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繁昌县小紫山地区位于安徽省南部,区内铜多金属矿处于安徽沿江成矿带中段,繁昌成矿区东南缘。结合该区1∶5 000地质测量、1∶5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并对Cu、Pb、Zn、Mo、As、Sb、Bi、Au等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如下分析:首先运用迭代法计算出了测区各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并圈定了区内单元素的异常范围;然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厘定了区内成矿元素组合,圈定了3处综合异常带作为找矿靶区,即位于测区东北端以Cu、Pb、Zn、Mo为主的Ⅰ#综合异常带和以Cu、Pb、Zn、As、Sb、Bi为主的Ⅱ#综合异常带以及位于测区中部以Cu、Pb、Zn、Mo为主的Ⅲ#综合异常带。研究表明:区内Cu、Pb、Zn、Mo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套合程度高,主要沿NE向呈带状展布,异常强度东高西低,与区内构造蚀变带和地表矿化体对应较好,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了丰富完整的地球化学找矿信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区内成矿物质来源条件、成矿地质条件以及类比邻近同类型铜多金属矿床,认为区内形成中—低温热液脉型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都兰县开荒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柴板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中段,雪峰山—布尔汗布达金、钴、铜成矿带内。为在开荒地区实现找矿突破,于研究区内开展了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以527件水系沉积物样品数据为基础,采用元素的变异系数、富集系数、浓集比率对Au、Ag、As、Sb、Cu、Pb、Zn、W、Mo 9种元素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分析各元素在空间上的富集规律及其成矿潜力,并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对研究区进行了成矿预测。研究表明:Au在研究区内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其他元素的成矿潜力较小;通过R型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确立了研究区内与Au成矿有关的元素组合为Au-As-Sb-Pb;运用衬度异常方法在研究区内圈定了2处找矿靶区,KH1靶区与KH2靶区内的Au、As、Sb、Pb异常套合性较好,并且在KH1靶区内发现了白金沟金矿体。由于KH2靶区与KH1靶区内的各元素套合性及成矿地质条件极为相似,故认为KH2靶区也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分析结果对于在研究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勘探工作及相关成矿预测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霍龙门沟地区位于东乌珠穆沁旗-嫩江多金属成矿带的南段,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本文以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为依据,利用元素变异系数、浓集系数及分形特征等方法对黑龙江霍龙门沟地10种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统计,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法及分形方法对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内Au、Ag、Cu、As、Mo等元素具有较高的找矿潜力,Au元素可能是研究区主要的成矿矿种。根据元素异常组合分布规律及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定综合异常7处,并与区域典型的永新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和多宝山斑岩型铜-钼-(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划分出大狼沟AuAg成矿远景区和霍龙门沟Cu-Au成矿远景区,为研究区下一步找矿勘查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陕南何家垭地区(研究区)地处勉略宁三角区,是铜、镍、铁、金、猛、锌等多金属矿重要的富集区,具备良好的成矿潜力。为明确研究区找矿方向,缩小找矿靶区,在区内对Ti、V、Mn、Zn、Cu、Pb、 Ni、Au、As 9种元素开展了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针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元素含量,进行了相关参数(平均值、变异系数、富集系数)统计并结合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V、Mn、 Cu、Ni、Au、As 、Zn成矿潜力较大, Pb成矿潜力较小。根据元素组合衬度异常分布特征、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在区内共圈定2处找矿靶区,A靶区一处与B靶区一处。A靶区中Cu、Ni、Au、As、Mn、 Zn异常强度分别为137.1×10-6、91.7×10-6、2.45×10-9、39.8×10-6、1 512×10-6、128×10-6;B靶区中Ti、V异常强度分别为9 810×10-6、259×10-6。