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满足电池供电设备低功耗、低电压的要求,提出一种用于超低电压和低功率混合信号应用的、基于米勒补偿的两级全差分伪运算跨导放大器(OTA).该放大器电路使用标准的0.18μm数字CMOS工艺设计,利用PMOS晶体管的衬体偏置减小阈值电压,输入和输出级设计为AB类模式以增大电压摆幅.将输入级用作伪反相器增强了输入跨导,并采用正反馈技术来增强输出跨导,从而增大直流增益.在0.5 V电源电压以及5 pF负载下对放大器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单位增益频率为35 kHz时,OTA的直流增益为88 d B,相位裕量为62°.与现有技术相比,所提出的OTA品质因数改善了单位增益频率和转换速率,此外,其功耗仅为0.08μW,低于其他文献所提到的OTA.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当今对低压低功耗电路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工作在0.5V电源电压环境的全差分运算放大器.电路使用了由衬底驱动的输入级和工作在亚阈值区的输出级,并利用交叉耦合输入晶体管的结构产生负跨导来提高增益.采用0.18μm的CMOS工艺,阈值电压约为0.5V的器件模型.Hspice仿真结果表明:直流增益为60dB,单位增益带宽为5.4MHz,功耗为138μW.  相似文献   

3.
基于TSM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一款应用于软件无线电射频收发系统的高线性度宽带可编程增益放大器。采用闭环负反馈结构,通过差分运算放大器电路以及选通无源电阻电容网络实现增益dB线性可调,添加负电容电路扩展带宽,满足高线性度要求。同时,添加具有四阶巴特沃斯滤波器的直流漂移抑制电路抑制直流偏移。仿真结果表明,该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在1.8V电源电压下,工作电流为7mA,增益动态范围为-11~20dB,步长为1dB,工作带宽为0~100MHz,输出1dB压缩点为14.8dBm,噪声系数为23dB。能够满足软件无线电射频收发系统的指标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加单位增益频率与压摆率,并能够工作在低电源电压下,同时降低偏置电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0.18μm CMOS工艺的AB类放大器,其采用多级放大器结构,第一级为具有电流镜负载的NMOS差分对,第二反相级由共源放大器实现,第三极为AB类放大器,其能够在±500 m V电源下工作.电路仿真结果显示该放大器相位裕度为87°;总补偿电容为5 p F,与传统放大器相比减少了50%;单位增益频率为21.17 MHz,比传统放大器增大约10倍;压摆率为7.5和8.57 V/μs,与传统电路相比,分别增加了2.8倍和2.6倍.此外,与其他文献相比,该放大器具有较大的单位增益带宽和压摆率以及较小的功耗.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传统伪差分跨导运算放大器共模抑制比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低功耗伪差分CMOS运算跨导放大器.通过共模前馈技术消除了电路输出节点处的输入共模信号,以便以最小的面积成本、功耗和寄生分量来提高共模抑制比(CMRR),并采用TSMC 0.18μm CMOS工艺对该OTA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2 p F电容负载下,该OTA的直流增益为46.4 d B,增益带宽为14.5 MHz,相位裕度为85°.该OTA的CMRR高达110.1 d B,且在1.2 V单电源电压下,其功耗仅为28.6μW,面积仅为33×10-5mm2.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小低电源电压以及短沟道效应对放大器的影响,获得低电压高增益的放大器,提出了一种基于65 nm CMOS工艺技术的全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OTA).采用基于增益增强技术的折叠共源共栅拓扑结构,使放大器具有轨到轨输入及大输出摆幅特性,同时兼备高速、高增益及低功耗优点.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其直流增益为82 d B,增益带宽为477 MHz,相位裕度为59°.正常工艺角下稳定时间为10 ns,稳定精度为0.05%,而功耗仅为4.8 m W.  相似文献   

