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茂金属化合物Ph2C(C5H4)(C29H36)ZrCl2为主催化剂,有机硼化物[Ph3C][B(C6F5)4]和Al(i-Bu)3为助催化剂,通过连续溶液聚合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利用NMR、通过改变聚合工艺条件研究了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Ph2C(C5H4)(C29H36)ZrCl2/[Ph3C][B(C6F5)4]/Al(i-Bu)3催化体系下,乙烯/1-辛烯共聚符合一阶马尔可夫模型;乙烯/1-辛烯共聚物呈随机分布,随反应温度的升高,乙烯竞聚率逐渐增大,1-辛烯竞聚率基本不变,提高反应温度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2.
茂金属/Ziegler-Natta复合催化剂催化乙烯/己烯共聚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谢长兵  金茂筑 《石油化工》2000,29(4):255-259
介绍了茂金属 /Ziegler Natta复合催化剂用于乙烯 /己烯共聚合的情况 ,讨论了聚合温度、甲基铝氧烷 (MAO)用量、共聚单体浓度等因素对共聚合的影响 ,同时研究了预聚合的作用 ,探讨了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所得聚合物具有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通过1 3C NMR分析 ,共聚单体己烯倾向于孤立地分布于聚合物链中。  相似文献   

3.
从乙烯选择性四聚催化体系铬配合物的配体结构(双膦胺型配体、乙基桥连双膦型配体、碳-氮桥连磷胺型配体)、助催化剂和反应机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乙烯选择性四聚领域内的研究进展,指出过渡金属铬配合物在乙烯选择性齐聚中具有高催化活性、产物高选择性的特点,是制备1-己烯、1-辛烯等线性α-烯烃的主要催化剂,配体结构是影响铬配合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单茂金属催化剂MXC,经Al(i-Bu)_3和[Ph_3C]~+[B(C_6F_5)_4]~-活化后对乙烯和1-辛烯进行了催化共聚,利用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聚合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共聚物样品以及进口韩国SK公司的聚烯烃弹性体(POE)产品。结果表明:共聚物样品与SK公司的POE产品在~(13)C-NMR中有相似的吸收峰,组成及聚集态结构相近;随催化剂Al/Ti比(摩尔比,下同)减小,催化活性增加,共聚物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_w)先减小后增大;聚合温度从90℃升高至130℃,催化活性降低,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变宽;当Al/Ti比为300时,共聚物■_w由24.36×10~4降至9.87×10~4;当Al/Ti比为150,聚合温度为110℃时,催化活性达到11.77×10~6g/(mol·h),共聚物■_w,PDI,熔融温度、结晶度依次为10.05×10~4, 3.14, 76.95℃, 2.27%,1-辛烯插入率达到13.2%。  相似文献   

5.
乙烯-1-辛烯共聚物增韧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聚烯烃系弹性体(POE)的特点及其在PP增韧改性中的应用,同时还报道了马来酸酐接枝的POE在极性聚合物复合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四种不同取代基的苯氧基单茂钛配合物为主催化剂,与三异丁基铝、阳离子硼酸盐形成催化体系,催化乙烯与1-辛烯共聚,利用DSC,GPC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表征,探索了不同取代基的苯氧基单茂钛配合物与不同阳离子的硼酸盐对共聚的影响,以及聚合条件对共聚以及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下得到的共聚物密度为0.86~0.88 g/cm3,与通用乙烯基弹性体密度相似;在合适条件下,该催化体系的共聚活性可达4.94×106 g/mol。  相似文献   

7.
线性共聚体1-己烯和1-辛烯在工业上用于生产聚乙烯。已有几家公司开发了高选择性铬基催化剂通过乙烯三聚制取1-己烯。而类似的四聚生产1-辛烯尚在进一步开发中。三聚机理涉及由铬原子和三个相连的乙烯分子组成的七员金属环中间体。而形成1-辛烯所需要的九员环扩展至今尚未实现。  相似文献   

8.
石化公司采用线性α—烯烃1—己烯和1—辛烯作为生产聚乙烯的共聚单体,几家公司已经开发了高选择铬催化剂通过乙烯三聚工艺生产1—己烯。但是,类似的四聚生产1—辛烯却很困难。三聚机理涉及一种由铬原子和3个结合在一起的乙烯分子组成的七元金属化环中间体。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公开了一种高选择性乙烯三聚及聚苯乙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本发明所设计的侧链含可配位基团的茂金属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时具有很高的活性,尤其是用于乙烯三聚,可以获得非常高的选择性。其中,对1-己烯的选择性大于99%,更重要的是:乙烯三聚产物中只含有1-己烯,没有2-己烯和3-己烯等异构体存在,这样就避免了许多后序分离操作环节,降低了工业化的成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构通式如上(略)。  相似文献   

