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截流工程,已于1981年1月4日19时12分胜利合龙。截流合龙是按立堵方式在上游戗堤进行的。在历时约36个小时的龙口合龙施工中,抛填各种块石料和15~25吨混凝土四面体共约10.6万立米。合龙时的流量为4400~4800秒立米;龙口最大水深约10.7米,实测最大流速7米/秒,最终落差为3.23米。施工中创造了24小时抛投7.0万立米以上的高强度记录。本文概述大江截流工程实施简况。  相似文献   

2.
葛洲坝水利枢纽第一期工程已接近完成,即将进行大江截流。大江截流方案,1979年7月水利部主持会议审定为上游截流戗堤按承担3米落差设计,下游截流戗堤按承担1米落差作为安全后备措施,截流准备工作按双戗堤截流进行。一年多来,工程局除了抓紧一期工程施工外,还进行了上游截流龙口拦石坎护底、大江围堰两岸接头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开辟左右岸采石场及截流备料,左右岸截流道路等项工程的施工。  相似文献   

3.
4.
葛洲坝大江工程(即二期工程)经过四年多紧张的施工,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建。已经水电部组织验收委员会进行了大江工程挡水前中间阶段验收。1985年12月上游基坑充水,1986年1月成功地进行了上游橫向围堰混凝土防渗墙爆破,3月底下游基坑充水,各主体建筑物均处于正常挡水状态。目前上下游围堰水下拆除正加紧进行,500千伏变电所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大江电站8号和9号水轮发电机组主机和辅助设备的安装及试运行工作,都在按计划积极进行。按国家要求上半年大江电站两台机组投产发电的任务即将圆满实现。  相似文献   

5.
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55%,是长江干流上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已于1981年1月4日19时许,历经36个小时的紧张合龙施工,一举腰斩长江,胜利完成大江截流工程。此间,在长  相似文献   

6.
经过36小时23分钟连续作战,葛洲坝大江截流胜利成功.这是最后一四石料堵住了龙口.210立米侧翻式抛石船在葛洲坝上游龙口她投铅丝笼护底毅麟嵘 ┌─┬─┐ │夔│翼│ └─┴─┘ ┌───────────────────┐ │嘿淤界裂菠:份举湘粼婴岌材吩芬狡踢粉七 │ └───────────────────┘┌─┐│哪│├─┤│殊│└─┘ ┌───┬─┐ │寡蘸靡│ │ ├───┼─┤ │蒸巍羹│鬓│ └───┴─┘┌──┐ │鬓 │ ├──┤ │黝 │ └──┘ ┌─┐ │ │ └─┘┌─┐│翼│└─┘ ┌────┬───┬─…  相似文献   

7.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已经过国家中间阶段验收,将在今冬明春这一枯水季节进行大江截流。葛洲坝水利枢纽是在长江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坝,是三峡枢纽下游的航运和发电梯级。该工程位于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3公里处。坝址有葛洲坝和西坝两岛,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  相似文献   

8.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在万里长江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水利水电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其总库容15.8亿m3,总装机容量2715MW,年平均发电量157亿kW·h年过坝能力5000万t。坝址处长江被江中的西坝、葛洲坝两个小岛分成三条江,主河道(大江)在右岸一侧。工程分二期施工,一期工程于1970年12月25日开工,至1980年9月基本完成,第一期工程在左岸上下游横向土石围堰保护下在二、三江施工,江水由大江宣泄。第二期工程于1981年1月大江截流后,在右岸上下游横向围堰及原纵向围堰保护下在大江施工。截流期间大江径流由左岸一期工程…  相似文献   

9.
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已经胜利完成.作为降低大江截流难度、取得截流胜利的重要技术措施的龙口护底,在实践中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简要论述龙口拦石坎护底设计及其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利枢纽大江截流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工程施工导流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方案。二期施工围左岸,进行主河床截流,迫使江水从右岸导流明渠下泄。截流流量为11月下旬的20年一遇最大日平均流量14000m3/s,截流时间选在1997年11月中旬,采用上游单戗堤立堵截流方案。龙口位于主河床深槽右侧,龙口宽130m,最大水深达60m。为防止戗堤头部坍塌,在龙口段先行平抛垫底。龙口进占由两岸同时进行,投抛材料为块石和石渣。设计龙口水位落差0.51~0.71m,口门流速2.13~2.73m/s。  相似文献   

