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测井技术》2007,22(1):72-7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有关负责人日前向新华社记者汪实,中海油已与伊朗方面签署一份价值16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发伊朗北帕尔斯油气田、建设液化天然气输送设施,用以将液化天然气出口至中国。  相似文献   

2.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2007,27(1):139-139
椐权威人士证实,中海油公司正与伊朗政府就开发伊朗北帕尔斯(Northern Pars)天然气田进行谈判。伊朗已与中海油签署了一份价值160亿美元的协议,内容包括开发伊朗北帕尔斯天然气田和建设液化天然气输送设施,用以将液化天然气出口至中国。伊朗是全球天然气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中国是伊朗第二大能源买家,仅次于日本。据估计,北帕尔斯天然气田的天然气储量在48万亿立方英尺左右,是伊朗第二大天然气项目。该国最大的天然气项目为南帕尔斯天然气田海上气田,规模比北帕尔斯天然气田大得多。目前,中石化集团正与伊朗就一份25年的液化天然气合同,以及伊朗Yadavaran油田开发事宜进行洽谈。双方在2004年下半年曾签署了一项价值1000亿美元、为期25年的液化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协议。  相似文献   

3.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的报道,因亚洲市场高价格的吸引,到2020年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将进一步转向亚洲。据预测,欧洲将继续依赖管道运输,而北美液化气的出口将萎缩。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分析师贾森.干默尔说,从现在到2020年,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将每年增长4%以上,其中亚洲占最大份额。液化天然气的货运量将增长到约3 250亿美元,而2011年为2 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油气井测试》2007,16(1):74-74
据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将和伊朗签订相关协议,中石油将投资36亿美元开发伊朗Southpars(南帕尔斯)气田14区块的液化天然气项目。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国LNG卫星站专题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世界》2006,(6):70-72
国家引进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规划和国内多个天然气液化项目的建成,为建设液化天然气卫星站、实现小区气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培育初期,如何合理利用LNG卫星站把握进入天然气下游市场先机,如何保证投资合理和资源供应灵活,2006年中国LNG卫星站专题研讨会将就以下专题为您提供专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油气世界》2006,(5):72-74
国家引进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规划和国内多个天然气液化项目的建成,为建设液化天然气卫星站、实现小区气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中国液化天然气市场培育初期,如何合理利用LNG卫星站把握进入天然气下游市场先机,如何保证投资合理和资源供应灵活,2006年中国LNG卫星站专题研讨会将就以下专题为您提供专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海关总署2009年1月4日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2008年的前11个月,中国进口主要能源商品(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煤炭)2.4×10^8t,同比增长3.7%,增幅回落9.7%;价值1586亿美元,增长74%,占同期中国进口总值的14.9%。2008年上半年,受美元贬值、供求关系趋紧、地缘政治和投机资金炒作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市场将是个总值达600亿美元的"大蛋糕"(包括运输、设施投资)。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LNG越来越起着平衡21世纪能源供给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的要求,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必将不断增长,加上我国天然气分布的不均衡性,势必带动LNG产业快速发展,也为天然气的增值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发展天然气液化技术必将成为油气田开发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据英国坎特伯雷Douglas-Westwood公司发布的《2005~2009年全球LNG(液化天然气)研究报告》显示,未来4年LNG基础设施建设将呈现强劲增长势头,预计2005~2009年,全球用于LNG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建设费用将超过670亿美元。2004年LNG设施投资费用为72亿美元,到2008年将达到150亿美元,2009年则将跃升至175亿美元。该报告还指出,未来4年的LNG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中有310亿美元将用于27条新LNG生产线的建设。新的液化加工技术将使单条LNG生产线规模在不远的将来达到近800×104t/a。同时,最大的LNG运输船规模也将从14.5万立方米扩大至21.6×1…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2013,(17):9-9
咨询公司道格拉斯威斯特伍德公司往一份公告中称,与前一个五年期相比,2013--2017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领域的资本支出将增长逾一倍至约22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亚洲液化天然气市场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末亚洲液化天然气市场的出现变化,即日本的需求缓缓增长,韩国和台湾地区的需求快速增长,对中东依赖程度增加,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从各种指标因素如人均GDP,人均能源消费来看,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和时机尚未成熟,某些城市如上海,深圳等条件已成熟,但付诸运行需时日。印度由于受年生产天然气的能力限制。其2005年需求的40亿m^3液化天然需要靠进口,鉴于液化天然气供方市场的扩大,以及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14日报道】题:中国伊朗达成30亿美元天然气协议。伊朗国营天然气公司与中国一家财团签署总值超过3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协议。同伊朗的天然气协议将极大地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伊朗国家媒体报道,这家中国财团将为南帕尔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一直在为马来西亚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提供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并帮助建设液化天然气厂加工南海天然气。与此同时,日本借马来西亚产出的南海资源,保障了本国能源需求。近期,马来西亚总理纳吉表示,马计划注资13亿美元,建造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力争2020年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贸易枢纽中心。  相似文献   

14.
微型新闻     
《中国石油企业》2008,(4):13-13
伊朗液化天然气(LNG)公司总经理阿里.海兰迪什3月21日在德黑兰说,伊朗日前签署了本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天然气液化合同,该合同价值高达7亿欧元。海兰迪什说,作为这个项目管理者的伊朗液化天然气公司是与两个国际财团签署这项价值不菲的合同的。  相似文献   

15.
《油气世界》2007,(8):12-12
南京双闽物流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燃气物流的公司,其前身是从事液化石油气运输的民营企业。2006年在新疆广汇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涉足液化天燃气运输业务。目前已有60辆液化天然气运输车,我公司计划2008年末拥有100辆液化天然气车运输槽车,达到每年1亿立方米的运输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清洁能源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本世纪初,中国海油就预见到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将液化天然气作为发展清洁低碳能源的一个重要方向。截至目前,中国海油签订的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总量达3.2亿吨,相当于未来25年每年进口220亿立方米天然气,初步测算,可减少9.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表示,中国石油计划在西藏首府拉萨建设一个耗资3亿元人民币的液化天然气工程,该工程计划今年10月开始向拉萨地区供应液化天然气。中国石油集团在其网站上表示,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在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一个大型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接收来自西北地区青海省油气田的液化天然气;二是在拉萨市敷设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2004年1月分析,预计全球石油需求量所占比例到2030年将降低超过1%,但消费的绝对值将从2003年的7700万桶/天增加到2030年1.2亿桶/天。天然气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化工燃料,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天然气生产量将从现在的2.464万亿立方米/年增加到2030年的5.236万亿立方米/年,其间需增加总量为2.772亿立方米。为达到这一要求,天然气总供应链投资将平均达1050亿美元/年。LNG供应链投资也将翻番,将从前10年的40亿美元/年增加至2030年的90亿美元/年,以支撑预期的LNG贸易量6倍的增加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应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缓解能源紧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蓉蓉 《天然气工业》2006,26(10):162-162
在当前国际油价持续高涨的形势下,能源紧缺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减少对石油供应的依赖和压力,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天然气将成为中国煤、石油之后的第三大能源。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级经济专家张位平在此间召开的“2006上海亚太液化天然气国际峰会”上介绍,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海气登陆、海外进口、液化天然气”四个气源为主体的天然气发展框架。西气东输工程目前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中国南海、渤海、东海的海上天然气规模将达到100亿立方米/年;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已经启动,其他沿海省市也正在布点,并与海气登陆贯通,2020年将形成沿海天然气供应网;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和日本9月8日在符托迪沃斯托克签署了一项有关在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开发一个投资达7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LNG)厂计划的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