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是我国首次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该罪的设立对恶意欠薪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极大的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然而自该罪实施以来,关于该罪的犯罪主体认定问题却始终困扰着理论界与实务界,本文试图通过对刑法上劳动关系的界定,结合相关司法解释来准确认定本罪的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侵占型犯罪的有关争议问题,主张关于“代为保管”应作泛义理解,“遗忘物”作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亦应作泛义理解,对于职务占罪的主体与他人共同犯罪的定性,应分情况作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3.
强制猥亵是一种对公民性权利的一种严重侵犯,我国已将强制猥裘妇女、儿童的行为犯罪化.但对强制猥亵妇女罪的犯罪主体多有争议,对成年男子的性权利也缺少刑法保护.从法律解释的角度出发.对强制猥亵罪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医疗事故罪是典型的行政犯罪,对医疗事故罪主体的界定必须以现行法律规范的具体规定为基本标准.作为医疗事故罪主体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疗防疫人员、药剂人员、护理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医科院校的实习生和乡村医生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医疗活动时,也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责任主体.在医疗单位中从事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其他工作的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医疗机构应当依法承担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但不构成医疗事故罪.  相似文献   

5.
《刑法》第137条规定的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作为《刑法》规制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罪名存在着严重的立法缺陷.该法条的罪名应当概括为工程重大质量事故罪;客观方面的"违反国家规定"应当修改为"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同时增设过失危险犯,扩大《刑法》的规制范围;犯罪主体由特殊主体修改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区分故意与过失;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改为双罚制,同时提高法定刑.  相似文献   

6.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与非罪的界限划清私分国有资产罪与非罪的界限,应以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素为基本依据,注意以下几点:1.从主体入手。私分国有资产罪是单位犯罪,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对于上述单位的内设机构、部门套取本单位资产,集体私分的行为,有学者  相似文献   

7.
刑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特别是生命健康权利的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道防线,刑法中规定的安全生产事故相关罪名对预防、惩治安全生产事故犯罪至关重要。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严重危害到了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作为刑法中安全事故类犯罪之一,对抑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理论界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诸多问题存在许多争议,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对本罪适用的混乱,影响了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抑制安全生产事故作用的发挥。本文将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立法构成及需要完善的各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是<刑法修正案(六)>新增的罪名.此罪客观行为表现为不报和谎报事故情况两种,主体为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在阐释"安全事故"的基础上,分析了此罪的犯罪主体及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9.
医疗事故罪是典型的行政犯罪,对医疗事故罪主体的界定必须以现行法律规范的具体规定为基本标准。作为医疗事故罪主体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疗防疫人员、药剂人员、护理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医科院校的实习生和乡朴医生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医疗活动时,也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责任主体。在医疗单位中从事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其他工作的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医疗机构应当依法承担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但不构成医疗事故罪。  相似文献   

10.
论述隐瞒境外存款罪中的"存款"范围,存放在境外的汽车、房地产、黄金等实物作为本罪的对象,隐瞒存放在境外的合法收入也应当纳入本罪的对象范围;本罪主体应不限于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行为人通过贪污、受贿或其他犯罪所得的财物存放于境外,应认定为贪污、受贿罪一罪;将赃物存放于境外的行为,属于刑法中的事后不可罚行为,不另成立犯罪。行为人通过贪污、受贿或实施其他犯罪后取得财物,将其存放境外,但存放数额超出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的,另成立隐瞒境外存款罪。  相似文献   

11.
以数额为中心对受贿罪定罪量刑已是通行的惯例,但这与受贿罪的渎职特性不相一致,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应提高其他情节,如受贿入的主体、违背职务的程度等在受贿罪定罪量刑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商业受贿罪是商业贿赂犯罪中的一种,也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犯罪,但目前在其犯罪构成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文章就商业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展开讨论,为打击商业受贿罪有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刑法通过后,刑法学界对单位犯罪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但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却仍有许多问题尚未澄清,如"单位"是否应改称"法人",实施单位犯罪的自然人的范围界定,单位犯罪是否属于共同犯罪等.本人拟在分析刑法学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上述问题略陈管见,力求能正确界定此类犯罪,为司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行为主体、法益评价、刑罚配置等方面对帮助毁灭、伪造证据刑事责任作了立法切分。司法工作人员犯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从重处罚,不应以利用职务便利为必要条件。司法工作人员实施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不应以利用具体职务便利为限。司法工作人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一般人员共同实施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可以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共同犯罪原理,分为5种情形区别处理。未来立法在凸显对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司法工作人员从严处罚之刑事政策基础上,应当弱化一般人员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司法工作人员实施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责任差异。  相似文献   

15.
围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对象、主体、客体等方面进行讨论。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如行为人非法吸收存款但被害人不认为自己被害,金融机构高息揽储,以存代借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虚拟社会管理需要基本秩序,而法治是维持秩序的第一手段。分析虚拟社会管理面临市场主体、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用户隐私权、网络犯罪等典型法律问题,针对我国现有立法有限,作用也有限的现状,提出相关立法措施,包括:做好虚拟社会管理立法顶层设计;强化虚拟社会主体素质;规制虚拟社会中不良信息;推行虚拟社会实名制;形成防范虚拟社会犯罪的科学立法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抢劫罪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的。但何谓抢劫罪所要求的暴力及其程度,是司法实践部门认定的难题。对刑法规定的各种抢劫罪的情形进行了分析,对暴力及其程度作了限制。  相似文献   

18.
聚众斗殴罪是指基于流氓动机,纠集多人进行殴斗或积极参加殴斗,破坏社会秩序和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聚众斗殴行为是由聚众和斗殴两个动作组成。在有预谋,策划的情况下,聚众行为是聚众斗殴罪的犯罪预备行为;在突发的情形下,聚众行为是斗殴行为的方式。斗殴行为不以对合关系为必要。在认定聚众斗殴罪时,要注意罪数形态理论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9.
索债型的非法拘禁罪,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非法拘禁罪,这种情形的出现引发了法学界不同学者的纷争。通过对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概念、特征、存在依据和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司法认定等一系列问题来分析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法条内涵以及关于其的建议和完善措施。对于索债型的非法拘禁罪的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非法拘禁罪的理论,能更加清楚明确地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有助于我国的司法实践。刑法中还没有对于索债型非法拘禁罪进行具体规定,我国刑法应尽快对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问题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从而完善我国非法拘禁罪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