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以雪莲果和银耳为主要原料,进行雪莲果银耳饮料配方的优化研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考察了雪莲果汁添加量、银耳汁添加量和果糖添加量对雪莲果银耳饮料的影响,确定了雪莲果银耳饮料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雪莲果汁添加量为30.9%,银耳汁添加量为30.1%,果糖添加量为7%,柠檬酸0.05%,此时雪莲果银耳饮料的最佳感官评分为93.5,与响应面优化结果高度相符。由此可见,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雪莲果银耳饮料配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发酵的干白葡萄为酒基,钙果果汁为主要原料,研究加气钙果汁预调汽酒的最优调配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干白葡萄基酒、钙果果汁、白砂糖及柠檬酸添加量对加气钙果汁预调汽酒感官品质的影响;利用L_9(3~4)正交试验优化筛选出加气钙果汁预调汽酒的基本配方为干白葡萄酒含量35%,钙果汁浓度50%,白砂糖添加量为100 g/L,柠檬酸添加量为0.3 g/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钙果汁预调汽酒产品澄清透明、香气怡人、酸甜适口、有钙果和干白葡萄酒特有的香气和风味。经检验产品的理化、感官及卫生指标符合配制酒的国家行业标准(NY/T 2014-2011)。  相似文献   

3.
研究制作果蔬复合营养保健果冻工艺,为保健果冻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以金针菇、银耳、山楂为主要原料,选择复合果蔬保健果冻加工工艺,然后利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方,并对其进行感官质量检验,确定了某些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果蔬汁最佳参数为山楂汁添加量8%、金针菇汁添加量10%,银耳汁添加量4%。果蔬复合营养保健果冻中:复合果蔬汁添加量为35%,复合胶粉添加量为0.6%,蔗糖添加量为13%,柠檬酸添加量为0.15时,产品感官评价最好。该天然的产品,具有金针菇、银耳、山楂风味、口感爽滑、色泽均匀、酸甜适度,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具有开发前途。  相似文献   

4.
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刺梨果汁饮料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刺梨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以刺梨和蜂蜜为主要原料,并以果汁饮料的感官品质和透光率为试验指标,研究刺梨干燥温度,甜菊糖苷、柠檬酸、蜂蜜、β-环糊精、果葡糖浆及异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对果汁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之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刺梨果汁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刺梨干燥温度高于45℃时不利于其饮料的加工;三次方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R2值为0.999 5,R~2校正值为0.997 6;利用该模型所得刺梨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甜菊糖苷0.13 mg/m L,柠檬酸1.44 mg/m L,蜂蜜0.053 g/m L,果葡糖浆0.062 g/m L,β-环糊精0.2 mg/m L~0.3 mg/m L,异抗坏血酸钠0.4 mg/m L~0.6 mg/m L,回归模型的最优预测值与试验值的误差为0.33%。说明三次方回归模型拟合效果好,优化所得配方可靠可行。  相似文献   

5.
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植物乳杆菌为菌种,采用单因素试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3%,发酵时间90 h,发酵温度32 ℃。在此优化条件下,模糊综合评判值为0.94,发酵火棘果汁的感官评分为87.5分,总黄酮含量为0.43 mg芦丁当量(RE)/mL,总酚含量为0.38 mg没食子酸当量(GAE)/mL,抑制羟自由基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58.59%、36.69%、0.15%。  相似文献   

6.
以山楂汁、黑果枸杞提取液和绿茶提取液为主要原料,绿豆淀粉和κ-卡拉胶为胶凝剂,并配以木糖醇、柠檬酸,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混料试验、单因素实验对绿豆淀粉果冻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豆淀粉果冻的工艺最佳参数为:混合果汁中山楂汁:黑果枸杞汁提取液:绿茶提取液比例为58:21:21 (v/v/v),在此配比的基础上,木糖醇的添加量为9.0%,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10%,复合胶粉为绿豆淀粉:κ-卡拉胶4:1 (m/m),其添加总量为8.0%,此时感官评分为88.00分。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果冻结构均匀,细腻光滑,酸甜可口,具有独特的山楂黑果枸杞绿茶风味。  相似文献   

