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双反浮选的方法对贵州某中低品位硅钙质磷矿进行了试验。考察了磨矿细度、矿浆pH值、捕收剂用量对精矿P2O5品位和P2O5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0.074 mm占84.28%,原矿P2O5品位为26.04%的硅钙质磷矿经两段粗选、一段精选后,可以获得P2O5品位为31.38%、回收率为86.52%的磷精矿,浮选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酸性工业废水,采用双反浮选方法对贵州某中低品位硅钙质磷矿进行浮选试验。考察磨矿细度、酸性废水用量、捕收剂用量对精矿P2O5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0.074mm76.8℅,利用酸性废水和新型脱硅捕收剂BY,可使原矿P2O5品位为25.75℅的硅钙质磷矿获得P2O5品位为31.29%,回收率为85.90%的磷精矿。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获得较好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3.
瓮福A层磷矿石的双反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瓮福磷矿A层矿2#矿体磷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反浮选工艺,分别对影响分选指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mm占80.80%条件下,原矿P2O5品位为25.05%的硅钙质胶磷矿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两次精选"浮选流程选别后,可获得P2O5品位31.82%、MgO品位0.92%、SiO2品位12.63%的综合精矿,其总回收率为80.24%。  相似文献   

4.
沙特图赖夫磷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特图赖夫磷矿P2O5品位19.18%,MgO品位7.31%,属硅钙质碳酸盐矿,为获得含镁较低的高品位磷精矿,对其进行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YH系列捕收剂能更好地实现磷、镁分离。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含量占85.64%的条件下,以磷酸与硫酸组成的混合酸为磷矿物抑制剂,CYH-001为捕收剂反浮选白云石,通过闭路试验可获得磷精矿P2O5品位32.15%,回收率72.36%;MgO品位0.77%。  相似文献   

5.
为了清洁高效利用湿法磷酸生产得到的萃余酸,创新性地提出将其应用于磷矿浮选过程.在磨矿细度、捕收剂用量、pH几乎不变条件下,萃余酸全部取代硫酸的闭路浮选后,获得P2O5品位为29.73%、MgO品位为0.78%,P2O5回收率为88.55%的浮选精矿.用萃余酸作为磷矿反浮选pH调整剂,用量远低于硫酸,为磷矿企业萃余酸循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贵州某硅钙质胶磷矿磷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经工艺矿物学性质研究,决定采用双反浮选工艺,经过2次粗选,得到了P2O5品位为30.83%、P2O5回收率为86.51%的磷精矿,达到了磷精矿一等品Ⅰ级要求,为该磷矿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回收宜昌磷矿重介质分选所产生的低品位微细粒级胶磷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此微细粒级低品位胶磷矿,进行了多元素分析以及粒度分析,据分析此磷矿-0.045mm的粒级含量达到94%以上,原矿的P2O5品位仅为15.62%,MgO含量4.30%,SiO2的含量为24.46%,该磷矿属于微细粒级硅钙质低品位胶磷矿,因此要提高此矿的品位,需采用低矿浆浓度正反浮选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浓度为 24 %,采用正浮选一粗一扫两精联合反浮一粗一扫的工艺流程,获得了最终磷精矿P2O5品位29.09%、MgO含量0.82%、回收率78.01%的选矿指标。有效回收了宜昌磷矿重介质分选所产生的低品位微细粒级胶磷矿,减少了宜昌磷矿资源的损失率。   相似文献   

8.
贵州织金中低品位磷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织金低品位磷矿加入自制捕收剂(WF-02)进行了反浮选研究,采用分段加入捕收剂的方式,考察了捕收剂用量、抑制剂用量、磨矿细度、矿浆浓度、浮选时间对P2O5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WF-02用量为1.0kg/t矿,磷酸用量为10kg/t矿,矿浆浓度为35%,磨矿细度-0.074mm占89%,浮选时间9min的条件下,磷精矿的P2O5品位可从原矿的21.90%增加到33.19%,回收率达到89.89%,获得了较好的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宜昌磷矿采用1粗2精1扫正浮选、1粗2扫反浮选、中矿顺序返回的正-反浮选流程进行了扩大连选试验研究,对含P2O5 19.22%、MgO 3.12%、SiO2 16.65%的中低品位磷矿,在磨矿细度-200目80.25%的情况下,获得P2O5 30.22%、MgO 0.48%、SiO2 9.25%的磷精矿,达到酸法加工一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这是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对四川马边某低品位镁质磷矿开展了化学组分、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研究,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胶磷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有用矿物和脉石嵌布粒度较细,宜采用单一反浮选法实现其经济利用。经一系列条件实验确定矿石适宜磨矿细度为-0.074 mm 65%,浮选工艺为一段粗选、两段精选、两段扫选、中矿顺次返回,以文中浮选闭路工艺流程及参数,在原矿含P2O5 18.44%、MgO 9.52%条件下,获得了产率43.97%,P2O5品位33.86%,MgO品位1.35%,P2O5回收率81.84%的磷精矿,工艺成本较低,可使低品位磷矿得到较好经济利用。  相似文献   

