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于同一座整体式板桥或刚接梁桥,采用刚接板(梁)法计算得到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最大值往往比铰接板(梁)法的结果要大,它表明整体式板桥或刚接梁桥横向整体受力性能不如铰接式板桥或铰接梁桥。显然,这是不合理的。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指出了刚接板(梁)法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是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忽略了沿桥跨方向分布的另外一个弯矩,该弯矩对刚接梁桥沿桥跨方向的变形和弯矩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术文从传递矩阵理论出发,通过假定斜交铰接板桥中各板粱间荷载的横向传递仅由单点铰联结传递,利用铰接点的变形条件,导出了斜交铰接板桥传递矩阵的具体形式。文中在最后作了算例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程序简单、计算方便,适用性强的优点,因而它是设计斜交铰接板桥的一种较精确而又经济的实用计算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铰接板法原理,考虑各曲板梁的弯扭耦合效应及其跨长的横桥向变化,导出弯板桥荷载横向分布的简化分析公式。其计算值与模型桥加载试验结果相符较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空心板桥在换板或加宽后桥梁的横向受力状态,基于铰接板法建立了多截面尺寸的空心板桥横向力学模型,对几种换板及加宽工况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ANSYS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换板时采用较宽的新板能有效降低各旧板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新板越宽降低效果越明显,并且两侧换板比仅换一侧时更明显;空心板桥加宽后,如横向车数不变,各旧板分担到的荷载会降低;横向车数增加,各旧板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明显增大,此时应对旧板进行加固.在桥梁维护中,可用所提模型完成对空心板桥的换板及加宽设计.  相似文献   

5.
装配式混凝土铰接板桥铰缝剪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装配式混凝土铰接板桥比拟成横向抗弯和抗扭刚度为零的正交异性板,得到铰接板挠曲面微分方程,推导出对边简支铰接矩形板挠度与横向剪力的解析解,并分析剪力分布规律以及剪力峰值受铰接板桥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铰缝剪力属于车辆轮载作用下的局部受力问题,其峰值主要与板的截面特性及跨径有关.得到了JTG D60-2004车辆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铰接板桥铰缝剪力最大值的曲线图.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绘制铰接装配式简支板桥弯矩影响面的计算方法。由于使用了挠度分配法及直梁段挠度与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式,使影响面的绘制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文献[1]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虑T梁翼板的弹性挠度,进一步导出了传递矩阵法分析斜交铰接T梁桥的计算公式,使之更具有一般性。文中给出了荷载横向分布随斜交角,宽跨比和计算截面位置变化的情况,并将计算结果与按文献[1]计算的值及铰接梁法所得的值进行了比较,建议了本文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铰接板梁桥载荷横向分布影响线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铰接板理论和结构力学基本原理,从任意一条梁作用单位荷载出发,认为铰接板梁计算图式有3个,应该按单位力p作用的第i块梁的左侧任意块、第i块梁和右侧任意块的铰接缝分别讨论,建立了铰接板桥梁基本体系的载荷横向分布影响线的最一般方程,退化到边梁作用单位荷载的情形结果是正确的.利用这些方程可以方便进行不同截面形式、不同板梁数量的铰接板桥的设计和计算,使得铰接板理论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9.
斜无梁板桥的三维光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冻结一维切片与差分迭代方程结合的方法,对斜无梁板桥进行了三维光弹性实验研究,得到了斜无梁板桥板柱结点域内的应力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桥的设计计算理论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铰接板桥的新方法——传递矩阵法。文中通过假定各板梁间荷载的横向传递仅由单点铰连接传递和考虑单块板梁在竖直荷载和扭矩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利用铰接点的变形条件,导出了铰接板传递矩阵的具体形式。文中在最后作了算例和比较,结果表明:按本文的方法所得的值与按传统的铰接板法所得的值均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1.