7.
以鹰嘴豆、椰浆为主要原料,白砂糖为辅料,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为发酵菌种,制备鹰嘴豆酸奶。以持水力及感官评分的模糊综合评判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鹰嘴豆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为鹰嘴豆浆添加量68%、椰浆添加量16%、白砂糖添加量7%,在42℃条件下发酵7 h,其口感嫩滑,酸甜可口,具有独特风味,感官评分为89.20分,持水力为57.39%,模糊综合评判值为0.97,其乳酸菌活菌数(8.33×106 CFU/g)、糖度(7.17°Bx)、蛋白质含量(2.14 g/100 g)、pH(4.22)均符合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T/WSJD 12—2020《植物蛋白饮料植物酸奶》中对复合植物酸奶的品质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刺梨凝固型酸奶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刺梨及蜂蜜制备的凝固型酸奶的发酵工艺,考察刺梨汁添加量、发酵温度、蜂蜜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及发酵时间对刺梨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刺梨凝固型酸奶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刺梨凝固型酸奶最佳发酵条件为:刺梨汁添加量30%、蜂蜜添加量10%、乳酸菌接种量0.15%、发酵温度42 ℃和发酵时间9 h。在此条件下,所得刺梨凝固型酸奶感官评分为92.5分,质地均匀、凝结状态良好、口感细腻,且有浓郁的乳香味和刺梨风味。  相似文献   

9.
杨旭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0):123-128
以新鲜的光皮木瓜为原料,将取汁后的果渣经酶解、打浆后再利用,来提高果汁的感官品质。通过正交试验对果渣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浑浊型果汁配方。结果表明,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按质量比1∶1混合添加,添加量0.022 g/L,于pH 4.0、35℃条件下酶解60 min,出汁率可达(28.45±0.62)%;果渣酶解打浆后,浆液添加量为7%,将白砂糖与果葡糖浆按质量比1∶3、总添加量1.6 g/L进行调配,可明显改善果汁口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灵芝和火棘的附加值,以火棘果和灵芝为原料,柠檬酸和木糖醇为调味剂,β-环糊精作为掩味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稳定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通过色泽、香气、滋味三项感官指标分析,确定了火棘灵芝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灵芝浸提液、火棘果原汁添加量分别为:25、75 m L/L,柠檬酸、木糖醇、β-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添加量分别为0.55、50.00、6.00、4.17 g/L。最终获得一款感官评价指标较好,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复合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1.
以刺梨干果、黑枸杞、牛奶为原料制备黑枸杞-刺梨风味发酵乳,以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为响应值,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结合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发酵乳的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黑枸杞-刺梨风味发酵乳的最佳发酵工艺为黑枸杞汁12.0%、刺梨汁4.3%、蔗糖6.0%、菌种ABY-10接种量0.003%、发酵时间6 h。在此优化条件下,黑枸杞-刺梨风味发酵乳呈淡紫色,具有良好的组织状态,无乳清析出,不分层,具有黑枸杞和刺梨的清香及发酵乳特有的风味,酸甜比例合适,感官评分为88.60分,蛋白质含量为2.80 g/100 g,其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为黑枸杞刺梨风味发酵乳的工业化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GIM.1.208、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CICC.22210和生香酵母混菌发酵刺梨果渣,通过定量描述性分析(QDA)法对发酵前后刺梨果渣进行感官评定,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对其风味组分及香气特征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混菌发酵后,刺梨果渣的风味轮廓发生明显变化,产生酵母味,果香增强,刺激性涩味减弱;醇类、酯类、酸类物质相对含量均增加,烃类、醛类、酮类物质均减少;刺梨果渣保留了原果渣松木树脂样香及麦芽香等特征风味物质,且风味更加协调、柔和。  相似文献   

13.
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的基础上,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技术检测热处理前后刺梨汁挥发性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刺梨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前后5?个样品经SPME-GC-MS检测出65?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以酯类、醇类、烯类为主。经不同升温加热处理,刺梨汁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其中70?℃、30?min处理组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为61?种,相对含量为89.22%,其种类与相对含量最接近刺梨原汁。主成分分析得出刺梨汁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烯烃类物质,70?℃、30?min热处理组在香气成分上与原汁聚为一类,香气成分含量与种类相差不大,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结果相一致,因此,可以得出70?℃、30?min热处理条件是刺梨汁热加工过程中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以柿子为主要原料,与椰浆粉、百香果果粉、金桔果粉按质量比2∶2∶1复配制成的混合果粉汁(浓度2%)进行混合,采用卡拉胶、魔芋胶复配作为凝胶剂,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柿浆与复合果粉汁比例、胶的复配比例及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等因素及水平进行探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得出复合柿子果冻的最佳配方:柿浆与复合果粉汁比例为质量比6∶4,卡拉胶与魔芋胶的配比为质量比3∶1,复配胶添加总量为1.4%,混合果汁添加量为25%,白砂糖添加量为14%,柠檬酸添加量为0.13%。采用此配方制得的复合柿子果冻具有协调的宜人果香,酸甜适中,质地均匀有弹性。  相似文献   