11.
对贵州某地低品位难富集的硅钙质磷矿石进行了反浮选试验研究,探索了磨矿细度和捕收剂(十二胺用量),单一抑制剂(磷酸或硫酸)以及混合抑制剂(磷酸和硫酸)的用量对磷矿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抑制剂的浮选效果较好,在磨矿粒度(-0.074 mm)为78%,十二胺用量为500g/t,混合抑制剂中磷酸用量6kg/t、硫酸用量为14kg/t条件下,通过一次反浮选,可获P_2O_5品位为31.36%磷精矿,且回收率达到81.23%。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某地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进行正-反浮选半工业性试验,试验条件为:原矿含P_2O_5为15.11%,MgO 6.23%,磨矿细度-0.074 mm 91%,浮选矿浆温度13~15℃,试验用捕收剂CXY-P2由武汉工程大学提供。经试验确定A/B两方案,相应结果为:精矿品位为P_2O_5 30.42%(A)/28.10%(B);P_2O_5回收率为75.68%(A)/83.21%(B),选矿技术指标较好,经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尖山磷矿擦洗尾矿为高硅低镁风化磷矿,对其采用分级-浮选联合工艺进行再利用探索,通过分级先分出200目以上(+0.074 mm)粒级,产率为54.68%,P2O5品位为29.33%,MgO质量分数为0.42%,可以直接作为磷精矿产品;200目以下(-0.074 mm)粒级不需要磨矿直接进行浮选,在正浮选一次粗选、一次精选...  相似文献   

14.
新型胶磷矿捕收剂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青 《矿冶工程》2002,22(4):39-40,43
采用湖北省大峪口磷矿样,以MD-34为捕收剂,S711为抑制剂,Na2CO3为调整剂,当原矿品位P2O5为17.99%,MgO含量为4.42%时,磨矿至细度为-0.074mm占93.30%,采用一粗(分批加药)两精、中矿再磨闭路流程,可获得精矿P2O5品位34.44%,MgO标相近,MD-34的研制开发为胶磷矿捕收剂又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山茶油经过化学改性制得磷矿捕收剂,研究它对某钙质磷矿的浮选性能。结果表明,在对原矿进行脱泥条件下,改性山茶油对某钙质磷矿进行浮选,精矿品位达到34.79%,P2O5回收率达到85.32%;在不脱泥条件下,浮选后精矿品位达到32.52%,P2O5回收率达到80.89%,均优于现有浮选药剂。  相似文献   

16.
应用耐低温捕收剂BK425对某高镁胶磷矿进行了反浮选降镁试验研究,并与常规捕收剂进行了对比。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考察了磨矿细度、硫酸用量、BK425用量、温度对降镁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K425反浮选降镁的浮选性能最佳且受温度影响较小,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捕收剂。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70%、BK425用量为600 g/t、硫酸作为调整剂的酸性条件下,经过1次粗选、1次精选和1次扫选的闭路浮选流程,可获得P2O5品位为28.76%、MgO品位为1.17%,P2O5回收率为91.78%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17.
TS药剂在磷矿浮选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磷矿石浮选所研制的TS药剂在弱酸性介质中能够反浮选胶磷矿,且价廉、无毒。在磨矿细度为—200目73.5%的条件下,以硫酸作抑制剂、TS作捕收剂,采用一次粗选、二次精选的流程反浮选贵州某地的磷矿,获得精矿P2O5品位37%,MgO0.5%,P2O5回收率为91.39%的指标。此外,采用紫外吸收光谱,DXD—2显微电泳仪和红外光谱,探讨了TS影响胶磷矿和白云石分离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某硅镁质胶磷矿正-反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对某高硅低镁低品位胶磷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正-反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98.57%情况下,采用“一粗一精一扫”正浮选脱硅与一段反浮选脱镁联合流程,最终获得了P2O5品位28.64%、回收率78.26%、MgO含量0.88%的磷精矿,有效实现了磷灰石与脉石矿物的分离。  相似文献   

19.
孙炳泉  高春庆 《金属矿山》2015,44(11):57-61
国外某铁矿石铁品位为31.92%、SiO2含量为46.44%,矿石矿物嵌布粒度微细。为探索在较粗磨矿细度条件下获得高质量铁精矿的高效选矿工艺,对其进行了选矿流程试验。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阶段磨矿-弱磁选-磁选柱分选工艺,当磨矿细度达到-0.043 mm占95%时,才能获得铁品位大于68%、硅含量小于5%的高质量铁精矿;而采用阶段磨矿-弱磁选-反浮选工艺,当磨矿细度放粗至-0.076 mm占90%时,即可获得铁品位大于68%、硅含量小于5%的铁精矿,且可减少三段磨矿量45%以上。扩大连续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经两段阶段磨矿 (-0.076 mm占90%)-弱磁选-反浮选-反浮选尾矿脱水后再磨(-0.038 mm占95%)再选流程选别,可获得精矿铁品位68.12%、SiO2含量4.59%、铁回收率70.02%、磁性铁回收率96.83%的指标,实现了该矿石的高效分选。  相似文献   

20.
赵辉  刘志红 《矿冶工程》2017,37(2):57-59
针对贵州某硅-钙质胶磷矿,采用双反浮选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 μm粒级占82.50%,粗选捕收剂YW-01用量1.4 kg/t、调整剂硫酸用量14 kg/t,精选捕收剂SEA用量0.5 kg/t条件下,通过一粗一精一扫闭路浮选,可得到P2O5品位30.54%、回收率88.59%、MgO含量0.81%、SiO2含量12.28%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