市场地位的各种因素,归纳起来就是“两只手”:“看不见的市场之手”和“看得见的管理之手”。管理作为资源整合的系统方式,使企业能够迎合市场的需要,即以“看得见的手”去迎合“看不见的手”,这是企业管理的灵魂与核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工程建设在规模、结构、技术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对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重新进行审视和调整,以培育“高素质人才、高品质管理、高品位文化、低成本运营”为中心,实施企业再造工程,实行无缝化管…  相似文献   

8.
正增值手段可以帮助代理商提高二手机的盈利能力、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但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知道不如做到、做到不如做好"对于国产品牌代理商来说,新机销售利润削减和二手机亏损是目前代理商压力的主要来源,而二手机则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关键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品牌代理商二手机业务如何扭亏进而盈利成为摆在每个经营者面前的重要议题,笔者将在下文中分享如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一直在低谷徘徊,代理商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以新机销售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企业,都切实地感受到了市场急剧变奏带来的严峻考验。告别销量为王的时代,代理商应该如何把握新形势下的市场脉搏?代理商的盈利模式究竟是什么?向工程机械后市场转型能否解决代理商持续发展的难题?代理商群体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对于广大的用户和代理商群体来说,福威重工也许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品牌。尽管如此,福威重工走过的独特的发展之路仍是耐人寻味的,随着其在国内市场“天时、地利、人和”的齐聚,福威未来的格局将会有无限可能。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欧式百年企业的常青基因开始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1.
宁老师的新专栏“工程机械代理商营销管理系列”由本期开始连载,第一篇文章主要是对目前国内工程机械代理商的格局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精要的概述,对于国内的工程机械代理商群体来说,明了自身的经营环境和市场形势是生存和发展下去的第一步,而要继续深入地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代理商营销管理,可能这也是很好的第一步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近几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高速增长形势,凯斯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代理商网点的管理和扶持工作。据了解2011年凯斯将在中国三大工程机械需求省增加省级代理商,这些省包括:安徽省、江西省和甘肃省。鉴于中国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势头,以及用户对优质进口设备的需求,凯斯公司希望更好的实现对用户的承诺,凯斯代理商发展经理说  相似文献   

13.
在存量市场时代下,虽然市场环境发生了改变,但对工程机械代理商而言,核心的竞争力依然没有改变——持续的规模分销能力。"持续",就是指不论市场好坏,代理商拥有保持相对稳定的销售业绩的能力;而"规模"则是对代理商的业绩本身提出了要求,一个有竞争力的代理商一定是"足够大"的代理商,只有到一定的销售规模,才能分担代理商的日常管理、基础建设等成本,并保证利润。围绕提升"持续的规模分销能力"  相似文献   

14.
工程机械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业内现有代理商数量明显大于需求,这就需要有大量的代理商转型.于是,后市场技术服务业务成了工程机械代理商转型的首选. 很多工程机械代理商的前身是后市场维修服务、配件销售企业,而且一直保留着技术服务部门.表面上看,转型后市场服务型企业应该很容易.截止到2015年底,工程机械市场存量超过700万台,大家都认为这里大有可为,然而现实却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4)
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操纵,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价值。而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信息媒介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进行预测,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会引起证券分析师的关注。文章使用2006—201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分析师关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能显著降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这一结果在全样本回归、盈余管理"嫌疑"样本回归、分析师关注残差回归、券商关闭与合并的准自然实验回归以及沪深300指数作为工具变量的回归中均稳定地存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会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而分析师会因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而向下修正其盈利预测,这可能是分析师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说到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很多工程机械行业内的人士都不陌生,但提到北京欣新中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可能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这并不奇怪,在中国工程机械代理商中,欣新中铁还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公司规模不算大,一切都处于起步阶段。但在一天天成长的过程中,欣新中铁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与很多以“做大做强”为目标的企业相比,欣新中铁却坚持以“做精”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代理商是与市场的直接交锋者,他们不仅了解市场.对“中间层“的观察更是细致入微,所谓的”中间层”就是个体购买者(因为代理商70%~80%的设备没有直接卖给工程施工方.而是卖给了个体购买者.然后由他们租赁给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所以代理商习惯把这部分用户叫做”中间层”)。在宏观调控初期.记者采访一些代理商时,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更多的是迷茫,一种没有任何根据的乐观。6个月后市场虽然依旧,但他们这次表现出了经历风雨后的成熟与稳健,面对市场变得更加理性。大家普遍预测2005年市场不容乐观,可能会有一些势力较弱的单一品牌代理商会逐渐淡出市场.但却都在盼望着2005年的到来,好像2005年成为了大家心中的一个隔断,只要跨过了,风景就在那边。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工程机械市场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需求放缓,新机销售大幅下降.以旧换新成为企业促进新机销售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代理商面对二手设备置换业务很多时候都处于两难境地,面对巨大的市场保有量和旧机置换需求,如何开展置换业务是摆在行业、有关部门及代理商公司面前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起重机市场规模的扩大,全球工业产业链分工的逐步清晰和细化,代理制是起重机行业营销模式发展的必然之路,它能够保证制造企业和代理商达到共赢。但是就目前国内汽车起重机制造企业的发展情况而言,还不具备大规模发展代理商的条件。正如北起多田野常务副总经理袁晓峰所说:“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地推行代理制,首先要具备3个条件:品牌、市场销量和差异化的产品。品牌的市场定位决定产品的价格定位,好的品牌可以让制造商主导市场,而不受制于渠道成员,这是保障制造商-代理商-用户这一价值链健康发展,使三方受益共赢的基础。同时,只有企业拥有差异化的产品和足够大的市场销量,才能给代理商带来足够的利润空间,从现实层面上确保代理商成为自己忠诚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0.
杨凯 《中外建筑》1999,(2):91-92
“经援”是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援助或无息、低息长期贷款,支援他们进行建设的一种国家间的友好往来、加强合作的行为。笔者八十年代初期出国从事的建筑活动,在都属于这个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为满足国内建设市场的需要,适应国际建筑市场的要求,“承包”的境外建筑活动方式就提到日程上来了。所谓“承包”,就是我们的建筑企业,在国外以承包商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和从事全过程的建设活动。而“承包”则主要是一种商业行为,除了前者要求的质、量、期、价之外,是在这个基础上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我们从事境外建筑活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