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混凝-超滤处理含油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原水经混凝预处理后生成微絮体,改善了分离性能,对膜污染起了重要的缓解作用,可延长反冲洗周期,使其保持较高的稳定通量,长时间运行。运行过程中膜通量下降幅度较小(仅为33%);随着超滤时间的延长,COD和油的去除率较高,均可保持在90%~95%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经济、高效的提高西北农村地区微污染窖水的水质,实验采用PAC/NPAM/木质粉末活性炭与超滤联用处理微污染窖水,考察了对浊度、氨氮、UV_(254)以及COD_(Mn)的去除效果以及对膜通量的变化研究,并且将其与单独超滤、3种强化混凝(PAC、PAC/NPAM、PAC/NPAM/木质粉末活性炭)进行对比,其结果表明:联用技术的去除效果较单独超滤与PAC/NPAM/木质粉末活性炭的去除效率都高,其中联用技术对氨氮、COD_(Mn)、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50.07%,63.05%和84.7%,而单独超滤的去除率为15.36%,23.50%,16.17%,PAC/NAPM/木质粉末活性炭联合投加的去除率为42.09%,50.47%,64.25%;同时,联用技术下的膜通量衰减速率比单独超滤的缓慢,其中混凝沉淀/超滤的膜通量的衰减速率比单独超滤的平均减缓了36.24%,而在线混凝/超滤的膜通量的衰减速率比单独超滤的平均减缓了42.23%,适用于农村微污染窖水的净化。  相似文献   

3.
在线混凝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线混凝一超滤膜处理工艺对微污染水进行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常规处理作为超滤膜的预处理,膜压差增加,无法保持稳定的运行.将在线混凝作为超滤膜的预处理时,膜压差增加缓慢.在线混凝能有效地控制膜污染.试验还表明,当聚合硫酸铁投加质量浓度为30 mg/L时,膜出水的CODMn<3 mg/L,满足最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对化学清洗液分析发现,在在线混凝-膜联用工艺的情况下,污染膜的主要有机物为亲水性组分.  相似文献   

4.
超滤膜处理含藻水,通量下降迅速,通过反冲洗难以恢复,这大大限制了超滤技术的应用范围.试验考察了超滤及PPC强化混凝和超滤联用两种工艺处理含藻水的运行状态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超滤及其组合工艺对浊度、藻类去除效果较好,系统出水中未检出藻类,浊度在0.2 NTU以下,PPC强化混凝.超滤工艺可提高超滤膜的通量及反冲洗效果并能改善出水水质,提高UV254捌和TOC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碎煤加压气化废水生化出水经不同药剂的强化混凝预处理后出水的超滤膜通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膜通量随着混凝药剂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在PFC投加量为150 mg/L时,初始膜通量为纯水通量的80.4%,原水未经混凝预处理时初始通量仅为纯水通量62.5%,经过长期运行,强化混凝后水样超滤通量衰减趋势减缓。不同预处理条件下受污染的超滤膜经简单碱洗(NaOH,浓度10 mmol/L)-酸洗(HCl,浓度10 mmol/L)浸泡后,通量恢复效果不同,处理原水、PFC(150 mg/L)、PAC(150 mg/L)的超滤膜初始通量恢复率分别为79.4%、84.1%、85.1%。  相似文献   

6.
针对洪水的水质特征,研究了混凝、活性炭和超滤膜对洪水中浊度、有机物和细菌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确定了混凝-活性炭-超滤组合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稳定、可靠.运行期间对浊度、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对CODMn的去除率为75%,对UV254的去除率为71%,系统出水中未检出大肠杆菌,浊度基本被完全去除,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7.
混凝超滤技术处理长江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混凝超滤联用技术处理长江地表原水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 :混凝剂投加量分别为 8mg/ L时 ,浊度、DOC、UV2 54去除率高 ,膜通量最大 ,通量恢复情况最好 ,此时膜压差为0 .0 5 MPa  相似文献   

8.
邱加林 《山西化工》2021,(2):207-208,211
为进一步提升超滤工艺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处理效率,在分析超滤处理工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别开展混凝预处理试验确定针对含油废水的最佳混凝剂、PH值、水温等参数,开展混凝-超滤试验与超滤工艺对含油废水处理时的操作压力、通膜量以及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并得出:应大力在含油废水处理中推广并应用混凝-超滤工艺.  相似文献   

