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OBE理念,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对“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改革创新根基,重构了知识体系、教学空间、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了以贴近实际工作过程的项目为驱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自主探索学习完成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培养学生获得工程师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2.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文在“智能控制”课程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以寻迹小车仿真为例设计了PBL模糊控制教学案例,探讨了开展PBL案例教学的设计步骤与实施方法。教学实践表明,PBL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强化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疫情背景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逐步成为高校教学新常态,充分利用传统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优势,将传统线下教学与线上视频教学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文章讲述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通过分析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开展,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线上”推动线下,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拓展知识传递的渠道。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体验学习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探讨了体验学习 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强调了对学生翻译认知能力的培养, 为创新翻译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 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践。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线上的慕课教学资源,释放线下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节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结合“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贯穿线上线下的各个环节,通过问题布置,问题讨论,汇报点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还介绍了“自动控制原理”课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对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正是在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兴教学模式。实践表明, “电路原理”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显著拓宽了学生学习空间,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学调查结果显示线上线下交互学习模式颇受同学欢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践。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线上的慕课教学资源,释放线下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节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结合“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贯穿线上线下的各个环节,通过问题布置,问题讨论,汇报点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课程教学的实践出发,介绍了自动控制原理课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对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谈了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建构性学习作为当代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创设问题情景和协作探究是其主要思想之一。而“移动通信”课程具有技术更新发展迅速以及系统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这些特点非常适合采用建构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本文建立了基于建构性学习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山东华宇工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色彩”课程为例,针对传统线下课堂面临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提出一种以“学习通”作为线上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授课过程的各环节进行改革实践。实践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中国大学MOOC线上学习平台,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对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进行了设计和深入研究。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单一性缺陷,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的紧密结合与有效互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金课”标准为出发点,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包含线上教学、线下教学、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同时又提升了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和挑战度。实践表明,基于“金课”标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深层次、自主性学习的发展,达到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学生预习-学习-复习效果不佳,尝试基于学习通和BOPPPS模型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通过剖析学习通+BOPPPS模型的教学模式基本内涵,接着以“函数查询”为例,围绕课前导入、学习目标和课前摸底,课中参与学习与随堂测试,课后复盘三阶段六环节,提出了学习通+BOPPPS模型在数据库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经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产出都有所提升,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3.
以新工科背景下的现代电子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两性一度”建设标准,通过重构教学架构、丰富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组织、多元化课程评价机制等,全方位探索研究了“数字电路”课程基于BOPPnP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得学习目标可视、流程可控、效果可检、反馈可行,能够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式学习,保障了大班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课堂参与度。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基于OBE理念,结合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性质,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并利用“异步SPOC+慕课堂+QQ”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这为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PBL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是一种以自主学习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介绍了在重庆大学UC学院的 “Electronics” 全英文课程中开展PBL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特别讲述了对问题设计的选择与思考。从教学观察和学生反馈来看,PBL模式有助于学生以点带面的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工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线上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已成为新的教学形态。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2020年、2021年“微机原理”课程分别采用了翻转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比分析两次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线上教学资源利用数据以及教学效果,发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学生线上资源学习行为数据,如学习频次、单次学习量、学习时段以及完成度可以作为过程性学习效果评价考核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远程监控技术”课程传统教学“痛点”,按照新工科新发展的建设要求,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了课程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的研究,在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内容及学生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创新举措,实现了教学的创新。成绩对比分析说明教学创新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课外知识拓展的主动探索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电路分析”课程为例,借助云班课平台,采用“SPOC”与“BOPPPS”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形成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闭环。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改进,课程建设已初步完成。通过对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发现采用“SPOC+BOPPPS”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同时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学习一定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的,高效的学习一定是在合作下有学生的主动性引起的。“探索一种教导方法,使教员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称为更少喧闹、更少令人厌恶的事、更少无效的劳作,而有更多闲逸、更多乐趣和扎实进步的场所”。信息技术的学习,就是要倡导一种高效的少教多学的学习模式,发挥分层教学和合作教学优势,构建高效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到信息技术的合作教学模式,应关注班级分组、授课方式,突出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的高效结合,更对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教育信息化的形势下“传感器实验”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引导学生主动使用、方便使用,实现差异化教学为目的,搭建合理的在线学习网络平台。实践表明,“传感器实验”的混合式教学,在丰富教学资源、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差异化学习,进而很好地实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并得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