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配筋液态渣代砂混凝土梁与同配筋普通砂混凝土梁的对比试验研究,证实液态渣混凝土梁的实测强度安全系数、挠度值、出裂荷载及计算标准荷载下的裂缝宽度均满足TJ10—7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并与普通砂混凝土梁的结构性能很接近。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技术特点与性能要求,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的磨细增钙液态渣粉等量取代水泥50%时的胶砂强度,及其不同取代量对泵送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磨细增钙液态渣粉的掺入可明显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比表面积以400~580m2/kg为宜;胶结料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其取代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显著;利用我省的磨细增钙液态渣粉可以制备生产C10~C60级高强高性能泵送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1前言我国燃烧锅炉采用液态排渣炉型正在逐年增加。旋风炉增钙燃烧新工艺是符合综合节约型产业体系的,其所存在的增钙液态渣(以下简称液态渣)的利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所关注的课题。据资料介绍,德国的液态渣40%用于喷砂,40%用于筑路,20%用于生产蒸压粉煤灰砖。我国天津用液态渣代砂作混凝土的细集料,山西、吉林、辽宁等地用液态渣生产建筑砌块和路面砖,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将磨细的液态渣配制建筑砂浆及生产增钙粉均获得成功。混凝土彩瓦自1987年引进国外生产线以来,我国先后引进了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原状水淬液态渣的物理、化学特性,并指出了用它作混凝土细骨料所存在的问题。经本试验研究证明:将原状液态渣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则可显著地改善其物理特性和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使之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标准。用它配制的混凝土的性能接近或达到普通混凝土。并指出用未增钙或低增钙液态渣作混凝土细骨料,是液态渣综合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掺加10%、20%、30%的增钙液态渣粉所配制的C30、CAO、C60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收缩性能,结果表明,增钙液态渣粉对C30级混凝土收缩的影响较小,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改善程度逐渐增大,且随着增钙液态渣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呈现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增钙液态渣及低模数砂的基本性质,并通过模数调配制备优质的预拌混凝土,并测试评价其综合性能.研究表明,增钙液态渣具有比较好的级配,代替天然砂性能比较稳定.鉴于其细度模数偏高,采用微破碎加工、部分替代砂和直接与天然低模数砂复合三种方式,制备的预拌混凝土,不仅具有很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而且,经外加剂调配,可制备优质的预拌混凝土.工程实例表明:采用原状渣与低模数砂复合制备的C30P8F200、C4OP8F200预拌混凝土,均满足工作性、强度、抗渗性和抗冻融循环等多项指标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SEM及压汞试验分析了掺人复合增钙液态渣粉的水工混凝土微观结构和孔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增钙液态渣粉混凝土初期的孔隙率大,复合增钙液态渣粉28 d之后水化进程仍在继续,28 d之后混凝土孔径尺寸细化到50-100 nm,60d时复合增钙液态渣粉混凝土结构更为均匀致密,孔径尺寸更为细小.28 d时,复合增钙液态渣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于未掺复合增钙液态渣粉的基准混凝土,60d时已达到或超过基准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按照磨细增钙液态渣粉的特性及其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中的作用规律,依吴中伟院士提出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配合比简易设计方法,对磨细增钙液态渣粉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SPGHPC)工程应用的配合比,由在固定砂率条件下混合料最小空隙率被胶凝材料填充包裹量原理,进行经验性的快速求解。结果表明,该原理可广泛地普适于C15~C50级磨细增钙液态渣粉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简易快速设计,这对于指导大流动性及自密实GSPGHPC的工程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液态渣作为水泥掺合料常作增钙处理、本文通过10个电厂的液态渣和5种实验室增钙渣从旋风炉燃煤发电对增钙的要求,增钙后液态渣的结构和活性变化,液态渣的易磨性以及增钙处理的简要经济分析,来讨论旋风炉液态渣的合理增钙量,建议将液态渣增钙后的含钙量定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复合增钙液态渣粉作为活性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作用,采用掺加复合增钙液态渣粉等量取代水泥所配制的C30P6大体积混凝土的工作性与力学性能良好、混凝土的长龄期强度增长明显,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温升得到明显抑制,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这更加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量的液态渣混凝土(液态渣作细骨料)和天然砂混凝土的配制试验,考查了水泥强度、水灰比、细骨料品种等因素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及混凝土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符合本试验条件下的液态渣混凝土的预估强度回归方程。并对液态渣混凝土的长期强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2.
