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接红 《食品工业科技》2014,(23):239-241,246
利用现代肉制品加工工艺和保藏技术,对传统捆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在腌制食盐用量、绵白糖用量、腌制时间和煮制时间4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淮扬捆蹄制作的最佳工艺:腌制食盐用量为4%、绵白糖用量为2%、腌制时间为20h以及蒸煮时间为50min,在此条件下可制成皮酥肉嫩、鲜香可口、风味独特的即食类酱卤肉制品——淮扬捆蹄。  相似文献   

2.
研究介绍了即食香辣龟肉的加工工艺,通过对影响香辣龟肉品质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得出即食香辣龟肉的最佳配方及工艺为:食盐用量1%、辣椒添加量为5%、香辛料添加量为0.5%、油炸时间为2min、杀菌方式121℃/10min。同时,建立了即食香辣龟肉的营养卫生指标。在该条件下加工的香辣龟肉口味独特、麻辣鲜香,可为今后增加即食水产品的种类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酸鱼自然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鱼为原料自然发酵制作酸鱼,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影响酸鱼品质的因素食盐用量、小米用量、腌制时间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食盐用量8%,小米用量15%,腌制时间20 h,发酵时间50 d。按照此工艺条件制作的酸鱼氨基酸态氮值较高0.160 4 g/100 g,感官评分91分,产品鲜味浓郁。  相似文献   

4.
低温酱兔肉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兔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低温酱兔肉的最佳配方为食盐2.5%、白糖7%、味精0.1%、黄酒0.5%、鲜姜0.7%、大葱1%、复合香辛料1%、干黄酱1.0%、酱油3.0%、红曲米0.2%;最佳腌制剂配方为焦磷酸钠0.10%、三聚磷酸钠0.10%、六偏磷酸钠0.05%,成品率可达到79.4%;最佳加工工艺参数为85℃下加热35min。  相似文献   

5.
刘柳  刘学文 《食品科技》2007,(7):114-117
通过添加腌制剂、助发色剂等食品添加剂对猪肉进行湿法腌制,并对腌制成品的发色率、肉中亚硝酸钠残留量进行测定,得到了湿法腌制肉的最佳工艺参数,即食盐用量为2.5%、复合磷酸盐用量为0.3%、硝酸钠用量为0.04%、亚硝酸钠用量为0.009%、抗坏血酸用量为0.02%、腌制温度为4℃、腌制时间为32h,该结论可为工业生产腌制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速冻调理油炸咖喱味鲟鱼片配方和工艺进行了研究,经试验确定速冻调理油炸咖喱味鲟鱼片的最佳腌制配方为蔗糖2%,食盐3%,五香粉0.3%;最佳调味配方为蔗糖2%,食盐1%,咖喱粉0.4%;最佳油炸工艺为:160℃,油炸90 s。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剁椒罗非鱼鱼下巴软包装罐头的加工工艺,着重阐述了鱼下巴的腌制、油炸和调味等加工技术。通过实验,确定了盐水浸渍的最适浓度为10%,时间为20min,油炸条件为180℃,6min和200℃,4min;最佳调配配方为食盐1g,红剁椒16g,青剁椒9g,黄豆15g。  相似文献   

8.
以兔肉为原料,研究了兔肉在不同压强下(0.1~200)MPa,6%的食盐溶液中分别处理3、5、10、15、20 min对其食盐内渗量及其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不同压强和腌制时间对兔肉腌制的食盐渗透有极显著影响。随着压强增大,腌制平衡浓度越低。质量变化和水分含量随着压强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00 MPa腌制3 min时,质量变化率和水分含量均达到最大。加压使肉的明度(L*)逐渐增大,直到200 MPa达到最大值47.129±0.3462,红度(a*)逐渐减小,黄度(b*)增大。加压处理能极显著(p0.01)降低兔肉腌制的蒸煮损失率,50 MPa处理3 min的蒸煮损失率比常压腌制平衡时降低了23.157%,而加压时间的影响不显著(p0.05)。剪切力随着加压时间的延长和压强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直至200 MPa下作用20 min减小到最小值(1.46±0.375)kgf。兔肉的肌纤维被破坏。  相似文献   

9.
为了完善三穗血浆鸭生产技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以三穗鸭为原料,研究预煮时间、腌制时间、食盐浓度和料酒浓度对鸭肉综合品质的影响,并优化三穗血浆鸭的干法腌制工艺。结果表明,三穗血浆鸭干法腌制工艺的最佳参数为:预煮时间2.4min,腌制时间39.0min,食盐浓度3.0%,料酒浓度2.9%。该条件下制作的鸭肉,经过油炸后其表面润泽、颜色金黄且均匀,具有鸭肉特有的香气,肉质柔嫩紧密且酥软。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的调味食品的需要,实验以竹笋、兔肉为主要原料,豆瓣酱、葱、姜、蒜、食盐、味精等为基本调味料,开发一种即食方便复合调味酱,采用正交试验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确定了竹笋兔肉香辣酱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炒制酱料添加量35%,兔肉添加量30%,食盐2%,味精0.75%,香辛料0.75%。  相似文献   