综合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元素组合衬度异常分布特征、 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与物探信息对找矿靶区进行了成矿潜力分析,认为A靶区具有寻找岩浆熔离型铜镍等多金属硫化物矿的潜力,B靶区具有寻找热液蚀变型钛磁铁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陕南何家垭地区(研究区)地处勉略宁三角区,是铜、镍、铁、金、猛、锌等多金属矿重要的富集区,具备良好的成矿潜力。为明确研究区找矿方向,缩小找矿靶区,在区内对Ti、V、Mn、Zn、Cu、Pb、 Ni、Au、As 9种元素开展了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针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元素含量,进行了相关参数(平均值、变异系数、富集系数)统计并结合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V、Mn、 Cu、Ni、Au、As 、Zn成矿潜力较大, Pb成矿潜力较小。根据元素组合衬度异常分布特征、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在区内共圈定2处找矿靶区,A靶区一处与B靶区一处。A靶区中Cu、Ni、Au、As、Mn、 Zn异常强度分别为137.1×10-6、91.7×10-6、2.45×10-9、39.8×10-6、1 512×10-6、128×10-6;B靶区中Ti、V异常强度分别为9 810×10-6、259×10-6。综合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元素组合衬度异常分布特征、 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与物探信息对找矿靶区进行了成矿潜力分析,认为A靶区具有寻找岩浆熔离型铜镍等多金属硫化物矿的潜力,B靶区具有寻找热液蚀变型钛磁铁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宁都青塘地区是赣南成矿地质条件较为特殊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岭成矿 带北部和武 夷山成矿带西侧的交汇复合部位,是银、金、铅、锌、铜等多金属矿重要的富集区,具备良好 的成矿潜力。为明确该 区域找矿方向,实现找矿突破,收集了江西宁都青塘地区区域地质特征、矿产分布等信息,并 对高陂水库西侧研究 区的 Cu、Zn、Mo、Sn、W、Pb、As、F、Ag、Au 10 种元素开展了 1∶1 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根据元素含量的测量结果,选 择算术平均值、变异系数、富集系数等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相关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 对元素的共生组合关 系进行了分析,最终结合单元素异常分布特征对江西宁都青塘地区进行了成矿预测与找矿前景 的综合性分析。结 果表明:研究区 Au、Mo、Pb、Ag、As 元素呈现强富集、强分异特征,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 是区内主要成矿元素;研究 区内元素可划分为 3 组共生组合:Pb-Zn-Cu、Mo-Sn-W-F、Au-Ag-As。根据元素异常分析结 果,结合地质特征与航 磁异常信息,在研究区内共圈定出 5 个综合异常区,其中 HT4甲 2、HT3乙 2以及 HT1乙 2 最具找矿前景。分析结果表 明:研究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对指导区域找矿勘探工作以及相关成矿预测研究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彭强  张峰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8):140-145
当顺地区属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之青海南山冒地槽带,通过对矿区实施化探测量,圈定了Au、As、Sb、Mo、Cu、Pb、Zn等元素异常区,并探讨各元素化探异常特征;通过元素组合异常特征评价发现Cu-Pb-Zn-Mo元素组合异常套合性较差,而Au-As-Sb元素组合异常套合性较好,并圈定2处综合异常区。化探测量结果的综合研究确定了找矿靶区并指出了矿区具Au、Cu、Mo矿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龙山地区铜多金属矿处于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北西向或近东西向断裂为区内重要的控矿构造,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1∶1万土壤测量等工作,综合分析了区内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查明区内元素的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圈定了三条矿化蚀变带,三条矿(化)体,并初步查明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规模。研究表明,该区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潜力较大,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加斯铅锌铜矿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分析了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在研究矿区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的基础上,采用1∶2.5万沟系次生晕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圈定了以Cu、Pb、Zn、Ag等为主的综合异常。