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独立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号配时、交通工程和交通管理等措施,利用微观仿真模型,提出了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的设计方法,讨论了交通组织优化的评价方法、交通仿真机制和模型框架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高城市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是交叉口通组织管理的根本目标,针对城市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管理,结合昆明市的交通状况,介绍一种以v/c比(饱和度)和延误为指标的分析方法,以利于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瓶颈,其交通通畅与否影响着整个路网的通行效率。以马鞍山市康乐路与花园路交叉口为例,深入调查和分析交叉口现状交通状况,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改善措施,并通过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改善后的交叉口的交通运行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对交叉口实施交通改善后,交叉口的饱和度降低,服务水平提高,证明所采取的改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为今后交叉口实施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近距离连续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的定义.通过介绍适用于近距离连续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方法,以天津市西湖道—红旗路和雅安道—红旗路近距离连续交叉口为例,对其进行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根据交通改进措施设计相应的信号控制方案,最后选取相关指标并利用交通仿真分析,对优化设计方案做出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城市干线交通协调控制仿真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温江文化路干线为例,首先调查城市干线上各交叉口及路段的几何尺寸、交通流量流向、干线的容许车速,根据调查数据确定配时方案.取周期中最长者为公共周期.根据调查数据确定各交叉口相位差,用交通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对实施交通协调控制的交通状况进行仿真.结果显示:经过交通协调控制后,干线上的大部分车辆能够以一定的行驶速度连续通过几个交叉口.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多路交叉口的通行条件、优化行车轨迹和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以人民东路—兴海路—射海线多路交叉口为例,利用交通组织优化的手段,通过交叉口形态规整、车道合理布设、交通设施完善和信号协调控制等手段对多路交叉口进行交通组织精细化设计,以达到固化行车轨迹、消除安全隐患和提升通行效率的目的。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交叉口行车轨迹更为明确,车辆通行效率有所提升,交叉口饱和度由0.52下降到0.40,平均延误时间由32.3 s下降为24.8 s;同时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69.57%,下降趋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微观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通过计算机模拟再现车辆在交叉口的行驶过程,研究道路系统交通流的宏观或微观特征,进而实现交通管理与控制的辅助决策,根据城市道路系统中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不同特征,将车辆的行驶过程分为道路路段运行、交叉口进口道运行和交叉口内运行等3个过程,建立对应城市交通微观仿真模块,分别描述有关微观仿真模型,更真实地从微观角度体现交通特征,并给出交通微观仿真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9.
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技术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交通冲突技术评价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依赖于该技术的标准化,在研究汽车交通国家交通冲突标准化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平面交叉口混合交通特性,从交通冲突的定义、分类、冲突调查时间和地点选择以及观测人员选择、样本要求等方面,对交通冲突技术在我国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上的标准化程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新乡市典型平面交叉口——平原路与劳动路交叉口为例,借助于仿真软件,真实再现了交通流运行情况,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信号配时对交通排放的影响,并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为改善该交叉口交通环境恶劣和交通拥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城市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侵入机动车道时对机动车交通流产生的影响,建立一个适用于机动车-电动车的异质交通流模型来描述电动车侵入机动车道的场景.新建模型在原始社会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间隙力、跟驰力和排斥力,更加精确地描述异质交通流的特征,利用真实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和验证.在搭建真实案例仿真平台后,分析电动车的排队数量及到达率对机动车的流量及通行速度的影响.模型标定结果显示:车流量、平均速度的eMAE、eMARE和U值均小于12%,证明新建模型能较大程度还原真实交通流特征.仿真发现当电动车排队数量大于20辆时,需要采取合适的交通组织和控制方法来减少电动车和机动车的冲突.最后提出让电动车提前2~3 s的时间行驶或提前非机动车停车线等建议来提高交叉口机动车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交通岛在城市交叉口运用越来越广泛,与公路上的交叉口交通岛相比,除了具有分隔交通流向的功用,还担负着保障行人、非机动车安全有序通行的功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交通岛设置以后,在部分路口出现了交通拥堵现象,甚至人为造成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通行现象增多,形成安全隐患。