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对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研究,论文设计了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采用RFID可以实时对井下的工作人员进行定位、身份识别,一方面实现了井下人员的考勤统计,另一方面为查询矿井中的人员分布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RFID与CAN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柯建华  魏学业 《煤炭工程》2006,(11):104-106
基于对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现场总线(CAN)技术的研究,论文设计了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采用RFID可以实时对井下佩戴电子标签(Tag)的工作人员进行定位、身份识别,由读写器采集到的信息通过CAN总线传送到地面,一方面实现了井下人员的考勤统计,另一方面为查询矿井中的人员分布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RFID技术在矿山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主要特点,系统构成及其在矿山井下人员,设备跟踪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采用RFID技术的矿山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能够对井下人员进行识别。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和传送。该系统可以实现井下人员考勤、灾后急救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井下人员安全跟踪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井下人员进行自动身份识别,将信息实时从井下分机传至地面主机,利用局域网实现井下人员实时定位及行踪再现。系统将井下人员考勤及重点人员线路考核融为一体,为井下安全预防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RFID的煤矿井下物流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井下人员、安全物资跟踪定位以及灾害事故、责任事故预防与灾后搜救等关键问题,将RFID技术引入煤矿井下物流管理系统,通过人员和物资的动态、静态信息识别获取,实现实时管理。RFID非接触识别等技术特点与煤矿井下管理作业流程相结合,辅之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将提高井下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物联网中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其核心部分是RFID数据采集系统,根据RFID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设计井下人员跟踪管理系统,借鉴国内外相关应用的成功经验,并在实现过程中充分体现其主要设计思想,对煤矿井下作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物联网中RFID,即射频识别技术,其核心部分是RFID数据采集系统,根据RFID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设计井下人员跟踪管理系统,借鉴国内外相关应用的成功经验,并在实现过程中充分体现其主要设计思想,对煤矿井下作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无线定位技术及其在地下矿山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地下矿山对人员、设备定位的要求和井下事故发生时井下人员救援困难等特点,对现有矿山井下人员定位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论述了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ZigBee技术、WIFI无线通信技术和UWB超宽带技术的矿山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提出了地下矿山应用无线定位技术实现井下人员定位的方法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矿安全事故多,井下人员营救困难等特点,结合RFID(射频识别技术)设计了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该系统可对煤矿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可为工作人员提供矿井巷道网络、人员位置、危险区域等相应提示的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10.
根据神东煤炭分公司引入人员车辆位置信息系统的迫切需求,文章对应用 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优越性和实现原理进行了介绍,论述了基于RFID的煤矿井下目标定位系统在神东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加强矿井安全的一项有力措施就是对矿井工作人员进行跟踪定位。通过使用RFID技术可以推知井下人员的人数大概情况及他们的具体位置,可以具体的找到某个人,对一些限制进入人数的危险区进行即时的人数控制,使矿井正常的生产指挥与协调,加强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ARM7 RFID读卡器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对煤矿人员定位与跟踪,开发了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系统由无线射频收发模块、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CAN)收发模块和主控芯片模块等组成,系统通过RFID读卡器对RFID卡数据进行读取并传输到上位机,上位机通过RFID读卡器的位置以获取持卡人的位置,实现了对人员的定位与跟踪。经调试本系统安全、稳定,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现有矿山人员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将虹膜识别、射频卡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集成为一体,采用先进的活体虹膜识别技术,利用眼睛虹膜的生理特征来认证身份,将考勤信息精确到每个人,基于RFID的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对井下人员实现跟踪定位。结果表明:安全监测考勤解决方案,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井下作业人数,为日常状态下的人员管理以及紧急救援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该方案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准确性和防伪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当前矿区劳动力资源未能给予全面保护,同时存在矿区企业的生产管理不善、矿区城市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破坏及信息闭塞等现状,致使矿区劳动力工资较低,就业形势不佳以及就业竞争力不强,引起的不利于矿区劳动力生存发展的局面;利用劳动力市场基本理论,劳动力供求平衡的关系,矿区城市的发展情况,结合社会环境,利用局部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矿区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具体分析。结合矿区劳动力自身的内部因素和矿区城市外部因素,通过对矿区城市劳动力资源的利益的分析,提出了笔者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5.
陈晋 《山西煤炭》2011,31(4):24-26
RFID是利用射频信号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达到信息识别的目的。目前,煤矿安全事故频繁,管理人员难以及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及作业情况,通过RFID技术应用到煤矿井下作业管理中,通过工作人员的电子标签向监控中心传递信息,采用可视化管理,为煤矿安全提供信息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陈亮 《煤矿机械》2012,33(6):279-280
针对目前井下通信技术存在的弊端,设计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井下人员安全定位管理系统,适用于矿井人员定位跟踪管理。将RFID技术应用到煤矿管理系统中,建立一个可靠、便捷、完整的井下管理系统,为实现井下管理的信息化和可视化提供了重要途径。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为保障矿下安全生产、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综放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拟程序受到各生产企业的重视,利用模拟程序可以对许多重要的生产环节进行可靠性验证。综采放顶煤环节在煤矿开采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文章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该环节的14个元素进行模拟,通过唐山矿一号井的实际模拟情况验证该程序的正确性,为今后的煤矿生产模拟程序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君 《煤炭技术》2008,27(3):14-15
在立井罐笼提升操车系统中,利用集中液压系统及PLC自动化控制,改变现有的混杂控制方式,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更好的矿车装罐、卸罐、定位、调运等功能,为立井提升的可靠、经济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