张韬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34(6):114-118,123
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整体式结构,水平斜置的肋梁网格屋盖美观、简朴。采用不通过框架梁柱节点的网格平面布置可缓解节点的钢筋拥挤,给施工带来方便。但目前这种网格的结构设计没有计算手册可查。作者把网格简化为交叉梁体系,只考虑体系的竖向位移,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借助于MATLAB软件求出各节点的挠度系数,进一步求出各梁的弯矩和剪力。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用差分法求解网格梁内力的计算过程,用PKPM-SATWE软件验证了计算结果,并指出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梁式钢桥是公路和铁路桥梁的主要形式,它是在竖直荷载作用下,主梁截面只有弯矩和剪力,无轴向力.主梁的形式有钢板梁、钢箱梁和钢桁梁.钢板梁是指由钢板或型钢等通过焊接、螺栓或铆钉等连接而成的Ⅰ字形截面的实腹式梁;钢箱梁是指由钢板或型钢等通过焊接、螺栓或铆钉等连接而成的箱形截面的实腹式梁.由于简支钢板梁桥的结构形式简单,造价经济,是中小跨径桥梁最常用的形式.箱梁是封闭体,其抗弯能力、跨越能力和抗扭能力都优于板梁,当桥梁的跨径较大时,箱形梁桥比板形梁桥较为经济、合理.搭建浮桥用的双体承压舟是一种结构形式特殊的钢梁桥,两侧的舟体是桥脚,中间的连接桥是简支的钢梁.通过计算与分析,探讨箱梁在浮桥承压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采用薄板、厚板有限元以及有限条、模糊有限条和实用简化方法进行公路斜板桥结构力学性能分析的方法,并给出了公路斜板桥受力特性的分析结果,可供工程设计与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连续梁桥中跨合拢方案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续梁桥合拢段施工时,温度应力常常是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如何在温度变化时保证合拢段混凝土的质量,是合拢段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结合具体实例,运用有限元理论对连续梁桥中跨合拢施工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了确定中跨合拢方案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所应采取的施工措施,以供类似桥梁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单斜塔混合梁斜拉桥计算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桥跨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研究其在使用荷载下的静、动力性能,针对—(112+48)m单斜塔双索面混合主梁斜拉桥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并进行成桥的静载与动载试验。采用专用程序建立全桥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设计荷载下的桥跨结构的荷载效应及其分布。根据桥跨结构的受力特性,针对主跨钢箱梁及边跨混凝土梁以及塔的最不利弯矩截面进行静载试验,测试对应梁体、塔的应力以及梁体、塔顶的位移,并进行斜拉索的索力测试。静载试验结果表明,桥跨结构实际受力状况与计算模式相符较好;静载下主跨钢箱梁,边跨混凝土梁及塔的实测应力相对较低;静载下几何位移基本小于计算值,说明实际桥跨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与刚度。同时采用脉动法进行自振特性测试,并进行行车、跳车激振试验,动力试验表明桥跨结构动力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及计算理论研究的深入,数值分析方法成为分析桥梁结构力学行为的主要方法。通过桥对梁结构的数值模拟,能获得在各种复杂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响应,在效率和适应性方面远高于解析方法和模型试验。以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文献成果为基础,对数值分析技术在桥梁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与桥梁结构主要力学行为分析相关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对桥梁结构数值化模拟方法中梁的理论最新研究方向、主流的非线性分析方法与技术、桥梁结构材料的多种数值化本构模型研究进展,桥梁结构腐蚀环境下力学性能的时效性、耐久性评价的有限元方法,以及基于梁理论组合结构的数值模拟方法等成果进行综述,对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及展望。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4种双曲拱桥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常用计算方法,即弹性支承连续梁法、弹性支承连续梁法的简化算法、刚性横梁法和有限元法.以一座单跨双曲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4种方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刚性横梁法和有限元法计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实测值最为接近,建议对于宽跨比小于0.5的双曲拱桥(窄桥)采用刚性横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而有限元法适用于双曲拱桥的精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四川干海子钢管混凝土预应力连续桁架梁桥为工程背景,结合大桥具体的实际施工过程,将大桥主体结构视为典型的预应力叠合结构,采用有限元联合截面模拟叠合梁,对该桥35、36试验跨预应力叠合结构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采用叠合梁模式对该桥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9.
结合弯箱梁桥的特点,采用空间板壳有限元法分析了在对称集中荷载及均布荷载作用下曲率半径、宽跨比等结构参数对连续宽体曲线箱梁桥剪滞效应的影响,与同类研究结果对比发现剪力滞对宽体曲线箱梁的影响更为明显.编制了供设计参考的四跨宽体连续梁桥剪力滞系数计算表,为完善现行桥梁规范中有关连续曲线箱梁剪力滞系数的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作者设计的工程实例,说明了钢筋砼V形托架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思路及特点,重点阐述了在较大跨径中使用中此类桥型的计算特点。并经过与同类型的钢筋砼连续矮箱及斜腿刖构进行比较,提出了V形托架桥的适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