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娟 《山东水利》2006,(6):9-12
农业水旱灾害占农业自然灾害比重高达70%~80%,是对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灾害类型。多年来,我国采取加强水利投资,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防范策略,实现对农业水旱灾害的灾前管理。本文通过农业水灾、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受灾率和成灾率标准方差,水利投资年均增长率等指标,分析1978年以来各省区农业水旱灾害发生状况及其基本特征,1990年以来各省区水利投资额变动趋势,最后将两者结合分析各省区水旱灾害成灾率,受灾率与水利投资的相关程度。研究得出结论,近年来水利投资额不断增加,但投资地区分布与各地水旱灾害发生的实际状况吻合不高,水利投资重点用于水灾的防御,忽视了对旱灾的治理。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一直影响大连市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水旱灾害。据统计,1943~1997年154年间,共发生水旱灾害113次,其中水灾67次,旱灾46次。从水旱灾害的发生规律来看,水灾和旱灾是交替出现的;从受灾的程度来看,旱灾明显大于水灾。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长江流域近500年水旱灾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境内长江流域近500年水旱灾害史料的统计,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阐述了历史,阐述了历史水旱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在500年中发生各级水、旱灾合计223年,平均约2年即有1年灾。另外,大水灾和大旱灾的连续发展生具有交替规律。水、旱灾发生的季节分布统计表明,大多数的水、旱灾发生在夏季节,均占统计年数的90%以上。从地区分布看,境内和茳以南地区水灾较多,以北地区旱灾较多。对今后研究水旱灾害和  相似文献   

4.
水旱灾害是延安市的主要自然灾害。旱灾与水灾相比,其发生的频率、范围、危害程度最为严重,故而旱灾是本区域自然灾害之首。本文就延安市水旱灾害的成因、规律及其防治措施作以浅析。水旱灾害成因分析   1.旱灾特征及成因。 (1)旱灾的年际分布:公元前 16- 11世纪至 1990年间,本区域有记载发生旱灾 165年;其中建国后 1949- 1989年 40年间,发生全市性旱灾有 14年,频率为 35%;局部性旱灾 22年,频率为 55%;不旱年 4年, 40年中有 36年发生全市或局部性旱灾,频率为 90%,可谓“十年九旱”。 (2)旱灾的季节分布:旱灾的出现有单季…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江流域有丰富和长期的水旱灾害史料,最早的水灾和旱灾记载有2 000余年的历史,经过系统整理和分析的历史水旱灾害资料有1 000余年的旱涝型年表和500余年的旱涝分布图集.在以上资料基础上,对长江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的地域分布特性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500余年历史水旱灾害的地域分布显示,流域水旱灾害总体特征是水灾重于旱灾,各级水旱灾害频率的地域分布极不均匀,存在着显著的灾害多发和少发地带,它们与自然地理环境、水系特征、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1 000余年旱涝型年表分析表明,长江流域洪涝和干旱频次在时间上的非均匀分布并非完全随机,表现出多种时间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其中主要表现为约100年上下的大干湿气候期变化及40年左右的小旱涝期振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但由于所处的自然气候因素和生产低下的原因,水旱灾害一直频繁发生。据历史资料记载,在1949年解放前的2665年间,发生过较大的水灾1092次,较大的旱灾1056次,几乎平均每年有一次较大的水灾和旱灾。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有管理水利、治理江河、与水旱灾害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历代王朝也都把水利建设作为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7.
汪绪武 《治淮》1991,(5):21-22
安徽省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属季风盛行区。由于南北冷暖气团交绥频繁,多气旋活动,又受台风登陆影响,造成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加之长江、淮河横贯省境,洪、涝、渍、旱等自然灾害频繁。据统计,建国前500年间,安徽省淮北发生水灾211次,旱灾109次;江淮之间发生水灾185次,旱灾190次,平均不到两年即发生一次水旱灾害。因此,安徽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高频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根据历史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浙江省的水旱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水旱灾害发生的时间与区域规律,特别是利用全省各地历年最高洪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的情况来分析全省水灾发生的时间与区域规律,用各地多年平均受埋面积占当地总耕地面积面分比来分析全省旱灾发生的区域分布规律,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湖南水旱灾害频繁加剧原因剖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水旱灾害概况湖南水旱灾害频繁,造成损失为各种自然灾害之首,约占总损失的%左右。据1950~1996年统计:全省水灾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年均受灾面积达37.5万hm2,成灾面积达16.1万hm2。同期全省旱灾年均受灾面积达63.5万hm2,成灾面积达28.4万hm2。可见旱灾重于水灾。尤其是1980~1996年,全省水灾受灾面积年均达65.9万hm2,成灾面积年均达28.1万hm2。同期全省旱灾受灾面积年均达82.0万hm2,成灾面积年均达35.9万hm2。很明显,年代愈近,灾害发生频率增高,周期缩短,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日益加剧。2典型年水旱灾害分析2·l典型水…  相似文献   

