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青枣果酒最佳酿造工艺及其香气成分的变化,为提高青枣果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试验以白熟期青枣为原料,以单因素结合响应面优化试验为基础,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双响应值,对青枣果酒酿造工艺进行模型优化;同时为准确描述青枣果酒的品质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青枣果酒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枣果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4%,酵母添加量0.3%,发酵时间8 d,SO2添加量80 mg/L。从青枣果酒中共检测出21种香气成分物质,其中醇类和酯类相对含量最高。在此工艺条件下,青枣果酒呈金黄色、清澈透亮,酒体饱满,枣香浓郁,综合品质良好,为枣果实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以河南平顶山大面积栽培品种香梨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香梨果酒的发酵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 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香梨果酒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 结果表明,香梨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初 始pH值3.5、酵母添加量0.3%、发酵温度25.2 ℃,在此条件下,香梨果酒的感官评分为94.4分;从香梨果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68种, 占总香气成分的99.55%,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为乳酸乙酯(11.94%)、乙酸异戊酯(1.17%)、己酸乙酯(4.41%)、乙酸己 酯(2.09%)、辛酸乙酯(11.75%)、丁酸乙酯(9.04%)、异戊醇(12.69%)、正己醇(4.30%)、2,3-丁二醇(6.01%)、苯乙醇(3.36%)、苯 甲醛(2.01%)。  相似文献   

3.
刘文慧  王颉 《酿酒科技》2006,(12):93-96
以草莓为原料,采用分别添加白砂糖、白砂糖和草莓浓缩汁以及草莓浓缩汁3种方法调整糖度;分别加入安琪活性干酵母、丹宝利活性干酵母和Y1酵母酿造草莓酒。结果表明,用白砂糖和草莓浓缩汁将草莓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调整到17%,接种Y1酵母茵种发酵所得的草莓酒香型独特。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草莓酒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进行分离测定,其主要香气成分为:正丙醇1.484mg/L,正丁醇0.106mg/L,异丁醇15.426mg/L,异戊醇28.834mg/L,13-苯乙醇6.842mg/L。乙酸乙酯0.309mg/L,乙酸异戊酯0.872mgm,己酸乙酯0.394mg/L。乳酸乙酯0.466mg/L。  相似文献   

4.
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的低度果酒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该文对果酒酿造工艺中酵母菌筛选、稳定性改善、脱苦处理、混合果酒开发以及果酒中香气成分的来源、提取和分析方法进行阐述,并简要概括了目前果酒酿造中存在的问题,为果酒酿造和果酒品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醋酿造工艺优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料马铃薯为原料,经同步糖化发酵、醋酸发酵等工艺研究马铃薯醋酿造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中心组合设计对醋酸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其香气成分。结果表明,马铃薯醋酸发酵工艺的优化参数为醋酸菌接种量12 mL/100 mL,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6d。该条件下,总酸实测值为3.21g/100mL。所得马铃薯醋色泽呈琥珀色,酸味协调,且通过HS-SPME/GC-MS检测出丁香酚、苯乙醇、乙酸苯乙酯等14种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紫薯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紫薯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pH3.4、安琪酿酒高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08%、发酵温度20.7℃,发酵7d,即可得到11.23.的紫薯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紫薯酒的香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紫薯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从紫薯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35种,大部分是酯类,其中辛酸乙酯、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台湾青枣为原料,以优异的酵母对其进行发酵,通过感官品评、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研究了发酵温度、SO2添加量及酵母添加量对果酒发酵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得出台湾青枣果酒酿制品质最佳的条件是发酵温度为20.56℃,酵母添加量为0.11%,SO2添加量为81.51 mg/L;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青枣果酒香气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青枣果酒中共鉴定出78种香气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9.86%;其香气物质主要是异戊醇、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及癸酸。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蓝靛果口感酸涩、季节性强、储藏困难的问题,以酵母菌发酵生产发酵蓝靛果果汁,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最优条件下发酵过程中,发酵蓝靛果果汁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蓝靛果果汁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18℃、发酵时间8 d、酵母菌添加量1.0%。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3.10±2.73分;利用该最优条件发酵蓝靛果果汁,在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到香气物质62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共得到4个主成分,其中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64%,癸酸乙酯、乙酸乙酯、9-癸烯酸乙酯、己酸乙酯、庚酸和异戊醇为发酵过程中果汁的主要香气成分。可见,以该方法制备的发酵蓝靛果果汁风味物质丰富,口感怡人。研究结论可为蓝靛果发酵果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科技》2013,(06):202-206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紫薯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紫薯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pH3.4、安琪酿酒高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08%、发酵温度20.7℃,发酵7d,即可得到11.23°的紫薯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紫薯酒的香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紫薯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从紫薯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35种,大部分是酯类,其中辛酸乙酯、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早酥梨果酒加工的最优条件,并用SPME-GC-MS技术分析了果酒主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早酥梨在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Brix、pH 4.3、28℃发酵温度、0.68g/L的接种量的最优条件下发酵9d,并经过陈酿后得到12.4%的酒精体积分数且品质良好的果酒,高级醇3-甲基-1-丁醇和苯基乙醇为其主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1.
Colour and flavour are both important challenges for bayberry wine production because of a shortage of selected strains. The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YF152, separated from a natural Chinese bayberry fermentation mash [alcohol tolerance capacity (18.0%), SO2 (200 mg/L), sugar content (40%) and pH (2.50)] was employed to brew Chinese bayberry win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simultaneously analyse the effects of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n Chinese bayberry win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found to be a temperature of 26.5 °C, an initial sugar content of 22.0°Brix, an inoculum size of 4.0% and an initial pH of 2.90.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final alcohol content of the bayberry wine was 13.4%, the anthocyanin content was 77 mg/L and the residual sugar content was 1 g/L. These numbers agreed well with the predicted values.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 flavour components of the wine were 3‐methyl‐1‐butanol, 2‐phenylethanol, ethyl acetate, 2‐methylbutyl acetate and acetic acid. Copyright © 2016 The Institute of Brewing & Distilling  相似文献   