11.
以贺州土猪五花肉为研究对象,以黄酒浓度、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为单因素实验指标,丙烯酰胺含量、色泽、硬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利用正交试验对五花肉油炸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黄田扣肉加工过程中油炸五花肉的最佳工艺为:黄酒浓度为20%,油炸时间6 min,油炸温度170 ℃,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五花肉中丙烯酰胺含量较少,为0.43 mg/kg,扣肉皮色泽金黄,ΔE为20.36,皮弹性良好,硬度适中,为399.54 g,综合评分最高87分。  相似文献   

12.
红曲黄色素由微生物利用大米、黄豆等发酵提取而得,属于聚酮类物质,是桔红色颗粒,溶液呈橙红色至黄褐色,抗光和热降解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着色和抑菌性能,能赋予肉类食品、方便米面制品良好的外观色泽和风味,可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增加使用效果.通过对红曲黄色素在方便面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从添加剂的添加顺序、油炸时间及红曲黄色素的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胶原蛋白及食用菌等原料的复配比例对牦牛肉灌肠产品品质的影响及其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并确定牦牛肉灌肠的最佳加工工艺。本研究以牦牛肉灌肠为试验对象,以牦牛蹄筋、香菇、食盐和黄酒等添加量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之上,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并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牦牛肉香肠的贮藏试验,测定分析其在4℃条件下贮藏0、2、4、6、8、10 d食用品质和流变特性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胶原蛋白食用菌香肠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香菇添加量10%、黄酒添加量2%、牦牛蹄筋添加量20%、食盐添加量2%,此时牦牛肉香肠的评分最高(78.23),品质最佳。贮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牦牛肉香肠的持水力(WHC)、pH、L*值、a*值、硬度、咀嚼性、回复性逐渐减小,b*值、蒸煮损失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内聚性、弹性变化不显著,流变特性变化显著(P<0.05)。由此可知,添加了胶原蛋白和食用菌经配方优化的牦牛肉灌肠在贮藏期间食用品质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糖醋排骨工业生产配方及工艺条件对感官品质的影响,同时通过均匀设计试验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调味酱包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糖醋排骨最佳配方为肉500g、糖50g、酱油10g、醋70g、料酒40g;最佳工艺条件为预煮10min、腌制10min、油炸3min、收汁15min;糖醋排骨酱包最佳配方为肉50.00g、油35.00g、糖15.00g、酱油5.98g、料酒10.71g、醋30.77g、水71.93g、盐0.45g。  相似文献   

15.
随着酿酒工业的发展,酶制剂在黄酒酿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对酸性蛋白酶在黄酒生产中对常规质量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添加不同量的酸性蛋白酶对黄酒2d内的酒精度影响较大;可以使总糖含量略微增加;易引起黄酒的酸败,并且与添加量成正比;当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为50U/g时黄酒中的氨基态氮含量能达到一级黄酒的级别。旨在为进一步研究酸性蛋白酶在黄酒生产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嫩化、腌制、滚揉、微波熟化、微波干燥脱水等新工艺方法来加工皖西白鹅肉干。结果表明:嫩化剂最佳配方为1.5%CaCl2,0.5%木瓜蛋白酶,0.2%复合磷酸盐;腌制配料的最佳用量是食盐1.5%,白砂糖7%,白酒1%;腌制时间为40h,使加工出的皖西白鹅肉干制品在口感、嫩度、色泽等方面与传统肉干比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具有独特的鹅肉风味。  相似文献   

17.
顾建勤  刘兴龙  于倩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6):319-323,376
以牦牛肉为原料,对其进行嫩化、腌制、杀菌等操作研制出牦牛肉罐头。实验结果表明,牦牛肉最佳嫩化工艺为酶用量0.03%,嫩化水温度40℃,时间60min;嫩化肉的腌制条件为低温常压,实验确定产品配方为腌制肉75%、混合调味料2.5%、糯米粉1.5%,杀菌公式为(10’-30’-15’)/121℃。  相似文献   

18.
电子鼻对绍兴黄酒酒龄的判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使用FlashGC型电子鼻代替人工感官品评对黄酒进行酒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PLS模型对所选黄酒的酒龄预测结果平行性好,定量准确。适用于大量酒样酒龄的批量判别,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9.
焙炒米酿制黄酒的中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污染、开发不同香型和风味的黄酒新品种,以速酿酒母和淋饭酒母作酒母用焙炒米酿制焙炒米黄酒,结果表明用焙炒米酿制焙炒米黄酒是可行的,酿制的黄酒有独特的焙炒米香,口感清爽、柔和,无浸米废水,麦曲用量可减少4.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