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四种不同的体系(猪油、羟自由基、亚硝酸盐、DPPH)研究苦瓜粗提物经H103大孔树脂纯化后洗脱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20%乙醇洗脱样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在其对油脂的抗氧化体系中,其抗氧化性和Vc相当。  相似文献   

2.
研究茶多酚作为植物油抗氧化剂的可行性。向菜籽油中添加茶多酚、维生素E、特丁基对苯二酚,测定其过氧化值、酸价、丙二醛含量。几种抗氧化剂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性能由强到弱依次为特丁基对苯二酚、茶多酚、维生素E。在清除自由基试验中,茶多酚对·OH和DPPH自由基都能发挥较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玉米油中的丙二醛含量低于棕榈油和菜籽油;在茶多酚浓度为0.4%~0.5%时,30 d的贮藏过程中3种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处于最低水平,表明此浓度下对油脂起到的抗氧化效果最佳。茶多酚是一种适合添加于植物油的抗氧化剂,用于延缓植物油的氧化酸败。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豇豆的营养价值,以11个不同品种的豇豆样品为原料,对其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总还原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进行分析,并讨论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豇豆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在测定的样品中,新杂1号表现出最高的总酚含量(5.59 mg GAE/g)、总黄酮含量(4.12 mg CAE/g)及抗氧化活性(总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豇豆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与总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与·OH清除能力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齿红山油茶籽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分离制备,收集分离色谱图中10个主要峰,采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0种馏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低于L-抗坏血酸;馏分3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生育酚,其它9种馏分的清除能力低于生育酚.  相似文献   

5.
火绒草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展锐  库尔班  苟萍  索菲娅 《食品科学》2010,31(3):153-159
测定火绒草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多酚及总黄酮含量,证实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含有以黄酮类为主要成分的多酚类物质。通过测定火绒草提取物的总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清除亚硝酸盐自由基和亚硝胺阻断率,表明火绒草水提物和醇提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清除·OH 和O2·的活性,且醇提物的作用比水提物更有效;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达到60% 以上。火绒草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亚硝酸钠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水提物对亚硝酸盐最大清除率为77.7%,醇提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98.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植物油脂抗氧化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烘箱强化贮藏法,考察DMY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山茶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和油酸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DMY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高于TBHQ、BHT、BHA和TP;当抗氧化剂添加量为0.05%时,不同抗氧化剂在山茶油和油酸中抗氧化作用强弱顺序为TBHQDMYBHABHTTP;不同抗氧化剂在紫苏籽油和亚麻籽油中抗氧化作用强弱顺序为TBHQBHABHTDMYTP;DMY还能协助增强其他抗氧化剂的作用;DMY对4种植物油脂抗氧化效果强弱顺序为山茶油油酸亚麻籽油紫苏籽油。  相似文献   

7.
以沙枣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溶剂对沙枣花、沙枣叶、沙枣果肉、沙枣核进行提取,测定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对DPPH自由基有清除能力,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80%乙醇>纯水>石油醚。沙枣果肉在石油醚中清除能力较好,半清除率浓度为(32.33±0.8)mg/mL;沙枣核在80%乙醇中清除能力较好,半清除率浓度为(0.21±0.01)mg/mL;沙枣花在水中清除能力较好,半清除率浓度(1.82±0.06)mg/mL。   相似文献   