7.
设计应用于流水线型ADC的全差分运算放大器. 运放中共模反馈电路采用调节反馈深度和共用差分信号通路的新型结构来实现,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高环路增益,通过降低反馈系数的方法防止电路产生自激振荡,避免了因引用补偿电容带来的高成本和高设计难度.放大器采用两级折叠共源共栅结构并进行频率补偿,输出级采用推挽式AB类结构.设计的全差分运算放大器基于中芯国际(SMIC)0.35 μm工艺.后仿结果表明,放大器直流增益为100 dB,负载为3 pF时单位增益带宽为359 MHz,相位裕度为68°,建立时间为12.3 ns,满足ADC所要求的性能指标,适用于高精度流水线型ADC中的级间增益电路和采样保持电路.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SOC应用的Rail-to-Rail运算放大器IP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上华0.6μm DPDM 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片上系统应用的低功耗、高增益Rail-to-Rail运算放大器IP核.基于BSIM3V3 Spice模型,采用Hspice对整个电路进行仿真,在5V的单电源电压工作条件下,直流开环增益达到107.8dB,相位裕度为62.4°,单位增益带宽为4.3MHz,功耗只有0.34mW.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采用0.6um CMOS工艺的低电压高精度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在设计中输入级采用两对跨导器件rail-to-rail的电路结构,从而实现输入级的跨导在整个共模输入范围内保持恒定。输出级采用AB类rail-to-rail推挽结构,达到高驱动能力和低谐波失真的目的。此运放可提供1.5V电压降,采用适当的输出负载,闭环电压增益,单位增益带宽和相位裕度分别达到了80dB,832kHz和64°。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传统伪差分跨导运算放大器共模抑制比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低功耗伪差分CMOS运算跨导放大器.通过共模前馈技术消除了电路输出节点处的输入共模信号,以便以最小的面积成本、功耗和寄生分量来提高共模抑制比(CMRR),并采用TSMC 0.18 μm CMOS工艺对该OTA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2 pF电容负载下,该OTA的直流增益为46.4 dB,增益带宽为14.5 MHz,相位裕度为85°.该OTA的CMRR高达110.1 dB,且在1.2 V单电源电压下,其功耗仅为28.6 μW,面积仅为33×10-5 mm2.  相似文献   

11.
随着煤田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地震勘探逐步进入复杂地区。由于地表条件复杂,地层倾角较大,使得地震采集干扰严重,处理静校正量大,从而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降低,严重影响资料解释的精度。本文以舒兰煤田为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实的分析和研究了煤田领域在狭长地堑复杂地区地震资料采集及处理各个环节上采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最终得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地震报告的提交提供有利的数据保障,从而达到提高煤田地震勘探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超高压装置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高压装置是高压食品研制、开发、生产的关键设备.能否提供性能优良、价格相对适中的高压装置是高压食品产业化的关键.本文系统介绍了食品高压处理的方法及高压处理装置,并就高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层建筑高位水箱设计研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层建筑高位水箱是高层建筑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对高位水箱设置的必要性,高位水箱的容积、高位水箱坑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  相似文献   

14.
“S网络”是一种高性能,高精度和具有非常突出的高抗干扰能力的通用工业实时测控网络,在我国应用较多,但其内部工作原理却很少公开,因而专门介绍了“S网络”的收发器工作原理及其特性,为用户维修提供方便,也为新型网络协议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临界水氧化是一种新兴的处理有机废料的环保技术。该技术开发应用的关键是主要设备(如反应器)用材能经受住高温高压强腐蚀性环境的考验。为此,作者建立了一套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可以进行有机废水超临界氧化处理的工艺试验及设备试验。试用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在压力为25MPa和温度为450℃的超临界水条件下连续运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16.
高可用性集群是在系统出现故障时仍能提供服务的解决途径,但采用什么样的拓扑结构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分析了网络互连的几种常用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对超树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X-超树,并对它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X-超树具有比超树更高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空领域及模具业的发展,需要对复杂型面的零件进行高速高精度的加工。这就对加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对实现数控机床高速高精度化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得出智能控制理论和方法必定是全面提升机床运动控制性能。实现数控机床高速、高精度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襄樊大力变频器在大连小野田3 150 kW电机上的应用,并阐述了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9.
新型铸造材料ZA—27是用来代替锡青铜合金的理想材料。我们对该合金的化学成分,熔炼工艺、浇铸工艺及其主要性能,金相组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细特涤纶纤维、涤/棉混纺高支纱及其高支纱织物的特点,对纺纱及织造的各工序进行了生产工艺的优化,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