10.
张翠艳 《水利天地》2009,(11):18-18
水灾和旱灾是当今世界发生最频繁、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资料表明,在过去的2200多年间,我国共发生1600多次大水灾和1300多次大旱灾,其中以区域性的水旱灾害为多。为了抗御水旱灾害,减少灾害损失,需要我们迅速而准确地对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做出评估,以此作为组织实施抗灾救灾的决策依据。水旱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迅速而准确地评估一次水旱灾害经济损失,除了需要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外,还需要科学的评估方法。目前,评估水旱灾害经济损失的方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水旱灾害因其发生的频次高、历时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原因,造成的损失也大。近五百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重大水灾平均损粮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重大旱灾平均损粮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重大旱灾的直接损失平均占国民收入2%左右,重大水灾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收入平均约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逐渐加强,由水旱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大幅度降低,但重大水旱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水灾和旱灾是当今世界发生最频繁、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有关资料表明,在过去的2200多年间,我国共发生1600多次大水灾、1300多次大旱灾,其中以区域性的水旱灾害为多。为了抗御水旱灾害,减少灾害损失,需要我们迅速而准确地对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做出评估,作为组织实施抗灾救灾的决策依据。水旱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迅速而准确地评估一次水旱灾害经济损失,除了需要艰苦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外,还需要科学的评估方法。目  相似文献   

13.
水灾和旱灾是当今世界发生最频繁、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其中以区域性的水旱灾害为多。为了抗御水旱灾害,减少灾害损失,需要我们迅速而准确地对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做出评估,作为组织实施抗灾救灾的决策依据。迅速而准确地评估一次水旱灾害的经济损失,需要科学的评估方法。 在评估时通常将灾情分等评估。灾情等级一般分成特大水灾、大水灾和一般水灾三个等级,水灾等级根据受灾范围、灾害程度和洪峰流量大小综合评定,同时以灾害的频率加以控制,一般是特大水灾频率5%以下;大水灾5%-10%;一般水灾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暖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青藏高原作为气候变化的“感应器”和“敏感区”,对青藏高原进行农业旱灾风险研究,有利于青藏高原抗旱规划和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构建了青藏高原农业旱灾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青藏高原农业旱灾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旱灾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青藏高原县市农业旱灾风险等级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农业旱灾危险性由东南向西北呈现“高—低—高”分布,东南部区域危险性呈现增加趋势,7—9月青藏高原东部及东南部冬小麦与冬青稞遭遇旱灾的风险较高,4—8月青藏高原北部区域牧草遭遇旱灾风险较高;(2)藏高原农业旱灾暴露性区域性差异较小,东部和西北部暴露性呈现增加趋势,中部和西部暴露性呈现下降趋势;(3)青藏高原98.79%的县市脆弱性减小趋势通过置信度为99%的显著性检验;(4)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北部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较高且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赵旭 《治淮》2003,(10):7-7
安徽省滁州市地处江淮分水岭两侧,气候变化大,降雨年际年内时空分布不均,形成地表径流变幅大,旱涝洪灾频繁发生,水旱灾害成为制约当地工农业生产乃至一切经济工作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一、灾害的成因滁州市的洪涝旱灾频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滁州市地处江淮分水岭两侧,气候变化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这是导致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二是许多骨干水利工程存在布局不合理,配套不完善,设施老化,带病运行,管护不善等问题,因此抗旱、排涝、防洪标准偏低,抵御洪涝旱灾的能力不足;三是农业种植结构与水利工程布局不适应。近年来,该市虽然加大了…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干旱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利用模糊评价方法,对甘肃省87个区县的农业干旱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及风险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定性评估,从而得到甘肃省农业旱灾风险分布。风险分布具有较明显的流域特征,即黄河流域内陆河流域长江流域。根据上述分析,针对降低甘肃省农业旱灾暴露性、脆弱性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减轻农业旱灾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在农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陕西省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分析陕西省1978—2018年旱灾、水灾、风雹和冷冻受灾面积、农业总产值等相关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这四种气象灾害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旱灾、水灾、风雹灾、冷冻灾这4类灾害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分别为0.6298、0.5565、0.4761、0.4833,并以农业经济增长率波动情况划分为1978—1990年、1991—2005年、2006—2018年三个阶段并进行具体分析,均得出水旱灾害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我省气候概况及四十年来水旱灾害情况对我省水灾、风灾、旱灾、雹灾、潮灾发生的时间、原因、规律及对我省危害进行分析探讨,摸索规律为我省防汛抗旱工作服务。并介绍我省对水旱灾害防御措施,主要有:加速防汛“三化”建设、建立防汛无线电通讯网、提高水文、气象预测报水平、做好水库调度、清除河道违章、预防局部性暴雨洪水措施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据记载,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旱灾1056次,几乎每年都有一次较大的水灾或旱灾发生。 黄河 黄河是我国历史上决口次数最多的一条河流。据史料记载,在解放前2000多年中,下游决口泛滥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大致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是一个灾害频繁发生的市,水灾、旱灾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水旱灾害的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破坏性极大。1 水旱灾害建国前沈阳市特大水灾有1888年和1935年,洪水淹没右岸164km2和134km2,其中淹没城区61.5km2和45.6km2。建国以来特大水灾年份有1951,1953,1985,1995年。1951年辽河、浑河等河流发生了大洪水,造成多条河流堤防决口105处。交通中断,317个村屯被淹,受灾耕地18.57万hm2,受灾人口43万人,死亡230人,倒毁房屋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