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煤层对比是影响煤层层数和层位确定的关键因素。为明确鲁西煤矿煤层层数和层位确定的问题,对煤层对比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煤层储存概况,然后,通过标志层对比法、煤层层间距对比法和利用测井资料对比煤层等多种方法进行煤层对比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煤层和标志层层位及间距稳定,岩、煤层的物性条件较好,测井曲线特征明显,鲁西煤矿的煤层对比清楚可靠。  相似文献   

2.
百善煤矿岩浆岩侵入对52煤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部分煤层遭岩浆侵蚀,致使煤层稳定性发生变化,采用煤层厚度变异系数和煤层可采性指数两个指标,定量评价了煤层厚度稳定性。通过对比侵蚀前后煤层厚度及煤层可采性的变化,分析了岩浆岩侵蚀对煤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岩浆岩侵入煤层,致使煤层厚度变薄,部分煤层变质为天然焦或煤层全部被吞噬;同时岩浆岩穿插使煤层成为多个分层,降低了煤层的稳定性,F5断层和F5-1断层是岩浆岩侵入煤层的主要通道,此结果为矿井开采岩浆岩侵入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煤层在地表无通道时的瓦斯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层在地表无露头或出口的情况,根据热力学理论和弹塑性理论,提出了考虑煤层温度和地应力梯度变化的煤层瓦斯压力的计算方法。从鱼田堡矿井煤层瓦斯压力的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表明,煤层温度和地应力梯度变化对煤层瓦斯压力有较大影响。对于深部开采煤层和高温矿井,应充分考虑地温和地应力梯度的影响。按此法计算将使所确定的煤层瓦斯压力值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采用煤层厚度可采性指数和煤层厚度变异系数的方法,定量评价了祁东煤矿9煤层厚度稳定性。通过岩浆侵入煤层前后煤厚和可采性变化的比较,探究了岩浆侵入对9煤层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岩浆侵入使煤层变薄,接触变质作用使煤层变质为天然焦;煤层被岩浆穿插,出现多个分层,导致煤层稳定性降低;魏庙断层可能是岩浆侵入煤层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5.
根据相邻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流量与时间的观测数据,计算了贺西煤矿3号和4号煤层钻孔瓦斯初始流量、衰减系数、煤层透气性系数。研究表明3号煤层卸压保护开采,使4号煤层钻孔瓦斯初始流量和极限抽采量小于3号煤层,而衰减系数和煤层透气性系数却大于3号煤层;影响钻孔瓦斯流量和浓度主要因素是封孔质量。因此,建议延长3号煤层抽采时间,加大4号煤层孔间距,提高封孔质量以提高各煤层综合抽采效果。  相似文献   

6.
煤层作为富含孔隙和裂隙的多孔介质,其中赋存的瓦斯流动符合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渗流规律,即达西定律。当煤层上覆岩层和底部岩层为致密岩层、透气性极小时,可以认为完全不透气,则含瓦斯煤层为承压煤层;当煤层上覆岩层和底部含有一定的裂隙,其渗透系数与含瓦斯煤层相比虽然很小,但仍然有少量瓦斯通过透气性较低的上下岩层流入或流出含瓦斯煤层,此时含瓦斯煤层为半承压煤层。在承压煤层瓦斯流动的基础上,考虑半承压煤层瓦斯流动的特性,分别推导了渗透率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条件下半承压煤层瓦斯流动的微分方程,从而建立了半承压煤层瓦斯流动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霍东矿区属国家煤炭规划矿区,对矿区内33个矿产地、3个探矿权、34个采矿权和10个关闭矿的煤层数据进行整合梳理,并进行煤层连续性对比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显示,山西组3号煤层为主力煤层,条件优于2号煤层;太原组10号煤层为主力煤层,条件优于9号和11号煤层。研究成果为霍东矿区煤矿开发利用和矿区总体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贺钧 《煤炭技术》2012,31(12):163-165
以煤层的复杂地质环境、开采工作面的地质环境和当前煤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重点,参照相应的煤层力学理论,通过精密的四维计算,进行煤层现场网络监测等可行方法对煤层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煤层在恶劣的地质环境下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提高煤层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神府煤田休罗纪煤层自燃区的详细观察和分析,论述了煤层自燃的特征,确定了煤层自燃的时代,进一步讨论了煤层的自燃杌理和最终自燃范围,认为本区煤层自燃主要受古地貌、古气候和低的煤变质程度以及惰质组的高含量等因素的影响,且惰质组是煤层自燃的关键和导火物质。煤层自燃是沿露头和垂直露头两个方向进行的,韭最终因煤层上覆岩石垮落、塌陷堵塞了供氧通道而自行熄灭。煤层自燃区主要是沿古冲沟两侧成带状展布。这为生产上查明煤层自燃范围提供了理论和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兆彪  秦勇  高弟 《煤炭学报》2011,36(4):593-597
黔西比德-三塘盆地煤层群发育,具有特殊的控气特征。基于17个钻孔和4个探槽的煤层数据及11个勘查区600多个煤芯解吸资料,以0.3m作为单一煤层厚度的统计下限,采用煤层层数、煤层间距、煤层总厚度来表征煤层群的特征,探讨了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煤层层数等值线、煤层间距等值线与煤层甲烷含量等值线之间的空间叠置特征。结果显示:煤层层数越多,煤层间距就越小,煤层厚度就越大,它们之间具有很好的乘幂关系。同时,发现煤层层数等值线、煤层间距等值线与煤层甲烷含量等值线分布在空间上高度吻合;在煤层甲烷富集区,甲烷浓度高的区域煤层层数最多,煤层间距最小。由此进一步说明,在煤层群发育区,煤层间距小、砂泥比低、整体煤岩封闭性好导致的煤层之间“叠加”封闭,是煤层气保存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常彦飞 《煤》2015,24(3):57-60
文章选取了林南仓矿上行开采煤层的11号煤层和12号煤层,利用围岩平衡法和"三带"判别法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开采的可行性。并根据矿山实际开采时巷道变形情况,得出上行开采时,下部煤层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对其上部煤层开采造成的影响,为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云驾岭煤矿瓦斯涌出量异常变化的现象,收集地质勘探和生产期间揭露的地质构造及瓦斯信息,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煤层瓦斯赋存与流动理论,从煤层瓦斯生成、运移、储存的角度,研究岩浆岩侵入、煤层埋深和断层等地质因素对2号煤层煤质、生烃能力、煤层渗透性、瓦斯含量等参数以及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岩浆岩侵入是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断层和煤层埋深是煤层瓦斯赋存的一般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影响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和分析了影响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煤层顶底板、煤层机构的破坏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莒山煤矿目前回采4号煤层,4号煤层在井田内分叉为4-1号和4-2号煤层,两煤层相距5.8 m。现矿井4-1号煤层已基本采完,采掘生产已进入4-2号煤层开拓准备、布面生产阶段。因4-1号煤层和4-2号煤层距离较近,下部4-2号煤层巷道布置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上覆4-1号煤层开采矿山压力的影响,为确保4-2号煤层采掘过程中顶板支护安全,特对4-2煤层开采巷道布置、支护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和设计。  相似文献   

