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CB传输线间串扰抑制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数字电子技术设备中,串扰是印刷电路板(PCB)上电磁兼容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抑制PCB传输线间串扰,提高系统信号准确性,消除噪音,通常在传输线间插入一列用金属填充的、顶端用微带连接的接地柱线(简称保护带).由于加有保护带的传输线系统结构复杂,理论分析比较困难,利用网络级联的方法对加有保护带的传输线建模进行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入保护带能有效地抑制线间串扰,保护带参数(接地柱间距、半径)的变化对串扰抑制有明显影响.研究对工程中正确设置保护带以降低串扰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丁君  张璠  石云侠 《计算机仿真》2009,26(8):270-273
采用时域积分方程法及改进型节点分析法对PCB板间导线的串扰问题进行建模.时域积分方程法以等效原理为基础,在矩量法应用中加入时间因子的考虑,并采用RWG基函数将模型划分为多个三角面元,从而将导线间的影响以散射的角度来表达.另外采用改进节点分析法对电路边界不连续性进行求解,从而懈决了有限电导率导体和各向同性介质相结合情况下的串扰问题.最后在多层PCB传输线的算例中,计算给出了不同条件下输出电压和串扰电压波形的时域变化,从而对PCB板间信号完整性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线间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中,大量采用高速数字集成电路,一部百万次的计算机,其电路级延迟只有10毫微秒。一般来说,信号的上升时间与级延迟相等或略长一些。由于信号的上升时间很短,互连线之间的串扰极为严重,它自身的作用或者迭加其他内部噪音(包括电源噪音、地线噪音、反射噪音等)的作用,有可能使触发器在一个周期内多一次翻转甚至多二次翻转,或者打开在规定时间内不允许打开的  相似文献   

4.
在高速数字系统中,信号完整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信号速率和设计密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串扰上升为主要因素之一。先研究了基于矩形谐振腔的串扰抑制方法;然后与三倍线宽方法(3W方法)和有过孔接地的防护线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矩形谐振腔方法对微带线间近端串扰的抑制能力不理想,但对远端串扰的抑制非常有效,在频域仿真中远端串扰幅度可提高12 dB和8 dB,在时域仿真中远端串扰峰值分别为前两种方法的18.2%和23.1%;最后进一步研究了矩形谐振腔的结构参数(间距、长度和宽度)对远端串扰的影响,发现这三个参数存在一组最优值,能最大程度地减小远端串扰。  相似文献   