通过对沟系次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相关性的分析,认为矿区Pb、Zn、Cu、Ag等含量高,变异系数大,局部富集特征明显,为矿区主要成矿元素及矿化伴生元素,其中H-3~#、H-4~#综合异常规模较大、峰值高、浓集中心和浓度分带特征明显,两者处于杨叶铜矿带上,与花园式砂岩型铜矿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为寻找该类型铜矿较有利的异常区。通过地表工程揭露,在H-4~#综合异常范围内发现了Ⅰ~#铜矿体,在H-3~#综合异常西侧发现了Ⅱ~#铜矿化体,显示了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依据矿区沟系次生晕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所处地质环境,进一步讨论了矿区找矿方向,为在该区进一步开展铅锌铜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天山博罗科努Au、Pb、Zn、Cu、Mo异常带是新疆最重要的金及有色金属多元素异常带之一.目前,在该带莱历斯高尔-肯登高尔预测矿集区东段色勒特果勒矿区进行综合研究和矿产勘查并取得了找矿进展,新发现铜、金多金属矿产地两处,确立了色勒特果勒是一个以接触带和层间矽卡岩型铜钼矿为主,共伴生金、钨矿,兼有破碎蚀变岩型铜钼、金矿的铜多金属矿复合型矿床,成矿形成系列,其远景规模有望达到中型以上.论述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成矿规律研究,根据大中比例尺遥感地质解译、地质物化探测量成果进行了找矿预测,划分了7个找矿靶区,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尚生茂  汤声旺  李世恩  何俊江  张志强 《中州煤炭》2022,(11):107-113,119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地处东昆仑南造山带东,是金、银、铜、钴、镍、铅、锌等成矿的有利地段。矿区内圈定1∶〖KG-*2〗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18处,异常元素以Ag、Pb、Co、Ni、Cr为主,各元素间套合性较好,异常区内发现了2条含矿构造蚀变带及4处矿化点,并圈出多条矿体。已发现矿化线索均受北西西向压扭性断裂控制,其中Ⅰ、Ⅳ号含矿蚀变带内的铅、萤石矿体展布受构造控制,其形状规模完全取决于裂隙的空间和形状,Ⅱ、Ⅲ、Ⅳ、Ⅴ矿化点均位于北西西向压扭性断裂主断裂及其近侧次级裂隙中,矿体构造裂隙与矿化关系密切。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找矿规律,研究区内有望取得热液型银铅锌萤石矿及金铜钴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2.
龙山地区铜多金属矿处于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北西向或近东西向断裂为区内重要的控矿构造,通过1: 5万水系沉积物,1:1万土壤测量等工作,综合分析了区内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查明区内元素的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圈定了三条矿化蚀变带,三条矿(化)体,并初步查明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规模。研究表明,该区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潜力较大,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博念沟金矿位于西南三江地区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甘孜-理塘结合带。为寻求找矿突破,加快博念沟矿区探矿工作步伐,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①矿区金矿化类型属于破碎带蚀变岩型,控矿因素主要为一组NNW向断裂,铜钼矿化属于斑岩铜钼矿型,控矿因素主要为二长闪长玢岩;②矿床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自然金、辉钼矿、黄铜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等,脉石矿物的含量在不同的围岩蚀变带及矿体中有较大区别;③矿区化探结果显示,格舒矿段出现Au、Ag、Zn、Pb等元素异常,其中Au极值达到214 ×10-9,浓集中心点多达7个;苍金矿段出现Pb、Zn、Cu、As等元素异常,且异常带元素套合性较好,上述2个矿段均显示出良好的找矿潜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找矿标志,并认为在甘孜-理塘结合带中除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前景较好外,斑岩型矿床也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间接反映了元素矿化富集及空间变化的规律,弄清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分布规律,可为下步地质找矿提供有用的找矿信息。本次通过对工作区内开展1/2.5万土壤测量,发现测区以Mo、Rb、Cu、Pb、Zn等元素异常为主,而W、Sn等高温元素和Au、Ag等低元素则表现出较高的背景值,并将异常划分了4个综合异常区,最终结合矿区的地质背景,对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异常特征显示:目前已圈定的元素组合不仅表现了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了某些矿床的类型、成矿期,甚至成矿温度的分带特征。区内W、Sn、Mo、Rb、Bi等高温元素主要分布在晚侏罗世花岗岩和次火山岩中或接触带附近,Cu、Pb、Zn、Ag、Au等中低温元素分布在岩体的外接触带上震旦统楼子坝组(Z2lz)地层中,并明显受构造控制。通过地质工作,在AP1综合异常区贵人峰一带发现一中型钼矿,同时,在AP2、AP3综合异常区高南畲一带也发现了铜铅锌、钼矿点。综合异常与矿床(点)吻合,证实了化探在该区找矿是相当有效的。