15.
金佳矿井 1721主平硐穿过18^#煤层,经打超前钻孔推断,该煤层为瓦斯突出煤层,为安全顺利通过18^#煤层,采用了钻孔排放瓦斯和固化煤层技术,取得明显效果。通过煤层固化技术的运用,收集了大量资料,总结了经验,为今后在巷道揭露和穿过突出煤层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煤层自燃分级的模糊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不同地域矿区30多个煤层中所选出10个样本煤层,提出综合反映煤层自燃分级的自燃倾向性、煤层厚度、煤层倾菜和硫含量4个指标参数,运用模糊类分析进行煤层自燃分级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反射波地质属性,采用多元多项式拟合速度进行空间归位,控制煤层底板的起伏形态.采用钻孔约束波动方程反演波阻抗,结合钻探资料及合成记录,分析煤层反射波特点和类型以及与波阻抗剖面和煤层宏观结构的关系,解释了煤层厚度及煤层结构.初步控制了煤层起伏形态和煤层宏观结构及煤层厚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开采缓斜煤层群时,常要先回采位于所维护的岩石巷道下方的煤层。以刚性支架(整体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支护的巷道,只有当其距所开采的煤层法线距离超过煤层采高的250倍时,才能先把下方煤层采空。连续回采两层下方煤层时,这一距离应大于这两层煤采高总和的250倍。巷道距煤层距离小时,则建议在下方煤层中留煤柱维护上方巷道,煤柱宽度应大于开采下方煤层时支承压力带的宽度(从上方巷道在下方煤层上的投影两侧算起)。 用可缩性支架支护的巷道,选择支架相应的参数(支撑力和可缩性)的同时,即使巷道距下方煤层距离小,也可先行采动下方煤层。支架参数取决于巷道到下方煤层的距离,下方煤层的厚度,巷道断面积,煤层的埋深,以及围岩的强度。  相似文献   

19.
潘三矿为大型现代化矿井,13-1煤层原始透气性系数低且瓦斯压力及含量均较高,煤层突出危险性严重,直接抽采煤层瓦斯难度大。采用新型高压水射流扩孔技术,可达到扩大钻孔直径、增加煤层暴露面积和卸压范围的目的,从而提高煤层的透气性,增大煤层的抽采半径。在测定煤层原始瓦斯压力及含量的基础上,采用瓦斯压力和含量降低法考察水力扩孔后的煤层抽采半径,为试验区煤层抽采钻孔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由于煤层瓦斯压力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得出了煤层瓦斯压力与煤层埋深、煤岩弹性模量、泊松比、温度梯度和地应力梯度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式,并结合数值分析,对煤层瓦斯压力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煤层瓦斯压力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而变大,在同一煤层埋藏深度,煤层瓦斯压力随弹性模量、泊松比、温度梯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地应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煤层瓦斯压力梯度随煤岩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大,当煤岩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较小时,煤层瓦斯压力梯度的变化率较小,当煤岩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较大时,煤层瓦斯压力梯度的变化速率迅速增加。煤层瓦斯压力梯度随温度梯度和地应力梯度的增大而增大,基本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