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豆粕、菜粕和豌豆为混合原料,通过异步发酵工艺改善其蛋白品质。考察不同发酵菌株、原料配比、发酵和酶解条件等单因素条件,并结合响应面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异步发酵工艺,以粗蛋白、酸溶蛋白、蛋白溶解度和蛋白酶活力等指标评价混合蛋白品质。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中米曲霉为最佳的发酵菌株,其分泌的中性蛋白酶活达到676.56 U/g,固态发酵时间为49 h,发酵温度29.9℃,初始发酵水分39.7%。在此工艺下,混合植物原料中的粗蛋白、酸溶蛋白和蛋白溶解度分别提高了15.5%、344%和132%;液态酶解最佳条件为:料水比1:4(m/m),酶解时间18 h,酶解温度50℃,酶解后混合植物蛋白的粗蛋白、酸溶蛋白和蛋白溶解度分别提高了2%、101%、244%。综上,优化先固态发酵,后利用发酵产的蛋白酶液态酶解的异步工艺后混合蛋白原料中的粗蛋白、酸溶蛋白和蛋白溶解度明显提高,蛋白质品显著改善,为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酵母菌、米曲霉、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一步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酵母菌、米曲霉、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最佳接种比例为1∶3∶1∶3。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豆粕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温度32.4℃,含水量45.8%,接种量12%。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豆粕中小分子肽含量由1.22%提高到5.41%,粗蛋白含量由46.0%提高到55.1%。通过SDS-PAGE和发酵豆粕的物理特性分析得出,发酵豆粕中大分子蛋白基本降解为14.4 kDa以下的小分子肽,且具有浓郁的酸香和醇香风味。  相似文献   

3.
豆粕是饲料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植物性蛋白原料,本试验以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粉为原料,以蛋白质增加量、游离氨基酸增加量和水解度为品质指标,探讨了酶解初始pH值、料液比、酶用量和酶解时间对木瓜蛋白酶酶解发酵豆粕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初始pH6.5,酶用量3%,料液比1∶10,酶解时间1 h。在该条件下,酶解豆粕中蛋白质增加量为75.633 mg/g,游离氨基酸增加量为121.932 μg/g,水解度为0.033%。  相似文献   

4.
固态发酵豆粕的不同生产工艺及其营养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曲霉和植物乳杆菌WZ011为发酵菌种,研究了5种不同的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工艺及其营养品质。以灰分、粗蛋白量、可溶性蛋白量、游离总氨基酸量、氨基酸含量分布、酸溶性蛋白量、小肽含量、还原糖量、氮溶指数、蛋白分子量、脲酶含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以及体外消化率为指标,对发酵豆粕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米曲霉单菌发酵后,高温水解处理对豆粕营养品质的提高有效,但在米曲霉和植物乳杆菌WZ011的双菌串联发酵过程中增加高温水解处理反而不利。在米曲霉有氧发酵后直接接种植物乳杆菌WZ011进行厌氧发酵条件下所得的豆粕营养品质最优,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比原豆粕减少了91.8%,并含有小肽8.01%、乳酸4.95%、γ-氨基丁酸0.317 mg/g以及植物乳杆菌活菌数1.93×1010CFU/g。优化的豆粕发酵工艺操作简单且无污染,其产品富含营养。该工艺在饲料加工行业和养殖业具有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米曲霉、酵母菌、乳酸菌混合菌固态发酵豆粕。研究了发酵时间、接种菌配比、接种量及发酵温度等对发酵豆粕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豆粕∶水=1∶1,起始pH值自然,米曲霉∶酵母菌=2∶1,接种量4g/100g,好氧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36h,乳酸菌培养液6mL/100g,厌氧发酵温度35℃,发酵周期72h。并对该条件下发酵后的豆粕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发酵对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种微生物(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在适宜的条件下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然后测定发酵前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变化.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或降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7.
对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肽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的发酵原料(由豆粕和麸皮组成)中豆粕含量为93%,发酵温度35℃,初始pH值为6.8,发酵时间102h。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大豆肽转化率达62.77%。  相似文献   

8.
固态发酵法生产发酵豆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莫重文  黄岗 《中国油脂》2007,32(7):38-40
采用米曲霉(A3.042)和啤酒酵母混合菌株固态发酵法生产发酵豆粕,利用霉菌产生的多种酶系,降解其中的纤维素及蛋白质等物质,利用酵母菌合成菌体蛋白。研究了发酵料坯组成、接种菌配比、接种量及发酵温度对发酵豆粕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即最适温度28℃,发酵料坯组成100∶6(豆粕/麸皮),接种菌配比为1∶3(米曲霉/酵母),接种量6%,发酵时间为72h。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可达49.10%,比原料中增加12.1%。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米曲霉发酵菜籽粕对其中抗营养因子的脱除效果,以米曲霉发酵时间,接种量和麸皮添加量为试验因素,以菜籽粕中芥子碱和多酚脱除率作为评价指标,优化米曲霉固态发酵工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米曲霉接种量对芥子碱和多酚脱除率都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发酵时间和麸皮添加量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P>0.05)。确定最优发酵工艺为:米曲霉接种量为8%,麸皮添加量为10%,以自然pH在30℃下培养60 h后,芥子碱与多酚的脱除效果最好,分别可达50.614%和67.252%。故而,米曲霉固态发酵法是脱除菜籽粕中2种抗营养因子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利用黑曲霉和米曲霉混菌一次固态发酵所得豆粕,通过酶解及二次发酵生产富肽产品,研究酶解及二次发酵条件对生产富肽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发酵豆粕补3倍水磨浆、接种1%乳酸菌、活性干酵母1∶1混合菌种,木瓜蛋白酶0.3%,37℃发酵12h,再55℃酶解36h所得富肽蛋白小肽质量分数达到75.40%。  相似文献   