10.
赵惠萍 《石化技术》2006,13(1):59-64
介绍了生产1-辛烯的4种工艺路线,综述了Chevron、BP Amoco、Shell、Idemitsu、VISTA、Exxon、IFP七种乙烯齐聚工艺,并进行了比较;简述了我国1-辛烯的生产现状及研究进展,对我国1-辛烯合成技术的开发和工业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SiO2载体中引入分子状态的MgCl2后再负载TiCl4,制备了高活性的用于乙烯与1-己烯淤浆共聚的双载体Ziegler-Natta催化剂TiCl4/SiO2-MgCl2。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n(TiCl4)∶n(MgCl2)=10,滴加TiCl4温度为-25℃,n(C2H5OH)∶n(MgCl2)=2.4,m(SiO2)∶m(MgCl2)=1。用激光粒度分析仪、SEM和WAX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粒径分布、颗粒形态和结晶情况进行表征的结果显示,催化剂的粒径在20~45μm之间,较均匀;且颗粒形态呈球形。当催化剂中Ti的质量分数为5.1%时,该催化剂可高效催化乙烯与1-己烯进行淤浆共聚,催化效率达1.59kg/g,乙烯-1-己烯共聚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104g/mol,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16.3,呈宽分布。  相似文献   

12.
载体茂金属催化剂的乙烯和丙烯共聚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不同聚合条件下载体茂金属催化剂Et[Ind] 2 ZrCl2 -MAO/SiO2 的乙烯和丙烯共聚合活性、聚合物中丙烯含量以及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可以降低铝锆比而不会降低聚合活性。用1 3CNMR测定了茂金属乙丙橡胶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14.
以硅胶为载体,通过对自制的限制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C(CH_3)_2(Cp)N(t-Bu)ZrCl_2的负载化,制备了C(CH_3)_2(Cp)N(t-Bu)ZrCl_2/MAO/SiO_2负载化限制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简称负载化催化剂);考察了硅胶焙烧温度、甲基铝氧烷(MAO)处理硅胶时间、茂金属的浓度、负载温度和负载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及其对乙烯与1-辛烯共聚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硅胶焙烧温度600℃、MAO处理硅胶时间6h、茂金属浓度0.65mmol/L、负载温度40℃、负载时间6h的条件下制备的负载化催化剂对乙烯与1-辛烯共聚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乙烯与1-辛烯共聚物中1-辛烯的插入率较高,共聚物颗粒形态良好,无粘釜现象。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用于生产线型聚乙烯产品的共聚单体1-己烯和1-辛烯的发展现状以及 Cr 系催化体系催化乙烯三聚和四聚的研究进展。合成1-己烯和1-辛烯的高选择性和高活性催化体系是重要的发展方向,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体化合物方面。重点介绍了 Cr 系催化体系催化乙烯三聚和四聚生成1-己烯和1-辛烯的反应机理以及配体结构对 Cr 系催化体系的影响,并讨论了制约1-己烯和1-辛烯生产的外部因素(如助催化剂、促进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球形催化剂的乙烯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开发新犁的可控制形态催化剂,对球形MgCl2载体催化剂的乙烯-己烯共聚合行为进行了研究。随着1-己烯加入量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增大,共聚物的熔点和密度均降低.聚合物形态具有较好的复现性。同时发现,催化剂活性和共聚物性质随给电子体种类和加入方式的不同,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以乙烯为原料,采用自制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牌号为LHQ-12),在反应压力为1 MPa,反应温度为(83±2)℃,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采用淤浆聚合法制备了聚乙烯。结果表明,LHQ-12与进口催化剂相比,粒径分布相似,聚合活性较高。当最佳氢气质量分数为300×10-6,最佳1-己烯/乙烯(摩尔比)为0.008时,聚合活性可达到4 000 g/g。  相似文献   

18.
环氧乙烷水溶液和CO_2合成碳酸乙烯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玺  刘定华  刘晓勤 《石油化工》2007,36(9):887-890
采用自行开发的NY-2催化剂,研究了环氧乙烷(EO)水溶液和CO2制备碳酸乙烯酯(EC)的反应性能。设计了正交实验以确定影响EO转化率和EC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溶剂EC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合成EC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H2O)∶n(EO)是影响EO转化率的最主要因素;温度和n(H2O)∶n(EO)是影响EC选择性的最主要因素;确定了采用NY-2催化剂、以EC为溶剂时,合成EC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0~120℃,反应压力3.0~4.0MPa,催化剂质量分数2%,n(H2O)∶n(EO)=1∶2,n(EC)∶n(EO)=5。在此条件下,EO的转化率达到97%以上,EC的选择性达到93%左右。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乳液成形法制备了一种新型聚乙烯催化剂(BCN)。利用元素分析、粒度分析和SEM等方法对BCN催化剂的组分、粒径及形态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BCN催化剂的粒径较小,粒径分布较窄且颗粒均匀。考察了BCN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CN催化剂聚合活性较高;氢调敏感性优异,当p(H2)∶p(C2H4)在0.28∶0.72~0.70∶0.30之间时,聚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10 min)在2.8~390.0 g之间可调;随共聚单体1-己烯加入量的增大,BCN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制得的聚乙烯的支化度则逐渐增大,而堆密度逐步减小。采用BCN催化剂有利于生产装置的长周期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