11.
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截流工程在龙口宽度203米、长江流量4,400~4,800米~3/秒、龙口最大水深约10.7米、实测最大流速7米/秒、最终落差3.23米的情况下,于1981年1月3日7时30分以单戗双向立堵方式在上游龙口进占,1月4日19时13分胜利合龙(见封二照片)。截流历时36小时23分,抛投填料10.6万立方米,创造了日抛投强度7.2万立方米的高强度记录。  相似文献   

12.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规模宏伟,举世瞩目。为了使第一期工程早日发挥实效,第二期工程得以进行,根据施工进展的情况,必须不失时机地组织好大江截流这一转折性的关键战役。这不仅是对葛洲坝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的一场考验,也是对我国水利水电事业水平的一次检验,其成败直接关系到今后开发长江的大  相似文献   

13.
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设计是水利部向国家建委推荐的优秀设计项目。在截流过程中和胜利合龙后,长办科技人员对有关截流的基本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观测、搜集、分析、整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全面的技术总结。为了总结交流经验,本刊这一期发表了“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设计的基本经验教训”等一组文章,以后还将陆续刊载有关的专题性文章。为节省篇幅,有关设计和施工基本情况和过程,均予从略,请读者參阅本刊1981年第一期发表的有关大江截流设计概况和哉流施工实况等文章。  相似文献   

14.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坝长2561m,坝高47m,总库容15.8亿m3,总装机容量271.5万kW,1988年建成。该工程的建设,成功地解决了复杂的河势和泥沙、通航水流条件、泄水闸消能防冲、基础处理、大江截流及深水围堰、大型金属结构设计制造和安装、大型水能发电机组等重大技术问题,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  相似文献   

15.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戗堤已于1月4日19时53分胜利合龙,长江水流改由二江下泄。截流前夕,赵紫阳总理于1月1日下午到1月3日上午视察了葛洲坝工地,检查了截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观看了二江泄水闸第一次过水和大江截流戗堤合龙演习。紫  相似文献   

16.
17.
一、概况长江为多砂性河流。在天然情况下,经葛洲坝的年输砂总量计约五亿三千万吨。在设计中,对葛洲坝水利枢纽的防砂及排砂措施极度重视。例如:对位于左右岸的三个船闸,制定了“静水通航,动水冲砂”的运用原则,为其设置了主要目的为拉砂的冲砂闸;在左岸2号及3号船闸之间,布置了六孔冲砂闸;在右岸1号船闸的右侧,布置了九孔冲砂闸,即大江冲砂闸。大江冲砂闸的任务为:拉砂以改善大江航道上游孔口的淤滩,并减少大江电站粗砂粒过机;当二江泄水闸检修时,与二江电站共同承担泄流任务;当天然来量超过35,000立米/秒时,还参与整个枢纽泄洪。大江冲砂闸最大宣泄能力为20000立米/秒。根据水库调度要求,闸门须作局部开启运用。因而大江冲砂闸为一具有多功能的泄水建筑物。由于承担的泄洪任务,设计要求加大孔口泄量,而冲砂闸本身承担的输砂任  相似文献   

18.
葛洲坝枢纽利用坝址处的葛洲坝岛和西坝岛把长江分割为大江、二江、三江的有利地形和二、三江在枯水期为滩地河床的条件,采用分期导流方式施工。第一期先围二、三江,修建二江泄水闸、电厂和三江冲砂闸、船闸,从大江宜泄流量,照常通航,第二期截断大江,迫使江水改从二、三江建筑物宣泄(见图1),进行大江电厂、冲砂闸和船闸的施工,并利用大江上游围堰拦蓄库水,一期工程发挥通航发  相似文献   

19.
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截流工程是在长江干流上进行的,不仅规模巨大,技术要求高,而且由于它直接关系着葛洲坝第一期工程的运行使用,涉及到长江航运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做到确有把握。由于工程建设者和有关方面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大江截流已于1981年1月4日在4,720米~3/秒流量下胜利合龙。为便于读者了解有关情况,现将上述截流工程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扼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分两期施工,一期工程先修建二、三江建筑物。自1974年底主体工程复工以来,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今年10月,大江截流戗堤非龙口段已开始进占,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后就可以完成截流合龙。利用大江围堰挡水,1981年可实现三江船闸通航和二江电厂发电。此后,继续进行大江建筑物施工(参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