增钙液态渣是火力发电厂立式旋风炉燃煤产生的一种新型工业废渣。和粉煤灰相比,增钙液态渣具有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组成波动小、品质优良,化学活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建工,建材,农田和道路等行业,做水泥混凝土掺合料、水泥活性混合材,生产加气混凝土、岩棉、农业用硅钙钾肥和修筑道路路基等。增钙液态渣的综合利用不仅有着较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而且其环境和社会效益也是相当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低温建筑技术》2016,(10):25-27
文中结合严寒地区具有高抗冻F350C35P8的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过程,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率、复合掺合料取代率、含气量对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胶凝材料用量450kg/m3,复合高效增钙液态渣粉取代率35%,砂率38%,水胶比0.35,含气量4.5%~5.5%时,可以制备出满足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C35大体积高耐久性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从增钙粉煤灰的特性出发,研究了砂率变化对C50级增钙粉煤灰的强度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坍落度及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当砂率从38%变至41%时,对C50级增钙粉煤灰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当砂率从41%变化至44%时,混凝土强度呈下降趋势,降低强度约为3~5MPa。由此,证明在增钙粉煤灰混凝土中砂率增大对泵送混凝土的和易性带来好处的同时却降低了其相应的强度。可供增钙粉煤灰应用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超量缓凝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硅酸盐通报》,中国硅酸盐学会,1986,塑.2,58一62。(4061一86一2) 液态渣代砂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天津建材)),天津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1985,M .3一4,54一66。(4047一85一3/4) 增钙液态沦加气混凝上可行性试验研究—《天津建材》,天津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1985,陋.3一4,67一830 (404了一85一3/4) 硫磺混凝土—《建筑通讯》,天津建筑科技设i十院,1986,N9.1,39一41。 (5003一86一1) 混凝土外加剂推广应用技术浅说—《建筑通讯》,天津建筑科技设计院,1986,哑.1,26一3]。(5003一86一1) 磨细粉煤灰在混凝土制.…  相似文献   

16.
液态渣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用热电厂立式旋风炉排出的增钙液态渣代替普通砂对陶粒砼的强度、弹性模量及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砼的强度变化较小,然而其弹性模量却有明显的提高,而且随水灰比的变小,其提高值加大,文章对此作了相应的机理论述。此外,试验还表明液态渣陶粒砼的导热系数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在混凝土彩瓦的生产中掺入增钙液态渣,其产品质量不变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对机制砂、增钙渣与天然砂,高钙粉煤灰与矿粉的物理及化学特性进行对比,确定AC-13I型沥青混合料、AC-20I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包括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蠕变试验、残留稳定度试验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等.结果表明采用机制砂、增钙渣完全代替天然砂,高钙粉煤灰完全代替矿粉;用于沥青混凝土,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可以明显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成本,开辟了沥青混凝土新材料应用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和天津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共同开发研究的“天津市立式旋风炉增钙粉煤灰和液态渣在砂浆中的应用”项目于1991年11月21日在津通过鉴定。增钙粉煤灰和液态渣在建筑抹灰工程中应用的开发研究,不但综合利用了工业废渣,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还节约了建筑材料,对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表明,掺用了增钙粉煤灰和液态渣的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及其它工业废渣生产混凝土多孔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前言选用了泉州地区资源丰富的采石场尾矿渣、富拉尔基电厂排放的粉煤灰、承德钢厂高炉重矿渣、沈阳电厂增钙液态渣以及锦州西洋特化肥厂磷石膏等为主要原材料;选用了泉州市群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混凝土多孔砖设备进行试验研究,7d内共生产混凝土多孔砖12000块。1原材料根据混凝土多孔砖结构及其生产工艺特点,我们利用粉煤灰、采石场尾矿渣、高炉重矿渣、增钙液态渣、磷石膏等废渣为原料研制混凝土多孔砖。为最大限量应用废渣资源,在原材料配比设计中利用废渣取代部分水泥及集料,其废渣用量要达70%以上。1.1采石场尾矿渣本项试验选用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