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改善油藏整体开发效果 ,决定在胡状集油田进行 SD化学驱油试验。文中主要介绍了 SD驱油体系及其矿场先导性试验。经过几年的现场试验 ,累积增油 1.5× 10 4t,投入产出比 1∶ 4.83。该技术的成功应用 ,为化学驱在“三高”油藏 (高温、高矿化度、高二价金属离子 )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概要介绍了驱油物理模型装配装置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步骤,这一装置的使用,使制造人工模型的手段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CO2驱存在气源、输送、腐蚀等问题,对自生CO2驱油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自生CO2驱油机理,在考虑反应速度、经济因素的基础上,筛选出自生CO2体系,对优选出的体系进行原油膨胀、降黏效果评价实验,并利用微观模型和物理模型研究了其驱油机理和效果。实验表明,自生CO2驱油技术在低温时应选用双液法体系,高温选用单液法体系;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该技术能够使模拟原油膨胀10%~32.5%,油越稠效果越好;可使原油黏度降低38.1%~57.2%;在水驱后能够提高填砂模型采收率6.4~15.5个百分点,双液法效果好于单液法。室内实验和先导性试验表明,自生CO2驱油具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大港油田港西生物酶驱油先导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生物酶(DGE)在大港油田复杂断块油藏进行驱油和单井吞吐应用的可行性,采用现代测试手段分析了DGE的生化特性、界面活性及其在不同润湿性岩心上的驱油效率.结果表明,DGE主要由蛋白酶、乙醇脱氢酶、木聚糖酶等酶构成,总蛋白含量为103μg/mL数量级,且酶的生物活性较高;DGE与原油的界面张力为10-2~10-1mN/m数量级,比复合驱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活性低;DGE对原油有一定的乳化性,在质量分数高于4%时,对原油的乳化能力明显增强.DGE分子在岩石表面吸附后能改变岩石的润湿性,使岩石表面更趋向水湿.DGE驱油井组先导性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投入产出比为1: 12,提高原油采收率3%以上.DGE驱油技术适合均质、中、低渗透和含胶质沥青质较高的油藏,注入的DGE体系在油层中老化一定时间后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萨南东部过渡带注CO2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988年大庆油田在萨南东部过渡带开辟了注CO2试验区,1990年至1995年底先后对葡I2油层和萨Ⅱ10-14油层进行了非混相CO2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两次试验均采用先进行前期水驱,尔后进行水,气交替注水方式,CO2气体注入总量各为0.2PV左右,矿场试验用的CO2是大庆炼油厂的副产品,纯度为96%,这两次矿场试验结果表明,降低了水油比和水驱剩余油饱和度,采收率提高6.0%OOIP,每增采1td  相似文献   

6.
朝50区块微生物驱先导性试验效果及认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朝阳沟油田是全国较大的特低渗透油田,探明地质储量2.13×108t,动用地质储量1.57×108t.由于该油田不适合化学采油技术,为进一步挖潜该区的剩余油,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开展了2注10采微生物驱先导性试验,累计增油1.36×104t,投入产出比1∶6,含水下降了30.3%,取得了提高采收率3%的好效果,试验证明该技术可以重复应用,环保且不伤害地层,为类似的油田开辟出了一条新的提高采收率途径.  相似文献   

