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南县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重点干旱县份。1988年以来,全县从实际出发,把根治旱灾做为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以拦蓄地上水、开发地下水为主线,抓’三水”(旱灌水、旱改水、蓄荒水).搞“五灌”(井灌、自流灌、喷灌、埯灌、补灌)大力实施“水旱双向突破”战略,率领全县人民打了一场农田水利建设的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1995年末,全县已累计投入资金5373万元,新修续建各类水源工程13700多处。兴建了一批防洪除涝工程。现在全县旱灌面积达40万亩,早改水面积达20万亩粮食总产已由过去的1.5亿公斤提高到3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2.
我省在“八五”期间水利建设主要成就可概括为建设一批重点水利秀干工程;防洪防涝能力有所增强。有效灌溉面积连年增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显著等七个方面。“九五”水利建设要突出五个战略重点,建成一批防洪防涝、抗旱灌溉、饮水供水、水电站等在中工程。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粮食安全,江苏省历来重视农村水利建设工作。通过系统总结"十二五"时期江苏农村水利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提出"十三五"时期持续推进农村水利建设的主要思路,并就提升防洪除涝能力、巩固提升饮水安全建设成效、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田水利改革等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盐城市地处里下河腹部,淮河入海尾闾,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建国后,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大搞水利建设,近五十年来,其投入各类资金50多亿元,累计完成有效土方50多亿立方米,初步形成了挡潮、防洪、除涝、抗旱、降渍五套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这些水利工程设施在1997年抗御  相似文献   

5.
前言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水利建设管理齐头并进、硕果累累的五年,也是水利改革发展创新不断、全面提速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水利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全力推进"四个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水利投资443亿元,是"十五"的2.24倍,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6.
一、扎实的前期工作为大规模水利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2011年,各级水利部门紧紧围绕"五大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全力推进了各类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完成前期工作1456项,设计投资达到478亿元。全省累计投入前期工作经费3.32亿元,其中省级投入1.09亿元,较上  相似文献   

7.
梁勇 《河北水利》2003,(2):27-28
建国50多年来,河北省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水利工程体系不断完善,在防洪排涝、城乡供水、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眸半个世纪河北水利建设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50年来,河北水利建设从防洪除涝的农田水利,逐步向服务城乡、综合利用、优化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水利迈进,反映了河北人民从认识自然、抗御天灾到利用自然、优化环境的一个历史变革。  相似文献   

8.
王九大  王世龙 《治淮》1996,(10):10-12
"八五"期间,在国务院三次治淮工作会议推动下,治淮工程全面展开。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怀洪新河续建工程、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工程、石漫滩水库复建工程这四项防洪重点和省际关键工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四项重点工程五年累计安排投资24.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0.4亿元,地方投资4.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7亿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水利建设进入新时期,先后建成固海扬水、盐环定扬水、红寺堡扬水、沙坡头水利枢纽、宁东供水工程、黄河综合治理工程等一大批事关自治区发展大局和民生改善的水利工程,初步形成灌溉、供水、防洪、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体系,构建了"山川统筹、南北调剂、丰枯补给"的水网体系,显著提升了水资源调控保障能力,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勤劳智慧的淮北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水利投资近20亿元,初步建成了排、蓄、引、提结合,防洪、除涝、灌溉、水保兼顾的水利工程体系,先后战胜了多次水旱灾害,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最近,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全省水利建设工作,要求把防洪保安工程建设放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首位,统一思想,抓住机遇,深入发动,加快建设步伐,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起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化洪保安工程体系,为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九五”水利建设计划执行和调整情况 近3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遵照“防洪保安为主,洪涝旱渍兼治”的方针,我省继续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治淮治太工程全面推进;省重点水源工程通榆河、泰  相似文献   

12.
建国50年来,我省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大搞水利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亿元,共建成江海河湖堤防6000多公里,大中小型水库1000余座,地区性河道420多条,大中小沟74万多条,联圩6320个,机电排灌固定站7.3万座300多万千瓦,全省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排涝、灌溉、降渍、挡潮五套水利工程体系,水利固定资产近300亿元。以这五套工程体系为依托,建国以来,我省先后战胜了6个大洪年、13个大涝年、8个大旱年,减免灾效益超过2000亿元。实践证明,水利是投资  相似文献   

13.
盐城市建湖县地处苏北里下河"三洼"地区的洼中之洼,加强水利建设,对确保全县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尤为重要。为进一步加快全县水利建设进程,打造水利发展强县,笔者结合我县实际,从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重抓防洪体系工程建设,驱动安全保障上台阶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吉林水利》2004,(12):F002
随着吉林、长春、四平、辽源及延边等41座有防洪任务的县级以上城市防洪工程全部达标,嫩江、松花江等主要江河堤防及新立城、二龙山等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的竣工,吉林省“水利建设基金”已经走过了第10个工程年。10年间,“水利建设基金”支持城市防洪工程、主要江河堤防险工险段治理工程、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累计885项,全省防洪、保安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位于辽宁西部,属于低山丘陵地区。全县总面积6246km2。全县为辽河和大凌河两大流域控制,均为河流上游,地表径流多为季节性,年际丰枯年径流相差4.8~9.7倍,全县水资源总量43502万m3。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干部和群众在水利建设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水利建设累计投资4.67亿元,兴建蓄、引、提、排等各类兴利除害水利工程4362处。水利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  相似文献   

16.
隆化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滦河中上游,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大县,总面积5497km2,全县下辖25个乡镇362个行政村,总人口42.28万.多年来,隆化县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夯实农业基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突破口,在农村水利建设中始终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以节水灌溉、农村人饮、水保治理、防洪保安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县总灌溉面积达到49.7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8.81万亩,铺设地下输水管道37.67万m,打井配套2314眼,修渠配套203.28万m,水保治理3095km2,解决饮水困难9.14万人,修建防洪护岸坝2536km,农村水利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月6日,经江西省政府同意,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联合印发了《江西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省水利发展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投资规模等,是指导我省"十三五"期间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发展目标:到2020年,治水管水理念根本转变,通过加快建设、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防洪安全体系、供水安全体系、水生态安全体系、水利科学  相似文献   

18.
《水利科技》2013,(1):4
近年来,平和县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做出的重要批示,狠抓民生水利建设,全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实现水利事业科学发展。2011~2012年,全县共实施水利工程项目43个、水保治理项目9个,总投资5.87亿元。水利工程项目包括防洪排涝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水库除  相似文献   

19.
《海河水利》2012,(2):55-55
记者从河北省水利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将优先保障民生水利建设,计划投资1077亿元重点加强水资源配置、防洪保安、农田水利等7大类92个民生水利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20.
盐城市地处里下河腹部,淮河入海尾闾,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水利建设任务相当艰巨。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初步形成防洪、防旱、防潮、防卤、防渍五大水利工程体系,有效地抗御了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利建设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为此,今后一个阶段我们要在五个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