9.
超滤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超滤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研讨微絮凝+超滤组合工艺、粉末活性炭(PAC)+超滤组合工艺,以及膜污染及其防治技术;从处理效果、经济性能上对超滤工艺与常规过滤工艺进行对比。认为超滤工艺必将成为未来饮用水最重要最有效的处理技术之一;而混凝+超滤工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诚  黄廷林  李志伟  冯颜颜 《水处理技术》2012,38(12):127-129,136
通过小试与中试相结合,考察了用小试混凝沉淀技术代替中试混凝超滤工艺判断混凝剂最佳投药量的可行性,对比研究了经聚合氯化铝(PAC)、FeCl3、硫酸铝(AS)3种混凝剂预处理超滤后在除浊、除有机物、膜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效能。结果表明,浊度的去除效果与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无关,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由高到低为PAC(45.5%)>FeCl3(42.4%)>AS(35.5%),膜污染程度(ΔTMP)由高到低为AS(42.72kPa)>FeCl3(39.68 kPa)>PAC(21.01kPa),综合比较采用PAC混凝预处理效果最佳,对水厂实际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预氯化与强化混凝相结合用于给水处理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氯化时间、有效氯投加量等因素对次氯酸钠氯化效果的影响,以及氯化与混凝的先后顺序对CODMn及UV254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本试验原水,有效氯投加量为4mg/L,经过30min氯化后,CODMn去除率达20%左右,再经过强化混凝后,CODMn去除率可达50%左右。先氯化后混凝对于CODMn的去除效果总体要优于先混凝后氯化。在低投氯量时,先混凝后氯化对于UV254的去除效果优于先氯化后混凝,但随着投氯量的增加二者的处理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2.
王华成  吕锡武 《净水技术》2005,24(1):30-32,39
饮用水水源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传统制水工艺,水源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文中阐述了微污染水源水饮用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臭氧活性炭/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膜法深度处理技术、强化混凝处理技术等,展望了各种技术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3.
Viruses ar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annual 1.3 million deaths associated with the global burden of diarrheal diseas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hile household-level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reduce diarrheal illness, the majority of filtration technologies are ineffective in removing viruses due to their small size relative to filter pore size. In order to meet the WHO health-based tolerable risk target of 10−6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per person per year, a drinking water filter must achieve a 5 Log10 virus reduction. Ceramic pot water filters manufactur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ypically achieve less than 1 Log10 virus reduction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shortfall in virus removal efficiency in household water treatment filtration, we (1) evaluated the capacity of chitosan acetate and chitosan lactate, as a cationic coagulant pretreatment combined with ceramic water filtration to remove lab cultured and sewage derived viruses and bacteria in drinking waters, (2) optimized treatment conditions in waters of varying quality and (3) evaluated long-term continuous treatment over a 10-week experiment in surface waters. For each test condition, bacteria and virus concentrations were enumerated by culture methods for influent, controls, and treated effluent after chitosan pretreatment and ceramic water filtration. A > 5 Log10 reduction was achieved in treated effluent for E.coli, C. perfringens, sewage derived E. coli and total coliforms, MS2 coliphage, Qβ coliphage, ΦX174 coliphage, and sewage derived F+ and somatic coliphages.  相似文献   

14.
矿井水混凝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前矿井水综合处理利用率低、处理成本高,主要是由于所用混凝剂以及投加量不合理。针对这一现实以及阜新矿区严重缺水状况,进行了矿井水资源化的混凝试验研究,认为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配合投加时混凝效果最佳,最佳投药量分别为5mg/L、0.2mg/L。最佳混凝pH值为7。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地区地表水大多数为夏季高藻、冬季低温低浊的微污染水源水,常规工艺对高藻、低浊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效果较差,而集气浮和过滤技术一体化的浮滤池工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该文分析了浮滤池工艺的原理,论述了浮滤池的演变过程及国内外应用实例,并总结了浮滤池的工艺优势及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最后展望了浮滤池工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高藻条件下溶气气浮工艺的强化混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试试验确定了高藻条件下溶气气浮的最优强化混凝条件:pH6.60,碱式氯化铝投加量为2.0mg/L(以Al计),在此条件下,气浮工艺出水浑浊度为0.30NTU,UV254的去除率为33.3%,耗氧量的去除率为45.0%,藻的去除率为94.2%。试验显示,投加H2SO4改变原水pH对浑浊度去除的影响不显著,对UV254、耗氧量和藻去除效果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绍祥  陈蓓蓓  倪国文  章青 《净水技术》2010,29(6):24-27,79
针对冬季长江原水和黄浦江原水的水质情况,通过混凝剂种类、混凝剂投加量、不同混凝沉淀条件几方面对两种原水及其以不同配比混合后原水的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硫氯化铝(PACS)和聚合硫酸铝铁(PAFS)在处理低温混合原水时比硫酸铝节省投加量,浊度降到最低值时长江原水所需混凝剂硫酸铝的投加量为40~50 mg/L,低于黄浦江原水所需的60 mg/L,两种降速絮凝状态对混合原水处理效果相近,为保证常规处理后水质达标,冬季黄浦江和长江原水混合比例最好不超过3∶7。  相似文献   

18.
常用超滤膜组合工艺在饮用水处理中的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寅春 《净水技术》2011,30(5):72-75
介绍了三种常用超滤膜组合工艺——混凝/超滤、常规处理/超滤、活性炭/超滤的特点和处理效果,并分类整理了近几年超滤膜组合工艺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应的成功建设实例。  相似文献   

19.
UF膜活性炭组合工艺自来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超滤与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研究了粉末活性炭的投加对超滤膜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粉末活性炭投量的增加膜稳定运行时间延长,通量下降率降低。粉末活性炭的投加对膜过滤阻力影响不大。采用粉末活性炭和超滤组合工艺处理饮用水,调整适合的参数,其中CODMn、UV254、TOC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56%、76%和98%以上,粉末活性炭超滤膜组合工艺可用于制备优质饮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