本文就宁波市部分设置了交通岛路口的行人、非机动车通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就在较大非机动车流量情况下路口交通岛设置必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信号交叉口延误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深圳市主要信号交叉口延误实际调查结果,结合美国2000年版HCM延误模型计算结果,应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与深圳市交叉口延误相符合的延误计算模型,为深圳市信号交叉口和道路系统的分析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电子执法对信号交叉口交通违法与交通事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我国现有电子执法成效评估的对比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在考虑均值回归与交通管理水平提升等影响因素后,借助概率论中的误差分析法,提出电子执法对交通事故影响的综合分析法.研究表明,我国道路电子执法对交通事故的影响要大于国外发达国家,电子执法在降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方面效果更显著,但我国电子执法在运行过程中会明显增加刮撞行人...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平行流交叉口的运行效率,消除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冲突,将钩形转弯的概念引入到平行流交叉口设计中,给出非机动车过街控制策略,并结合机动车通行和行人过街,将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优化模型中。考虑信号相位相序、绿灯时长、周期时长、左转非机动车待行区容量、非机动车清空时长、车道平衡等约束条件,以机动车通过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线性规划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两步过街和优化设计解决了左转非机动车安全过街问题,是平行流交叉口非机动车过街设置的有效替代设计方案;在低高两种流量场景下,相对于常规设计,两步过街分别降低了35.02%、55.52%的机动车延误,优化设计分别降低了42.71%、65.60%的机动车延误;两步过街会造成左转非机动车延误大幅增加,不适用于左转非机动车流量较高的场景;常规设计机动车最大通过量受直行机动车流量和左转非机动车流量的影响最为严重,说明消除左转非机动车和直行机动车冲突,对提升交叉口通行能力作用显著,有助于推动绿色出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弥补道路开口对临近交叉口交通安全定量影响研究的不足,补充目前有关道路开口影响邻近交叉口的事故修正系数(CMF)评估的缺失,基于宁波市鄞州区事故坐标点云数据对道路开口影响邻近交叉口的CMF值进行有效评估. 提出高效的CMF值评估方法,包括用于建立事故、交叉口及临近交叉口的道路开口三者相关性、适用于从规模事故点云数据中准确识别事故黑点的两阶段聚类算法(TSCA)和针对影响因素分析的零膨胀负二项分布回归(ZINB)模型. 结果显示,TSCA算法能够根据60、70及80三种事故频数阈值,准确识别出24、16及10个交叉口事故黑点;利用ZINB模型对识别出的24、16及10个交叉口事故黑点的主要影响因素建模,计算出道路开口的CMF值分别达到1.17、1.19和1.20. 研究表明,道路开口对临近交叉口安全的影响较明显,对高事故率黑点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两相位交叉口左转车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的左转车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无信号交叉口的可插车间隙理论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具有部分优先权的可插车间隙理论模型。通过实例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标定,标定出具有部分优先权的左转车临界间隙为3.4 s,并代入模型计算出了左转车的通行能力,与传统模型相比,此模型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其平均相对误差为16.47%。  相似文献   

18.
立交区域交叉口交通信息识别概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立交区域交叉口交通信息识别概率,运用汽车动力学理论、驾驶员特性原理及动态交通特性获取动态识别视距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几何学及概率统计学原理建立典型车型在识别视距范围内交通信息识别框架,运用长期和短期时间序列对立交区域交叉口的交通量进行预测,形成其长期和短期时间序列的交通信息识别概率预测模型,运用实测值对识别概率预测模型仿真标定并检验其可靠性. 结果表明:长期时间序列预测下,交通量大小与交通信息识别概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849;一周时间的短期时间序列预测交通信息识别概率,其95%的置信区间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相似度达87.65%,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预测交通信息识别概率较大的立交区域交叉口,应考虑加强交通信息灵活性设置并加强交通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提出评价交通分流效益的理论分析和仿真方法,建立道路网总行驶时间的非线性成本模型,得出分流效益的计算公式,分析影响效益的因素和临界值.针对复杂实际路网,提出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评估分流效益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开发能模拟交通分流的仿真程序插件,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单交叉路口交通流的通用多相位智能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城市道路交叉路口信号控制的效率,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通用多相位信号控制策略.根据实际交通状况交互建立单交叉路口的通用模型,根据当前路口各车流向的车流量实时分布信息,及时调整相位数和各相位的车流向组合.实时传递路口交通情况,采用模糊控制策略,以车辆延误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单交叉路口的信号相位和相位绿灯时间分别进行优化.根据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与普通信号控制方案作了对比.结果表明,这种通用信号控制方案能使交通流量总体趋于均衡,缩短了车辆延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