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建设单相电能表自动检定库线系统,提高单相电能表检定工作效率。经过功能设计、安装调试、接口完善及测试、功能验证等阶段实施,南宁供电局库线系统正式建成投产。3个多月时间的应用验证了该系统可大大减少检定工作人工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检定工作效率,真正实现为计量检定班组"规范、减负、高效"的目的。南宁供电局单相电能表自动检定库线系统设计科学合理,实用性强,核心技术环节有创新,提高了库线系统对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较大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婷 《大众用电》2014,(8):45-45
<正>近年来,随着电能计量集约化管理的深入和电能表需求的增加,人工检定模式因其工作效率较低,生产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已不能满足电力客户的需求。为有效提高检定工作质量、效率,单相电能表自动检定系统应运而生。1检定系统简介单相电能表自动检定系统由管理层、传输层、执行层组成。管理层为检定系统管理平台,通过接受生产调度平台下达检定计划,对多条流水线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并将检定结果、封印和装箱信息上报生产调度平台。传输层为输送单元,完成智能电能表在检定过程中的输送和定  相似文献   

3.
《大众用电》2016,(4):49
正日前,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陈立新一行到国网湖南计量中心调研指导计量检定检测工作。陈立新一行参观了"四线一库"自动检定流水线和智能仓储库房,仔细查看了立库区、单相和三相自动检定线的工作流程,重点关注了自动检定流水线的检定合格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表计抽检和复检比率,实地考察了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电网发展方式、公司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实现"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建设目标,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改革。江苏省电力公司作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在省级计量中心建设中,变革原有的计量体制,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对全省计量业务和设备资源进行集约、整合、优化,将全省13个地市公司共同承担的计量器具检定及资产管理业务统一集中到省级计量中心。  相似文献   

5.
<正>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为目标的管理方式,就是要求企业在规模适度的条件下,通过集中统一配置人、财、物,以及技术、管理等各种资源和要素,以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组织高效运转的管理方式。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通过组织开展计量资产集约化管理工作,获得了可持续竞争的优势,促进了企业更好地发展。1集约化管理前的状况集约化管理前,湖南省14个地市供电公司均有各自  相似文献   

6.
<正>要提升电能计量管理水平,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不断提升计量资产管理水平。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下简称中心)充分发挥全省计量专业核心及供电服务技术支撑的作用,依托一体化计量生产调度平台,并结合全省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实际情况,创新性提出"四化"管理理念,即物资管理项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改革的深化与完善,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日趋集约化和规范化。在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检定模式下,如何提升工作效率,确保质量管控到位,是一个新的课题。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以下简称计量中心)作为系统内计量专业管理核心和技术支撑机构,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生产现场管  相似文献   

8.
加强计量管理是供电企业的永恒主题,而在低压用户的用电检查过程中,其中检查的一个工作重点主要是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尤其是对三相四线电能表的综合检查,只有保证在运行电能计量装置的正确接线,才能达到电能计量准确,减少电量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胡迎凯 《大众用电》2014,(10):13-14
<正>1电能计量专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随着"大营销"计量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建设快速推进,给传统的电能计量管理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新形势下电能计量管理主要发生了以下六大变化。1.1计量资产实施省级集中检定配送管理按照国网"大营销"体系建设要求,计量资产实施省级集约化管理。成立省级计量中心,对计量资产实施省级"集中检定、集中仓储、统一配送、统一监督"管理,由省计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电网公司从2015年开始在省级计量中心部署"四线一库"系统,到目前各省级计量中心均已实现电能计量资产的集中检定、集中仓储、统一配送、统一监督的集约化管理,达到"整体式授权、自动化检定、智能化仓储、物流化配送"的建设目标。"四线一库"系统投运以后,实现了检定产能的跨越式提升,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