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伟  袁显龙 《天津化工》2003,17(5):8-10
对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4-硝基二苯胺合成方法进行了评述,比较了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苯胺法、甲酰苯胺法、邻磺酸法和硝基苯法等4种方法,对它们的生产原理进行了介绍,从产品质量、能耗、三废等角度比较了它们的工艺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4-氨基二苯胺是性能优异的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中间体。本文简介了3种传统的生产工艺以及孟山都公司开发的以苯胺和硝基苯为原料的清洁生产新工艺。与老工艺相比,新工艺流程简单、原料价廉易得,几乎无三废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氨基二苯胺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4种,即苯胺法、二苯胺法、甲酰苯胺法和硝基苯法。苯胺法过程简单,成本低,但是反应温度高、副反应多、产品质量差,目前只有德国拜耳公司等极少数企业采用该法进行生产;二苯胶法主要以二苯胺为原料,在无机酸存在下,于有机溶剂中用亚硝酸盐进行亚硝化,得到N-亚硝基二苯胺,再用无水氯化氢进行重排生成4-亚硝基二苯胺盐酸盐,  相似文献   

4.
张超林 《化工进展》2008,27(2):180-183
介绍了硝基苯法制对氨基二苯胺合成工艺及原理,分析了制备工艺中有机溶剂、碱的选择,温度、水分的控制,加氢催化剂、反应器的选择等的研究进展,评述了硝基苯法的改进--碳酰苯胺法制对氨基二苯胺工艺,论述了该工艺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以苯胺和硝基苯为原料,在复合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4-氨基二苯胺的中间体。对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加入量155g,苯胺与硝基苯的摩尔比6:1,滴加时间120min,保温时间70min,反应温度75℃.硝基苯转化率99%以上,选择性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6.
介绍促进剂M的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生产过程中"三废"的产生和处理方法。促进剂M的主要生产方法为以苯胺为原料的高压合成法:苯胺法(间歇法)和苯胺/硝基苯法(连续法),2种方法的收率分别约为85%和89%。促进剂M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硫化氢可制成硫酸或液态硫;废渣目前用作混凝土添加剂或用于防水卷材,今后向制作热塑性树脂和硫化剂发展;废水经电解氧化预处理与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硝基苯加氢制苯胺的技术概况,包括固定床加氢法、液相加氢法和流化床加氢法,对各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叙述了硝基苯加氢制苯胺催化剂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4—氨基二苯胺合成的“绿色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略叙评曾实现过工业化生产的4-氨基二苯胺的5种合成方法之后,报道了硝基苯法“绿色工艺”实验探索结果。  相似文献   

9.
苯胺又名阿尼林油,又名阿尼林、氨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在染料、医药、农药、炸药、香料、橡胶硫化促进剂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由其制得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简称MDI)是生产聚氨酯产品的重要原料。此外,苯胺还可用作溶剂和其它化工原料。 一、生产方法 苯胺的工业生产始于1857年,最初采用的是硝基苯铁粉还原法,因存在设备庞大,腐蚀严重,铁粉耗用量大,“三废”污染严重等不足之处,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被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采用硝基苯为萃取剂,从水中回收苯胺的工艺过程,进行了溶剂比、萃取级数、萃取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由于硝基苯为苯胺的生产原料,以其为萃取剂无需再生,可将萃取相直接加氢生产苯胺.通过三级逆流萃取,可使萃取后水中w(苯胺)由3.6%降至0.003 0%,苯胺回收率达到99.9%以上.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1980-2015年期间钒矿、含钒磷铁、废钒催化剂、钢渣和石煤等常见提钒原料之提钒技术的研究进展,对目前较具代表性的提钒工艺技术进行了较系统地分析总结,将这些提钒工艺技术归结为冶金工艺、焙烧工艺、湿法提钒、其他新型工艺四大类进行分类阐述;对各类提钒工艺技术进行了举例说明,对其基本过程进行了概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较客观的分析和评述。在此基础上,发现和指出了长期以来我国提钒工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钒资源提钒的工艺技术水平仍然较低,废弃物较多,环境污染较严重;其次伴生矿或元素利用较低,钒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最后,指出了提钒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强调环境保护的背景下,乞待开发新的环境污染较少、钒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高的提钒工艺。  相似文献   

12.
3-氯-4-甲基苯胺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氯-4-甲基硝基苯为原料,对常见还原工艺进行比较,确定了铂炭催化加氢是较佳的还原工艺路线。催化加氢最佳工艺条件是100g3-氯-4-甲基硝基苯原料,1g助催化剂A,1%铂炭催化剂加入量为1.0g,甲醇加入量在180—200mL,反应温度在85—90℃,反应氢压在3.0MPa。实验研究表明1%铂炭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内具有很高的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反应产物经精溜分离后得到的产品纯度在99.8%以上。  相似文献   