8.
以沙枣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溶剂对沙枣花、沙枣叶、沙枣果肉、沙枣核进行提取,测定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对DPPH自由基有清除能力,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80%乙醇>纯水>石油醚。沙枣果肉在石油醚中清除能力较好,半清除率浓度为(32.33±0.8)mg/mL;沙枣核在80%乙醇中清除能力较好,半清除率浓度为(0.21±0.01)mg/mL;沙枣花在水中清除能力较好,半清除率浓度(1.82±0.06)mg/mL。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95%乙醇提取板蓝根,并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依次萃取,醇提后药渣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采用铁氰化钾还原反应、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三种抗氧化模型,比较上述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并考察抗氧化活性与总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板蓝根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与总糖含量相关性较小。其中,氯仿萃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IC50值分别为3.38、0.19mg/mL,是从板蓝根中筛选非多糖类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部位。醇提后药渣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得的粗多糖部位总糖含量最高,为18.66%。板蓝根所具有的抗氧化活性可能是该药发挥解"内毒"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以芹菜多酚为研究对象,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法对其抗氧化性进行评价,并分析温度、光照、pH值、Na_2SO_3、H_2O_2、山梨酸钾等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2~6范围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从92.99%到84.88%;100℃,在40~60 min范围时清除率从91.32%降低到87.5%;Na_2SO_3浓度大于0.2%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低于10.04%;防腐剂浓度与芹菜多酚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负相关;光照和氧化剂对芹菜多酚的稳定性影响较小。研究认为芹菜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但需注意控制外界环境对其的影响,增强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用有机溶剂从生抽酱油中提取酱油色素,研究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酱油色素的得率为17.8g/100mL,其为棕褐色带有浓郁酱香味的固形物。紫外和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酱油色素是美拉德反应和酶促褐变的产物。酱油色素容易被H2O2氧化,而亚硫酸钠、蔗糖、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色素的影响很小,说明酱油色素稳定性良好。色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达88%,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达80%,抑制亚硝胺合成的抑制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Aromatised green teas are widely sold and popular owing to their fragrance. In this study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ix commercial green tea infusions was assessed by three complementary assays. RESULT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tea infusions as antioxidant sources, their phenolic content (Folin‐Ciocalteu assay), cupric ion‐reducing antioxidant capacity (CUPRAC) and 2,2‐diphenyl‐1‐picryhydrazyl (DPPH) radical‐scavenging ability were determined. Their content of polyphenols was also determin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PLC/MS) in negative electrospray ionisation mode. Some teas with citrus aroma, besides having a 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catechins, also contain other phenolic compounds such as naringin and hesperidin. The three assays used to evaluate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he tea infusions gave different rank orders. Therefore an antioxidant index was calculated for better correlation of the results, and its highest value was obtained for Clear Green Mint tea infusion. CONCLUSION: The studied teas, besides having a relatively high content of catechins, also contain naringin and hesperidin, which are not present in ‘pure’ green tea. It is important to run multiple assays to get a better estimate of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a given sample. Copyright © 201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以紫阳富硒茶为材料,研究冲泡温度、料液比、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和冲泡水质等5个因素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溶出及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酚的溶出及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茶多酚的溶出量与茶汤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并不呈现紧密相关性(0.020 8~0.653 4),也即茶汤的抗氧化能力并不完全由茶多酚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不同提取方法对金华火腿粗肽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两种提取方法(磷酸盐和盐酸)所得金华火腿粗肽液的抗氧化活性,以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金属离子螯合能力,还原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为测定指标,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作对照。结果表明:磷酸盐法提取的金华火腿粗肽液(P)多肽含量显著(p<0.05)高于盐酸法提取的金华火腿粗肽液(H);质量浓度低于5mg/m L时,P和H清除DPPH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无显著差异;P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显著(p<0.05)高于H和GSH;当质量浓度为4mg/m L时,P还原力显著(p<0.05)高于H;当质量浓度为1mg/m L时,P总抗氧化能力达到GSH的48%,显著高于H(p<0.05)。因此磷酸盐所提取的金华火腿粗肽液抗氧化能力优于盐酸所提取的金华火腿粗肽液。   相似文献   

16.
苹果酵素天然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苹果酵素天然发酵过程中物质代谢变化,对天然发酵过程中pH值、总酸、有机酸(乳酸、醋酸、苹果酸)、糖类(蔗糖、葡萄糖、果糖)、乙醇、总酚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pH值从5.05降至3.88,总酸、乳酸含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乙酸质量分数由0.018%升至0.23%,苹果酸质量浓度在发酵前14?d由初值0.67?g/L上升至2.45?g/L后略微下降;葡萄糖、果糖质量浓度呈先升后降趋势,且二者均在发酵第21天达到最大值130.6、177.2?g/L,蔗糖质量浓度不断下降趋于0?g/L;乙醇在发酵14~21?d过程中产生,发酵4周后乙醇体积分数可达6.6%;总酚质量浓度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发酵第21天达到最大值为259.4?mg/L、90.9%。  相似文献   

17.
以全叶青兰经超临界CO2萃取后的萃取物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后,根据极性差异经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对所得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比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较接近,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三者差异较大。其中,乙酸乙酯和乙醚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要明显小于同等条件下的对照品芦丁和BHT的清除浓度,正丁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的浓度明显要小于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浓度,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乙醚萃取物在两个体系内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8.
几种添加物复配阻断香肠中亚硝胺生成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猪肉香肠为研究对象,研究桂皮、洋葱和茶多酚复配对阻断产品中N-亚硝胺生成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对猪肉发酵香肠中亚硝胺残留量的影响最大,茶多酚、洋葱和桂皮三种物质复配能有效地抑制N-亚硝胺的生成,其最佳配比为(加入量以肉重计):茶多酚含量为0.029%,洋葱汁为3.5%,6%桂皮浸体液含量为5.4%,此时产品中亚硝胺的含量为6.8μ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