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工业园区小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新兴工业园区热负荷等用能规律和园区企业需求分析,探索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及相关系统能效技术,建立以循环流化床锅炉+背压式机组热电联产技术为核心的小型分布式能源系统,以解决园区热电负荷供应、能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指出了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该方案是建设工业园区小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针对重庆市在工业园区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可能存在的资金问题,介绍了项目建设常用的融资模式.结合工业园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方式,阐述了正确选择项目融资模式的思路.认为政府应鼓励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积极参与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在财政和金融政策方面给予扶持.  相似文献   

3.
以长三角地区某工业园区为例,提出一套风、光、储一体化,综合考虑园区冷热电汽负荷的优化配置方法.通过引入0-1型整数规划并以综合能源系统年折算总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合理选择风、光电系统及固体熔盐、蓄电池储能的配置规模.基于园区热能和电能实时功率变化,证实优化配置方法的合理性.对含碳交易成本的约束求解表明,综合能源系统的储能设备应向高效率方向转移,热负荷由电极锅炉向空气源热泵转换,蓄电池由锂离子向钠硫电池转换,熔盐储热向镁砖固体储热转换.在加入综合能源系统后,系统从外部购电、购热成本大幅减少,实现了日折算总成本和总运行成本的双重降低,总运行成本约为原先的20%~40%,日折算总成本仅为目前的30%~40%,且碳、氮、硫排放量显著降低90%以上.研究结论指明未来各部分储能的发展方向,对于当前建设零碳工业园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降低系统运行成本.以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包含CHP机组、燃气锅炉、电锅炉等耦合设备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基本结构,并将系统需求侧柔性负荷分为可转移、可中断、可替代负荷3种,其中可替代负荷实现了多类能源之间的协调互动.其次,讨论需求侧灵活资源电动汽车的可调度价值,结合系统分时电价以及负荷曲线,有序引导电动汽车充放电以参与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最后,进行实例分析,验证所提模型在运行成本、消纳新能源以及"削峰填谷"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降低系统运行成本.以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包含CHP机组、燃气锅炉、电锅炉等耦合设备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基本结构,并将系统需求侧柔性负荷分为可转移、可中断、可替代负荷3种,其中可替代负荷实现了多类能源之间的协调互动.其次,讨论需求侧灵活资源电动汽车的可调度价值,结合系统分时电价以及负荷曲线,有序引导电动汽车充放电以参与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最后,进行实例分析,验证所提模型在运行成本、消纳新能源以及"削峰填谷"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国内外热电联产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以煤碳、燃气及垃圾为燃料的传统热电联产系统和以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为主的新能源热电联产系统,并简要阐述了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及采用热泵回收余热的热电联产系统。对系统优化技术和成本控制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热电联产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热电联产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应综合利用各个系统的优势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综合能源系统、推广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是园区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文章概述了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形式和特征,梳理了国内外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工业园区碳排放的特点,梳理了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建立更综合、更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运用组合评价方法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主、客观综合评价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建议运用全生命周期的思想制定工业园区混合式温室气体核算方法,解决核算体系现有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热电联产与分布式能源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我国能源面临的形势,介绍了我国热电联产及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发展分布式能源所面临的问题及遇到的障碍;提出了政府在政策、立法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同时,对我国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前景做出了预测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高温燃料电池具有发电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强、余热温度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因而,发展基于高温燃料电池的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总能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可望为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路.介绍了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总能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类型、特点及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温燃料电池的热电冷联供总能系统的构成原理,并对该总能系统进行了分析,为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总能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能源管控是工业园区实现整体节能减排的必要手段.以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产业园区为对象,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了从园区能源供应到企业终端用能的智能能源管控平台,在实现能源数据在线监测和统计的同时,引入企业生产优化调度技术和园区供能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分布式负载用电的随机性迫切需要具有缓冲作用的储能系统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阐述了储能技术的意义、特点、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介绍了上海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上海地区电网的特点,提出了上海地区储能技术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终端用能的主体是低品位的热能,一次能源释放第一能量形态的主体是高品位的热能,提出了放热能源和释力能源的概念.以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一次能源的最大利用价值模型,给出一次能源利用品质价值因子、终端用能投资利用价值因子及判别因子,并对多种方案进行评价.指出现代大能源系统存在问题的核心,是没有抓住以热为主体的合理转化与利用以及建在用户处的工业锅炉和热水锅炉没有进行能级梯级利用所带来的弊端,提出合理地转换与利用是一切能源产供系统合理利用能源的生命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次能源之热利用准则.最后建议,与时俱进,“大小结合,协调发展”实行“两条腿走路”,创建“以热利用为核心的一能多用、多能互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分布式能源产供系统”.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终端用能的主体是低品位的热能,一次能源释放第一能量形态的主体是高品位的热能,提出了放热能源和释力能源的概念.以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一次能源的最大利用价值模型,给出一次能源利用品质价值因子、终端用能投资利用价值因子及判别因子,并对多种方案进行评价.指出现代大能源系统存在问题的核心,是没有抓住以热为主体的合理转化与利用以及建在用户处的工业锅炉和热水锅炉没有进行能级梯级利用所带来的弊端,提出合理地转换与利用是一切能源产供系统合理利用能源的生命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次能源之热利用准则.最后建议。与时俱进,“大小结合,协调发展”实行“两条腿走路”,创建“以热利用为核心的一能多用、多能互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分布式能源产供系统”.  相似文献   

14.
The basic principle for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energy in the traditional com-bined cycle, known as the principle of cascade utilization of energy, was proposed byWu Zhonghua et al., in the 1980s. This principle establish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ra-ditionally total energy system synthesis with gas turbine[1]. So far, research on total en-ergy systems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ascade utilization of physical energy (i.e. thecascade utilization of thermal exergy). One typical area of r…  相似文献   

15.
用科学发展观分析一次能源和终端用能的多元性及其特点,处理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一元与多元、分产与联产、集中与分散等关系,目前,国际、国内正在经历着以“电力为中心”向以“热力为中心”的能源发展战略的转移,发展分布式多元结构全能量联产联供系统,是这场战略转移的必然结果,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新飞跃,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结晶,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需要。只有进行体制改革,打破电力行业的垄断,调动全民的积极性,才能使分布式多元结构全能量联产联供系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效环保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是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根本途径,其中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应用形式之一.恩耐特等专业公司致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相继开发了一批项目.总结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布式能源系统在经济、政策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其在并网时遇到的电能质量、继电保护等问题,并指出并网时亟需解决的规划、监控等技术问题,将有利于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大规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分布式冷热电联产发展现状及其并网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效环保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是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根本途径,其中燃气轮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应用形式之一.恩耐特等专业公司致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相继开发了一批项目.总结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布式能源系统在经济、政策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其在并网时遇到的电能质量、继电保护等问题,并指出并网时亟需解决的规划、监控等技术问题,将有利于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大规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光热利用是解决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高导热定形相变材料的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实现集热、热量输运及储能于一体,有效实现高效太阳能光热利用.以石蜡(PA)为相变储能材料,膨胀石墨(EG)作为支撑材料及导热和光吸收添加剂,制备了兼具高效光热转换、快速热量输运和高密度能量储存的EG/PA定形相变材料用于蓄热太...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过去20~3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所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年人均能源消费量、SO2排放量、发电机组容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等的变化规律,得出了促进分布式供能系统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介绍了中国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类型、技术现状和有关特点,指出了中国分布式供能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预测了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市场潜力,为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分布式供能系统市场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