12.
为开发杨梅深加工产品——杨梅浸膏,分析了其营养与香气成分。采用不同的化学比色法测定了杨梅浸膏中的糖类和酚类,结果表明总糖占563 mg/g,是浸膏中的最主要成分,总酚含量为1.41 mg/g。经HPLC法测定杨梅浸膏中有机酸组成为柠檬酸、琥珀酸、乳酸、草酸和苹果酸,柠檬酸含量最高。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杨梅浸膏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19.5%;以蒸馏-萃取法提取了浸膏的香气成分,通过GC-MS技术鉴定出64种成分,由脂肪族酸类、醇类、萜醇类、醚类、酯类、醛类和酮类等化合物组成。杨梅浸膏含有糖、有机酸和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浓郁甜香,气味怡人。   相似文献   

13.
以梨和生姜为原料研制复合型果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初始pH等4个因素对生姜梨酒酒质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确定了生姜梨酒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初始糖度21%、生姜梨汁质量比1∶30、接种量8%、初始pH4.0、发酵时间8 d。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生姜梨酒的香味成分进行分析表明:生姜梨酒中分析检测出24种香味成分,主要为醇类和酯类物质,占所有挥发性香味成分的90%以上。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生姜梨酒酒液颜色清亮,梨和生姜的复合香气舒适,酒体丰满,口感醇厚,酸甜适中。  相似文献   

14.
为酿造营养型猕猴桃酒,以感官评定和维生素C(VC)保存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对猕猴桃酒发酵影响较大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SO2添加量这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后得到猕猴桃酒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1‰;发酵温度21 ℃;SO2添加量85 mg/L。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猕猴桃酒澄清透明,色泽翠绿,有典型的猕猴桃香气,感官评分为87.67,VC保存率达到85.53%。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沙棘酒的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棘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考察料液比、发酵温度、初始糖度、酵母添加量对沙棘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3.4∶1(g∶mL)、发酵温度26 ℃、初始糖度27 °Bx、酵母添加量0.04%。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发酵的沙棘酒果香浓郁、色泽清亮、酒香醇正、口感独特,酒精度为12.0%vol,感官评分为93分。  相似文献   

16.
《食品工业科技》2013,(09):197-201
为了得到残糖量低、酒精体积分数高、香气醇厚的沙棘果酒,将初始糖度、流加糖量以及流加糖时间作为响应因素,采用响应曲面方法优化沙棘果酒。结果表明初始糖度、流加糖量以及流加糖时间分别取11.8%、35mL、3d+4d+5d时,可得酒体积分数为11.7833%的沙棘果酒;保持加糖量相同条件下用未流加发酵工艺生产沙棘果酒,得到的酒精体积分数仅为11.0%。采用GC-MS检测香气,经流加发酵生产的沙棘果酒检测出22种匹配度大于80的香气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为酯类物质9种,醇类物质2种,酸类物质2种,烷烃2种、芳香族化合物2种;非流加发酵的沙棘果酒香气成分有15种,其中含量较多的为酯类物质7种,醇类物质2种,酸类物质2种,烷烃1种,与未流加工艺相比,流加工艺的沙棘果酒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有所提高,果酒的香气较饱满。   相似文献   

17.
以黑糯米、血糯米、黑糯玉米为原料开发一种新型低醇复合米酒,以总糖、还原糖、总酸、酒精度及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物料比、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低醇复合米酒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米酒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低醇复合米酒最佳发酵工艺为:黑糯米∶血糯米∶黑糯玉米(质量比)37∶40∶23、酒曲添加量0.45%、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48 h。在此优化条件下,低醇复合米酒感官评分为93分;总酸含量为10.82 g/kg,总糖含量为28.74 g/100 g,酒精度为0.91%vol,花色苷含量为247.4 mg/kg。低醇复合米酒口感酸甜、风味独特、色泽清亮、呈宝石红、酒精含量微少,具有良好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椪柑果汁为主要原料,酿酒高活性干酵母为发酵菌种,研究了椪柑果酒的发酵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接种量、糖度、pH、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酒精度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 Box-Behnken 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椪柑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为:接种量 0.11g/100ml、糖度 21%、pH3.6、发酵温度 26℃、发酵时间6d,在此工艺条件下,椪柑果酒酒精度达 9.5%(v/v)。  相似文献   

19.
杨梅果酒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果酒的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对发酵产生影响,该文研究了乙醇浓度、SO2浓度、初始糖度、初始pH值、温度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酵母细胞主发酵结束后的酒精度为12 ̄°13°,进行发酵时控制SO2浓度为50mg/L、初始糖度为20%左右、初始pH值为3.3 ̄3.5、温度为27℃左右比较适合杨梅果酒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