15.
以刺梨汁和蜂胶提取液为主要原料,通过感官评定和正交试验等方法对刺梨蜂胶饮料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刺梨蜂胶饮料最佳配方为刺梨汁15%,蜂胶提取液6%,柠檬酸0.1%,蔗糖9%;复合稳定剂最佳组合为羧甲基纤维素(CMC)0.15%,黄原胶0.03%,果胶0.07%。该配方研制出的饮料产品具有较好的风味,颜色呈浅黄色,酸甜适口,组织状态较好,无分层及沉淀现象。  相似文献   

16.
贾庆超 《食品与机械》2023,39(2):198-206
目的:制作一款新型百香果、苹果发酵乳饮料。方法:以百香果、苹果和纯牛奶为原料,以感官评价、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利用模糊数学评价法,考察苹果汁添加量、百香果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菌种接种量对百香果—苹果风味发酵乳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发酵乳的抗氧化性及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百香果—苹果风味发酵乳的最佳配方为纯牛奶82.59%,百香果汁2.35%,苹果汁8.00%,蔗糖7.00%,增稠剂0.06%,菌种0.002 06%,发酵时间6.50 h。此条件下,发酵乳的感官评分为8.99,蛋白质含量为3.12 g/100 g,其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均符合相关国标要求。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百香果—苹果乳饮料发酵后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比发酵前有所提升,分别为77.7%,45.7%。结论:最佳配方下得到的发酵乳呈淡黄色,具有良好的组织状态,无乳清析出,不分层,具有百香果和苹果的清香和发酵乳特有风味,酸甜比例合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刺梨果汁饮料的贮藏稳定性及评估其保质期。方法 刺梨果汁饮料经均质、微波杀菌等处理后于25 ℃贮藏30 d,探究加工工艺(均质时间、杀菌时间、稳定剂种类)对饮料理化性质的影响。根据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随贮藏时间及贮藏温度的变化,利用动力学方程和Arrhenius方程建立刺梨果汁饮料的货架期模型并预测其货架期。结果 当均质时间为3~5 min、微波杀菌时间2~4 min,添加0.1% l-卡拉胶时,刺梨果汁饮料的稳定性较好;贮藏试验显示,相比总黄酮含量,刺梨果汁饮料中Vc含量与贮藏时间相关性更高,且符合零级反应(R2> 0.900);根据Arrhenius方程预测出刺梨果汁饮料在4、25、45 ℃的货架期分别为226、126、78 d。验证试验表明,预测Vc含量与实测Vc含量之间的相对误差均低于10%。结论 适当的加工处理可提高刺梨果汁饮料的贮藏品质,延长其保质期。Arrhenius方程适合于刺梨果汁饮料品质及货架期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圣女果百香果复合发酵饮料工艺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圣女果百香果复合发酵饮料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发酵后的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圣女果百香果复合发酵饮料中感官评分影响大小依次为果汁配比>发酵时间>菌种添加量>发酵温度;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圣女果:百香果汁配比6∶1、发酵时间31 h、菌种添加量3%、发酵温度37 ℃。在此优化条件下,圣女果百香果复合发酵饮料感官评分达82分,酸甜宜口、风味独特,发酵后复合发酵饮料的pH、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还原糖、总酚、总黄酮、番茄红素、维生素C、乳酸菌总数分别为3.30、11.50%、5.95 g/100 ml、6.68 g/100 g、40.03 mg/100 g、6.83 mg/g、32.83 mg/100 g、23.31 mg/100 g、5.2×106 CFU/mL。  相似文献   

19.
贾庆超  孔欣欣 《中国酿造》2022,41(4):209-215
以黑枸杞、红枣、鲜牛乳为主要原材料制备风味发酵乳,以感官评价和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的设计原理,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黑枸杞红枣风味发酵乳的最佳发酵工艺,并对其各项品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最佳黑枸杞红枣风味发酵乳工艺为:纯牛奶76%,黑枸杞汁11%,红枣汁6%,菌种接种量0.002 4%,发酵时间5 h,白砂糖为6%,增稠剂0.3%。此优化条件下,黑枸杞红枣风味发酵乳色泽呈浅红咖啡色,口感舒畅,组织状态稳定,风味纯正,感官评分为8.72分,蛋白质含量为3.16 g/100 g,且发酵乳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