5.
引言 在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中,串扰是硬件工程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高速数字电路中,由于信号沿时间短、布线密度大、信号完整性差,串扰的问题也就更为突出。设计者必须了解串扰产生的原理,并且在设计时应用恰当的方法,使串扰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6.
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中串扰分析与解决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中串扰的成因及其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论述了串扰分析和设计解决的一般方法,对于实际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参考价值。本文最后指出了我们工作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鉴于舰船舱室中复杂的电缆布局带来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依据传输线理论、网络理论和屏蔽理论,建立了电力电缆与其他传输电缆之间的串扰模型。进而根据此模型在CST电缆工作室(CSTCS)中对舰船舱室环境下被干扰电缆分别为屏蔽同轴线、非屏蔽双绞线以及屏蔽双绞线时的情况进行了建模,并仿真分析了电力电缆在对称三相电激励下对它们的耦合干扰。另外,分析了被干扰电缆为单根和多根时,耦合串扰的大小。仿真结果表明,屏蔽电缆比非屏蔽电缆的串扰值低大约50 dB,多根电缆串扰时,耦合谐振频率点增加了很多。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个全面识别静态和动态串扰噪声的算法框架,在静态串扰噪声的识别中,通过静态串扰噪声的峰值以及噪声宽度信息来识别串扰目标。在动态串扰噪声的识别中,引入了混合时序分析,缩小了时间窗区间,并通过测试生成来验证信号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这些准确的时序及逻辑信息,识别出串扰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特征尺寸进入纳米尺度,相邻连线之间的电容耦合对电路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可能使得电路在运行时失效.为此提出一种面向受害线上最大串扰噪声的测试生成方法,该方法基于多串扰脉冲故障模型,能够有效地模型化故障并生成合适的向量.为了能够激活尽可能多的侵略线以造成受害线上的最大脉冲噪声,首先将测试生成问题转化为一个加权的最大可满足问题,再使用解题器求解,以得到测试向量;此外,将子通路约束加入到可满足问题的描述之中,以保证所有被激活的侵略线能够同时跳变.针对ISCAS89电路的实验结果显示,文中方法适用于较大规模电路的串扰噪声测试,并且具有可接受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0.
数字电路集成度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系统芯片的出现,信号线之间的间距不断缩小,使得信号线间容易发生串扰.文章首先对串扰故障模型,特别是信号线间容性和感性耦合所产生的串扰及其特征进行了讨论,其次针对数字电路中串扰故障的检测,研究了基于路径敏化的测试矢量生成方法,给出了方法的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1.
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计安装缺陷、外力、绝缘老化、过电压、误操作等原因引起短路、断线等故障.本文主要分析继电保护交直流串扰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孙娜 《福建电脑》2012,28(10):84-85
用传输线理论知识对PCB板上平行走线之间的串扰作了分析推导,为PCB板上的布线设计提供了参考,证明了避免串扰的设计技术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在串扰噪声及互连线延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串扰延迟的本质以及串扰延迟变化曲线的计算问题;深入探讨了串扰延迟变化曲线和串扰噪声的关系,指出两者并不存在镜像关系,最大串扰延迟变化并不一定对应于串扰噪声尖峰值;研究了几个重要参数对串扰延迟变化曲线影响的灵敏度.全SPICE模拟结果说明了文中分析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串扰影响的混合时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产生串扰所需的耦合电容、信号翻转方向及时序信息,提出了包括串扰目标选择、串扰逻辑关系验证的混合时序分析算法。该算法在混合时序分析中引入测试生成,通过考察信号间的时序和逻辑关系来验证耦合电容处是否有串扰发生,并在串扰条件下验证电路的时序是否收敛。实验证明,该算法真实地反映了电路中串扰的分布情况,所得的延时分析结果也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PCB的物理尺寸逐渐趋向于小型化,系统布线趋向于密集化,设计人员很难对强信号线的干扰按照传统的串扰抑制准则进行设计;在此背景下,文章采用在强信号线两边各加一排顶端用迹线连接的接地孔(简称隔离带)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屏蔽,以减少微带线间串扰;在模型建立过程中添加了微带线高度及接地平面厚度两个参数,完善了采用隔离带方法来抑制线间串扰的仿真模型,并通过Ansoft公司的HFSS软件验证了此方法是有效的;在隔离带参数设置上,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相关隔离带参数S1、g、d、h可进一步抑制线间串扰。  相似文献   

16.
数字信号线间耦合方程的推导消除了常常缠绕串扰问题的神秘因素;基本常数曲线与通用波形图表一起就可以迅速而定量地预测特定系统中的串扰。  相似文献   

17.
图像颜色的完善匹配可以更有效率地提高整体视觉效果,但目前针对图像颜色的完善匹配,需提取出部分颜色分量的数据因子,以便于在完成匹配后,让目标图像拥有与初始图像相同的色彩,为了确保可以直观的评价出在立体显现中的串扰现象,提出花卉色彩信息灰阶串扰量化方法。提取花卉图像色彩信息特征,构建其2RGB模型,以减小光照和阴影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将图像的内容做灰阶串扰数值量化处理,选择出几张拥有特殊性的立体图像并对其提出平均灰阶转换概念。量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完善串扰现象、提升整体视觉舒适度,其量化针对于评价显示器的灰阶串扰拥有优秀的适用性与便捷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动态串扰噪声的识别算法.针对基于传统静态时序分析的结果过于保守的缺点,本算法引入了混合时序分析,缩小了时间窗区间,为动态串扰噪声的识别提供了准确的时序信息,与此同时,通过测试生成来验证信号间的逻辑关系,根据这些准确的时序及逻辑信息,识别出动态串扰噪声.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大多数的数据传输系统而言,通信过程中存在的干扰一直以来都是最基本的一个挑战。可以想象,在一个拥挤的房间,每个人都希望说的大声一些并靠的更近一些,从而能听的更清楚一点。这种耳朵与大脑形成的串联结构在接收和分析谈话内容的过程中表现的惊人的熟练,但是随着噪音越来越大或者谈话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就开始遗漏一些只言片语。  相似文献   

20.
双绞线串扰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绞线凭借较好的抗干扰特性在水下自航器中被广泛使用,而水下自航器紧凑而狭小的结构要求其内部大量的线缆成束敷设,这使得线缆串扰问题成为其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一个关键考虑因素;采用传输线理论,建立了双绞线电路之间的串扰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良好一致性,充分表明传输线模型可有效地完成双绞线串扰预测,可为水下自航器线缆布局的电磁兼容性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