因此,进一步对区内的异常进行查证,有望实现找矿突破或扩大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夏日多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测试分析金、银、铜、铅、锌、钼等元素含量,初步归纳区内6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银、铅、铜、钼等元素的富集变异系数较大,表明在该区内元素迁移、富集特征明显,是区内重要的成矿(指示)元素。运用多元统计学理论处理分析相关测试数据,总结区内元素的分异趋势。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条件,圈定元素综合异常13处,对重点综合异常HS1综合异常和HS10综合异常进行评述,并据此划分6个找矿靶区,为下步找矿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金场矿区成矿地质背景调查研究,采用地质钻探、化探相结合等方法,对矿石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矿床形成与区内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及断裂构造带密切相关,区内共圈定金矿体5个,发现重砂异常。研究认为,金场矿区内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冀北上黄旗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参数特征,指出Ag、Pb、Zn、Au、Mo是该区的主要成矿元素,采用迭代剔除法确定了该区的元素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圈定了单元素异常2 293个。结合区域异常特征与地质背景,圈定了综合异常32个,并进行了价值分类和矿种分类。从综合异常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地质特征等方面分析,优选出了6个Pb、Zn、Ag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普朗铜矿区是三江成矿带的超大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受限于复杂的地理环境,矿区南部及外围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通过地球化学测量,总结分析了元素异常形态及富集规律,厘定了多金属矿化活动和成矿规律,进一步明确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区内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元素以Ag、W、Zn、Au为主,元素异常多呈带状、片状重叠产出;圈定了Au As Ag W(HS1)、Au W Cu As Mo Ag(HS2)、Zn Hg As W Sb(HS3)及Au As Zn Hg W Sb(HS4)4个综合异常带,其中,HS2、HS3属矿致异常;HS2异常带与岩浆岩、沉积岩接触带吻合度高,具有优越的控矿、容矿地质条件,钻孔揭露的金矿层是寻找金多金属矿(化)体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9.
锡铁山北西铅锌矿区位于柴达木地块北缘古生代裂谷带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系中,成矿和改造的地质过程与柴达木地块周边地质演化有密切关系。全区地层(Pt1dk-O3tn-D-C)总体富集Cu、Pb、Zn、Ag、Au、As、Sn、Bi、Mn,反映该区是一个Cu、Pb、Zn、Ag、Au高背景区。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显示出本区Au、Ba元素贫化,As、Hg强富集,Cu、Ag富集,为高背景区。Zn、Pb、Mn、Sb略富集,Pb、As元素变化数系大,Ba、Sb、Ag变化较大,存在较强分异性,矿化活动较强烈。元素组合异常自北东依次可划分为六个组合异常,显示出该区紧邻锡铁山主矿区较好的找矿前景,远离主矿带的西部区域,成矿环境和异常显示较弱。  相似文献   

20.
藏南邦卓玛地区金多金属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和  许云鹏  邵华  黄昊  王磊  罗先熔 《金属矿山》2019,48(3):147-155
藏南邦卓玛地区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中东部,位于藏南江孜-隆子金锑多金属成矿带上,该区域成矿潜力巨大,是寻找金锑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为在邦卓玛地区实现找矿突破,在该区开展了地质找矿工作,以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元素变异系数、Cv1和Cv1 /Cv2变异系数解释图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Au、Pb、W、Sb、Cu、Zn、Mo、Ba、Sn 9种元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各元素在空间上的富集分布规律及其成矿潜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元素异常特征对该区进行了成矿预测。研究表明:①Cu、Zn、Mo、Ba、Sn成矿潜力较小,Au、Pb、W、Sb成矿潜力较大,运用分形理论得出了各元素的异常下限,其中Au为7.24×10-9,Pb为53.83×10-6,W为6.12×10-6,Sb为4.14×10-6;②根据多元素套合关系在区内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其中1#靶区内主攻矿种Au的异常强度为36.4×10-9,2#、3#靶区内Au的异常强度分别为49.8×10-9、47.3×10-9;③经过对1#靶区进行探槽工程验证,发现了1条长150 m、厚0.30 m的含金石英脉,Au品位为(3.64~4.78)×10-6;2#、3#靶区内Au的异常强度均高于1#靶区Au的异常强度,表明邦卓玛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