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美学     
把建筑定义为美学带有主观随意性,局限性,除了形式美,建筑还具有实用,经济,技术等价值。本文分别从建筑的形式美,使用功能,先进技术、环境特色等方面具体阐述建筑美学,对大多数人关心的建筑美学做一个冷静而深入的思考,探究这样一种美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2.
此文从绿色建筑的指标体系和技术要点出发,分析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说明智能化技术不仅是绿色建筑的技术要点之一,也是促进绿色建筑指标落实的重要手段,提出建筑智能化的内涵应扩展到对绿色生态设施、新能源的监控与管理,并将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内容纳入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管理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广泛应用,其将会成为艺术设计的趋势.通过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分析,了解其技术性、虚拟性与时代性等特点.在艺术设计实践中,通过数字化技术与设备,能够丰富艺术设计形式与内容,全面提升艺术设计效率与效果.在建筑美学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与融合持续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出数字媒体艺术的作用和价值.此次研究主要是基...  相似文献   

4.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以及艺术美的学科,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环境造物艺术的美学特征,自古有之,它充分的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建筑的历史,同时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本文就以中国古代建筑环境造物艺术的美学特征进行论述,从文中可以领会到中国古代建筑环境造物艺术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建筑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因此,对绿色建筑节能节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重视绿色节水节能技术的作用,促进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一系列技术设计改进措施,实现节能。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实施起来仍然困难重重。同时,施工水平、产品管理和监督不完善,决定了必须加强管理。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能节水的目标是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对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兴起以后,要求建筑工程企业在任何的施工环节都需要注意绿色建筑的应用,绿色建筑给排水中,节谁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系统的环保效益,这对建筑功能、效益的实现极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建筑给排永设计的基本分析着手,重点探析了绿色建筑给排水中节谁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大众在各行各业都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创建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秉承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保障环境安全等基本原则,绿色建筑是诉求、更是建筑发展的最终指向.下文中,笔者以\"绿色建筑的发展和设计实现\"为主要研究对象,共计从五个方面对这一话题展开论述,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功能齐全外,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施工着重强调创设美观舒适的居住条件.同时,建筑行业受能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理念的影响,极大程度上拓展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对于突出其的环保性能具有显著价值作用.本文就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人类的发展离不开适宜的生态环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适应自然规律的生存方式,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建筑风格。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修建了绿色建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建筑与服装同属于立体艺术,一个有凝固之美,一个有流动之美,而同一时期的建筑和服装的审美标准与指导准则总是和谐统一的。哥特式建筑与哥特式服装可以称得上是代表之作。哥特式艺术出现于12世纪的欧洲,那时中世纪艺术形式的发展虽然已经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宗教神学的统治仍然高高在上。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哥特式建筑和哥特式服装应运而生,虽然表现形式与功能不同,但外部特征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首先简单介绍了技术美学的概念和原则,并依据对技术美学的特征认识,提出产品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各项性能,旨在纠正国内现行工业设计中一味追求形态艺术设计的感性倾向,把产品设计纳入科学理性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一个城市的面貌是由建筑表皮组织起来的,它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面貌及文化素养。艺术作为一个时尚文化时刻影响着建筑文化的发展,建筑表皮获得了独立的同时,让我们看到了表皮文化在未来发展的潜力。文章透过艺术对建筑表皮的影响,寻找建筑文化的本源,从而来探索建筑表皮文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设计变得丰富多样,而审美也更加多样化。著名平面设计师与计算机科学家John·Maeda使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设计,拉近人们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距离,使人们更加理解计算机语言之美。他的设计作品体现了电脑编程技术的尖端性与艺术审美的完美融合。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解读出艺术之美、科技之美甚至哲学之美。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绿色建筑的实现与方法讨论,为建筑走绿色化、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及资料进行整理与研究,并结合绿色建筑特点明确提出应用串口通信的概念定义、设计目标以及设计原则。其次,从宏观层面上以及微观层面上对怎样把串口通信方案应用到绿色建筑自动化领域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敦煌石窟艺术是中国传统实用艺术的经典,装饰图案设计艺术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丰富的敦煌装饰图案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富于表现力的效果,不但强化和丰富了壁画的主题内容,而且通过其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敦煌石窟艺术装饰得美轮美奂。本文通过对敦煌图案设计艺术的造型、色彩、规律等的探究,分析敦煌装饰图案设计艺术的审美内涵和特征,从而为当代设计艺术研究和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当一栋栋钢筋水泥的建筑挤满了我们周围每一寸土地时,我们才真正感受到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城市绿地越来越少。城市居民对绿地的向往和对舒适优美环境中户外生活的渴望,促使屋顶绿化迅速发展,利用平屋顶造园或进行环境绿化。屋顶绿化是现在最为常用的建筑绿化的设计手法,随着城市的发展,立体绿化将会成为建筑绿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新的建筑科技、建筑原料和建筑构造不断出现,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因此,也需要不断提高施工管理的能力。通过了解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和考察建筑工程的创新环节,提出了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8.
含蓄能使平面设计产生气韵生动的效果,在平面设计的创意中,适当的运用含蓄的表现手法,则给人无穷无尽的情感诱惑。本文试对含蓄美这一审美方式进行探索研究,将含蓄美引入平面设计中,运用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在作品中传达出含蓄之美,以达到作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美、生态美的观念引入,通过新材料、新技术及新理念将创造全新的景观形象和美学标准。文章力图挖掘技术美在城市景观中的表现规律,从景观中建筑与技术的良性互动来研究技术带来的美学思考,探讨现代技术美学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表现方法和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