13.
磷石膏综合利用制高浓度NPK复肥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法磷酸生产副产磷石膏的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就磷石膏综合利用,以磷石膏、碳酸氢铵、氨、尿素、氯化钾和MAP为原料,生产60kt/a硫基NPK、60kt/a氯基NPK和26kt/aCaCO3的工业试验核心部分,提出了磷石膏转化制硫酸铵,并与氯化钾复分解制硫酸钾铵的优惠工艺条件和消耗定额,认为该工艺技术成熟、流程通畅、操作灵活、运行正常,磷石膏中硫的利用率达到了95%,三废达标排放,副产CaCO3可做水泥生产的原料。  相似文献   

14.
5-乙氧基甲基糠醛(5-ethoxymethylfurfural,简称EMF)是一种具有成为新一代生物燃料或者燃料添加剂潜力的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优良的能量密度和燃烧性能。通过醇解制备EMF是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农业废弃物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介绍了EMF制取原料、催化剂及催化体系的特性,综述了糖类、农林废弃生物质等不同种类原料制取EMF的研究现状,虽然农林废弃生物质转化率较低,但具有原料成本低、来源丰富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分类综述了无机酸、固体酸、离子液体等不同催化体系制取EMF的现状、优势和不足,无机酸存在易腐蚀、不易回收等问题;离子液体目前成本较高,固体酸则催化效率较高、易回收,极具发展潜力。提出开发以低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直接合成EMF的技术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反应高效、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EMF生产路径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硝基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它性质稳定,属难降解有机物,不易被生物降解,对环境危害大。由于高浓度硝基苯类化合物对生物有抑制作用,难以生化降解,单一使用生化法处理高浓度硝基苯类废水不可行,因此必须在生化处理单元前进行预处理。通过预处理,改变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使之变成较易生物降解的化合物,降低废水的毒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再用生化法处理,以达到消除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溴法合成香兰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对羟基苯甲醛、溴素和甲醇钠为原料,经过单溴化、甲氧基化反应和精制过程合成香兰素,收 率可达76%。与现行的生产工艺比较,具有工艺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三废少且可处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三氯氢硅制备工艺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艺流程、工艺特点、核心设备结构等方面介绍了国内两种生产多晶硅所需的三氯氢硅制备工艺:改良西门子法和氯氢化法。前者以硅粉和氯化氢为原料制备三氯氢硅,其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而后者以难处理的四氯化硅与氢气、硅粉、氯化氢为原料制备三氯氢硅,解决了四氯化硅的出路,提高了物料的利用率。两者均能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对社会、经济、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Wood pelle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renewable energy fuel. Nowadays the main raw materials used for their production are wood wastes from wood industries. However, these wood wastes have other uses in Spain and it is necessary to look for other possible raw materials. In this work, vine shoots and industrial cork residue were studied as raw mate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elletisation of vine shoots presented a high energy demand. This energy requirement was reduced with the addition of industrial cork residue. Moreover, industrial cork residue decreased the ash content of pellets and increased their heating value, although it decreased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at the same time. Regarding combustion, the addition of industrial cork residue decreased the accumulation of ash in the pellet burner and its sintering tendency. The major conclusion of the work is that the most appropriate blend to improve pelletisation and combustion processes is 30% wt. of vine shoots and 70% wt. of industrial cork residue.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se of industrial wastes arising from different production processes of the ceramic and marble industries as raw materials for the design and formulation of new cement clinkers with a high content of dicalcium silicate (Belite). The aim was to reintroduce these wastes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m for a greater environmental benefit, as indicated by the principles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2.5, 5 and 10 wt% of chamotte and marble sludge, respectively, and a waste-free formulation have been designed to obtain clinkers with a content of dicalcium silicate higher than 60 wt%. The different blends have been studied up to a maximum temperature of 1390°C by Thermal Analysis. Other techniques such as XRD, XRF, Modified Bogue Equation, Quality Indexes (LSF, AM, SM) and Optical Microscopy have been used for the stud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dustrial wastes, the raw materials and the high belite-type cement dosag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type of cements can be designed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wastes and in this way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caused by the extract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the deposition of the wastes in landfills, improving the circular economy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相似文献   

20.
黑色陶瓷颜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陶瓷装饰领域,其传统制备工艺需加入氧化钴,但氧化钴的高价限制了黑色陶瓷颜料的发展,因此开发无钴黑色陶瓷颜料成为陶瓷颜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而尖晶石型无钴黑色陶瓷颜料因其出色的耐高温性、气氛适应性和化学稳定性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本文基于尖晶石型无钴黑色陶瓷颜料的相关研究进展,围绕其呈色机理、制备原料种类和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目前,制备该类陶瓷颜料的原料主要分为化工原料、矿物原料和工业固废,制备工艺则主要包括传统高温固相法、微波焙烧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溶液燃烧法等,所制备颜料的呈色性能主要受原料组成中过渡金属元素之间摩尔比、焙烧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相较而言,采用微波焙烧工业固废制备该类陶瓷颜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制备过程中尖晶石形成规律和演变机理以及工业固废所引入的杂质组分对颜料性能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