7.
泡沫作为驱油介质具有调剖和驱油的双重机理,分别采用渗透率级差为1∶3的非均质微观模型和并联填砂管模型,研究泡沫的微观驱油和液流转向机理,评价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非均质微观模型驱替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驱存在混气水驱油、表面活性剂驱油和泡沫驱油3个显著渗流区。混气水驱油渗流区的形成是由于泡沫的不稳定消泡,气体与泡沫液析出,气体窜进所致。泡沫破灭所析出的泡沫液渗流滞后于气体并乳化原油,形成了表面活性剂驱油渗流区。混气水驱油和表面活性剂驱油能够降低残余油饱和度,使得后续注入的泡沫保持稳定,从而起到调驱作用形成泡沫驱油渗透区。非均质微观模型的高渗透条带在水驱、泡沫驱和后续水驱过程中,波及系数由52.4%先升至100%后降至74.3%,后续水驱波及面积减小且突破高渗透条带后,低渗透条带不再见效,说明泡沫驱时的封堵作用在后续水驱时存在有效期,有效期后封堵作用失效。并联填砂管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分流率及驱油效率随着水驱、泡沫驱和后续水驱的变化规律与微观驱替机理分析结果相吻合,进一步验证了非均质微观模型驱替实验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蒙古林砂岩油藏地层温度45℃地下原油粘度124~233mPa.s,层间变异系数0.79~0.99,为低温普通稠油油藏,该油藏采用反七点法注采井网,井距为300m。1989年10月全面投入注水开发,1991年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开采,为改善油藏整体开发效果,确定在蒙西块开展聚合物驱油先导试验,经过两年来的矿场试验,试验区已有8口油井见效,有效率达80%,累计增油1.6×10^4t,注完第一个段塞后每吨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油田生物酶驱油先导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朝阳沟油藏属特低渗透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10-3μm2,地质原因导致注入井吸水能力差,注入压力高,采油效果差。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朝89区块进行了生物酶降压増注的先导性矿场试验。生物酶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活性蛋白产品,具有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和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其复配体系驱油剂比化学试剂和单独生物分子更稳定。现场应用生物酶驱油技术后注入压力下降10.8%,吸水指数增加,累计增油5 860 t。该区块试验的成功,为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深入剖析ZJ2延9油藏稳产面民临的主要问题,在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首次提出微生物驱油技术;通过对微生物驱油机理、菌种选育、性能研究及ZJ2延9油藏微生物群落的研究,确定了实验区域。目前,微生物驱油试验第一阶段已经完成,第二阶段也在有条不紊的准备当中;从第一阶段的结果来看,微生物驱油技术改善高渗透层水驱状况,段塞一调驱作用突出,封堵效果较为显著,为后续微生物驱油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粘土胶驱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了粘土胶驱油剂性能的室内实验研究,介绍了粘土胶驱油的宏观和微观物模驱油试验方法,步骤和结果;讨论了粘土胶驱油体系体系的成胶机理,驱油机理和对粘土胶驱油的影响因素,在两个试验区的矿场先导试验中,见到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室内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粘土胶作为一种新型的驱油剂,适用于有大孔道的高渗地层,且具有货源广,成本低的特点,在三次采油中,该项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耐高温微生物驱油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先导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胜利油田东辛高温低渗透油藏含蜡高,常温微生物无法存活,针对这一问题,引进美国NPC公司耐高温菌种,在Y6-16井组开展高温低渗油藏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研究和现场试验。施工后Y6-16井日增注52m^3,表皮系数由施工前的2.069减小为施工后的-6.31,油层污染得到较好改善;原油含蜡量、胶质沥青质含量降低,轻质组分增加,重质组分降低;井组采收率提高5.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特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先导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温室气体对世界大气环境的污染和危害,CO2地质封存及高效利用引起;、们高度关注。向油藏中注入CO2可使部分CO2有效地吸附在油藏的孔隙中,起到碳捕集和地质封存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增强原油流动性,有效提高油井产能,提高石油采收率。川口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部,是典型的特低渗透油田,通过室内储层模拟研究表明:随着注CO2气量的增加,驱油效果越来越好,且CO2水气交替、非固定气液比的注入试验见效快,原油采收率高;同时.矿场CO2驱油先导性试验表明:CO2驱油能显著提高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改善开发效果,油层对CO2吸附和埋存量大,利用C02驱油技术开采特低渗油藏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耐高温微生物驱油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先导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胜利油田东辛高温低渗透油藏含蜡高,常温微生物无法存活,针对这一问题,引进美国NPC公司耐高温菌种,在Y6-16井组开展高温低渗油藏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研究和现场试验。施工后Y6-16井日增注52m3,表皮系数由施工前的2.069减小为施工后的-6.31,油层污染得到较好改善;原油含蜡量、胶质沥青质含量降低,轻质组分增加,重质组分降低;井组采收率提高5.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黄原胶驱油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目前中国陆上年产油量60%以上来自东部地区各个油田,但东部部分油田因开发时间过久,许多生产油井含水量猛增,产油量递减速度过快,因此必须在三次采油技术上下功夫。根据国外三次采油技术资料报道,美国、加拿大等国在强化开采技术上,多采用生物聚合物进行油井...  相似文献   

16.
萨北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的试验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2年开展的萨北油田小井距特高含水期注聚合物矿场试验。是我国最早的聚合物驱油试验之一。萨北油田先后开展的5项意义重大的聚合物驱油试验,探索技术、积累经验,对大庆油田推广聚合物驱油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1995年萨北油田又率先开始注聚合物,成为大庆油田第一大面积工业化推广的区块。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89,自引:12,他引:77  
利用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总结分析了大庆油田7年多的聚合物驱油生产实践过程,研究了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实际值,分析了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论述了获得均匀聚合物驱前缘及降低聚合物驱油生产成本的方法,大庆油田的应用实践对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成孝 《钻采工艺》1993,16(1):52-57
碱水溶液作为驱油剂已发展成为配合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复合驱油剂,成为三次采油的重要手段。文中对该技术从机理、室内研究到现场应用情况进行综述。认为此技术因价格便宜,在目前采油中仍是可行的驱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动态特征及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聚合物驱油在大庆油田已取得了显效果,其生产动态与水驱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注聚合物后含水大幅度下降,采油量大幅度增加等方面,本论述了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的动态特征及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实践证明,只有在对这些影响因素优化条件下,聚合物驱油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孤岛油田中一区聚合物驱先导试验效果评价及驱油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孤岛油田中一区聚合物驱先导试验是在多层、高温、高含水、常规开发井网和污水配注条件下进行的,利用矿场试验资料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评价了其试验效果,研究了聚合物驱油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