11.
灵芝固态发酵降解玉米淀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灵芝在玉米粉培养基上进行固态发酵时能够产生活性较强的α 淀粉酶 ,从而降解玉米淀粉。玉米粉颗粒大小、黄豆粉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培养基含水量都对淀粉降解率有明显的影响。添加 1 0 %黄豆粉、含水量 3 5 %、3 0目颗粒的玉米粉培养基经过灵芝 2 5d固态发酵以后 ,其淀粉降解率达到 70 5 %,还原糖含量达到 2 0 65 %,蛋白质含量达到 1 6 5 2 %,因而提高了玉米粉的消化吸收率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甚至消除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产品的免疫反应性,此研究利用响应面法对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降解大豆致敏原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对影响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降解大豆致敏原的几个因素(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料水比)进行了单因素研究,确定了对结果有较大影响的料水比、发酵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这三个因素。其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确定了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即当料水比为1:1.21(g/mL)、发酵温度29.8℃、pH为6.63时,得到理论最低致敏原降解率为99.15%。最后,经验证实验,最佳条件下实际平均致敏原降解率为99.02%。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差0.13%,说明该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微生物发酵对豆粕抗原性的影响。选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米曲霉这5种菌株,在液态和固态条件下分别发酵豆粕12 h,对发酵产物进行抗原性测定。结果表明:豆粕经这5种菌株发酵后,粗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在固态发酵时降解豆粕抗原蛋白和降低豆粕抗原性的效果优于其它菌株,此时,豆粕蛋白水解度为4.89%,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3.51mg/g。SDS-PAGE显示发酵豆粕中β-伴大豆球蛋白的α’和α亚基消失,β亚基条带和大豆球蛋白的酸性亚基条带密度减弱,同时大豆球蛋白与β-伴大豆球蛋白的抗原性降低率分别为20.62%和50.12%。  相似文献   

14.
以辣木籽粕为底物,探究使用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联合发酵辣木籽粕改善其粗蛋白、酸溶蛋白含量及蛋白酶活性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顺序对发酵效果有显著影响,最优条件为先接种黑曲霉和米根霉,发酵36 h后,再接种屎肠球菌,在培养基含水量50%,总接种量20%的条件下30 ℃发酵3 d。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辣木籽粕的粗蛋白含量、酸溶蛋白含量、酸性蛋白酶活性和中性蛋白酶活性分别达到46.78%、11.30%、77.06 U/g和711.93 U/g,粗蛋白和酸溶蛋白比发酵前分别提高了32.22%和121.57%,该方法可提高辣木籽粕的营养价值和消化性能。研究结果将为辣木籽粕的深加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酶法制备黑豆粕粉多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以黑豆粕粉为原料,以蛋白水解度为评价指标,从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中筛选水解效果最好的蛋白酶。考察酶解pH、加酶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黑豆粕粉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黑豆粕粉多肽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最适合酶解黑豆粕粉多肽,其最佳酶解条件确定为酶解温度55 ℃、酶解pH 9、酶解时间260 min、加酶量4.3%。在此最佳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35.23%,较优化前蛋白水解度提高1.93%。  相似文献   

16.
复合法提取高温菜籽粕中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温菜籽粕为原料,研究了淀粉酶法与碱提法结合提取蛋白质的工艺,其优化条件为:酶解pH7.0,酶解温度50℃,料液比1∶20,加酶量2.5%,酶解时间3 h;碱提pH10.0,碱提温度55℃,碱提时间2 h,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菜籽蛋白质提取率达到71.63%。经等电点沉淀、70%乙醇脱色及冷冻干燥后,产品呈浅灰色,菜籽蛋白质得率为9.3%,单宁脱除率为56.65%,植酸脱除率为62.77%,硫甙脱除率达93.66%。  相似文献   

17.
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米曲霉A-9005固态发酵豆粕,研究所产蛋白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其较优工艺为:发酵原料中豆粕含量为87%,初始pH值6.4,发酵温度为33℃,发酵时间为102 h,测得蛋白酶活为1 789.47 U/g。试验为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产大豆肽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工艺参数和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