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異 《建筑》2014,(10):65-66
上海市的工程建设规范《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中要求;需要补风的排烟区间,其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如果简单地套用排烟量的50%作为补风风量,而不经过风量平衡的验证计算,很有可能遇到由于补风风量不足造成排烟量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对于一些密封性能好,排烟量特别大的房间应由风量平衡计算来确定补风量。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纵向机械补风量,可有效保障重点排烟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效果。基于有效排烟和人员疏散安全两大原则,将烟气蔓延长度、最小清晰高度处能见度以及排烟效率作为判定合理纵向机械补风量的关键性判据。采用FDS6.2对1%、3%和6%坡度隧道下不同排烟量和补风量组合下的80组工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隧道坡度为1%、3%和6%时,机械补风量分别占排烟量的50%~70%、70%~100%及90%~120%;坡度小于1%时,坡度隧道与水平隧道的合理补风量和排烟量间比例关系基本一致,当坡度大于1%时,两者合理比例关系随坡度的增大呈现线性增长趋势,与水平隧道时相比其坡度修正系数KQ可取0.8+0.2λ。  相似文献   

3.
补风速度对中庭类建筑机械排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补风速度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风速度为7 m/s时,烟羽流倾斜比较严重;补风速度为5,3 m/s时,烟羽流倾斜程度较小;补风速度为1 m/s时,对烟羽流形状基本没有影响.补风速度为7,5,3 m/s时,烟气层高度下降较快;补风速度为1 m/s时,烟气层高度下降较慢.  相似文献   

4.
依据性能化设计理念,对南京河西有轨电车地下车辆基地的排烟方案进行设计。分析自然排烟方案,针对排烟竖井开口尺寸、竖井高度、隔层高度、侧面补风窗高度、挡烟垂壁长度等5个因素,在FDS中建立相应模型,并通过正交试验测定最佳排烟效率的组合。分析排烟量和烟气从竖井中排出后的高度发现,目标8 MW的火源功率不能满足自然排烟的安全性需求,地下车辆基地最终采用机械排烟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中庭式地铁车站的排烟效率更高、消防设计更安全,研究了不同补风方式对排烟效率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中庭式地铁车站采用自然补风、站厅或站台机械补风等几种不同补风方式对排烟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分析了不同补风量对排烟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站厅机械排烟量一定时,采用站台机械补风的方式排烟效率最高;机械补风条件下,补风量为排烟量的30%~50%时,能够达到最好的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 要:为了解决特长海底隧道发生火灾时的排烟问题,提出利用服务通道和联络横通道辅助送风的通风方案。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建立隧道火灾通风模型,通过研究通风排烟时服务隧道内补风量与横通道开启数量对火灾烟气的控制效果,确定通风系统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火灾发生时,事故隧道内纵向通风风速2 m/s,同时开启火源上游3 个横通道,并在服务隧道两端各施加1.3 m/s 纵向通风风速,既可将烟气控制在火源一侧,同时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其控烟效果与通风网络解算结果一致。采用横通道辅助送风的通风方案,控制特长海底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是具有理论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7.
长区间隧道的防排烟系统设计通常是设置中间风井,但中间风井的设置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可采用拱顶排烟道代替部分中间风井。为验证并拓展拱顶排烟道代替方案可行性,通过理论分析了3种排烟道设置方案对应的烟气控制方式。基于广州某区间地铁,通过数值模拟对排烟道设置方式进行验证,得到不同条件下3种排烟道设置方式控制烟气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单侧送风1.6 m/s且排烟量为140 m3/s时基本可以控制火灾位于中间通风区段时烟气的排出。当火灾位于靠近风井或排烟口下方时,送风风速1.4~1.6 m/s、排烟量140~150 m3/s可有效控制烟气。证明了排烟道代替部分中间风井的可靠性,拓展了该方案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胶州湾海底隧道防排烟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海底隧道火灾烟气的特点及危害.结合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情况,运用FDS模拟分析海底隧道半横向通风在各种情况下的排烟效果,通过改变排烟口数量、排烟量以及隧道内纵向风速等参数研究烟气运动规律.结果表明,排烟量相同时,开启的排烟口越少,越有利于控制烟气向两端蔓延;存在纵向风时,火源上游排烟口越少,烟气抑制效果越好,烟气运动速率随纵向风速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黄颖 《消防科技》2009,28(7):495-498
我国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对建筑补风设计的要求不够明确,使得设计人员对规范条文有不同的理解,导致设计结果差异较大,不恰当的补风设计可能导致火灾烟气无法有效排除。分析了相关规范关于补风设计的差异,通过数值计算对某大空间建筑防排烟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补风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风速度对排烟效果有显著影响,防排烟设计中需重视补风速度控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对建筑补风设计的要求不够明确,使得设计人员对规范条文有不同的理解,导致设计结果差异较大,不恰当的补风设计可能导致火灾烟气无法有效排除.分析了相关规范关于补风设计的差异,通过数值计算对某大空间建筑防排烟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补风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风速度对排烟效果有显著影响,防排烟设计中需重视补风速度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火灾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从分析 2 0 0 2年我国火灾形势着手 ,联系近 2 0年我国火灾形势发展过程中的火灾起数、火灾中人员死亡和直接财产损失等大量数据 ,结合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其经济上升期的火灾态势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 ,提出了要从火灾发生、发展具有双重特性的观点来看待我国在经济上升期的若干年内将出现火灾多发、上升的趋势 ;提出在这一时期特别要加大消防基础建设的投入 ,特别要加强消防重点单位的防范 ,减少群死群伤重大恶性火灾事故发生 ,以及坚持全民消防科普教育及改革火灾统计及分析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森林火灾相关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0-2020年的林火研究文献运用文献计量法进行统计分析,借助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并采用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和时线图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前沿热点关键词。结果表明,森林火灾论文研究主题主要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森林火灾管理、森林火灾预防、大兴安岭;作者之间需加强合作研究;未来研究热点可总结为森林防灭火研究,包括林火预测预报、生物防火林带、森林火险。研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可使学者加深对这一领域的整体认识,并对未来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Climate change and forest fire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forest fires and describes how this, in turn, will impact on the fo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addition to reviewing existing studies on climate change and forest fires we have used two transient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s), namely the Hadley Centre and the Canadian GCMs, to estimate fire season severity in the middle of the next century. Ratios of 2 x CO2 seasonal severity rating (SSR) over present day SSR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means and maximums for North Americ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SR will increase by 10-50% over most of North America; although, there are regions of little change or where the SSR may decrease by the middle of the next century. Increased SSRs should translate into increased forest fire activity. Thus, forest fires could be viewed as an agent of change for US forests as the fire regime will respond rapidly to climate warming. This change in the fire regime has the potential to overshadow the direct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相似文献   

14.
鉴于森林火灾的社会影响和我国森林火灾救援的现实需要,研究构建利于促进空地协同的森林火灾救援指挥体系。分析了森林火灾救援现状,论述了传统层级式森林火灾救援指挥体系的不足。结合OODA循环理论和协同决策理论,按照“信息感知-灾情研判-科学决策-调度执行”的基本思路,设计一种促进空地联动的空地一体化指挥体系,支持救援各方共享统一、动态的火场图景,提升森林灭火作战指挥效能。基于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了包括数据支撑子系统、数据融合子系统、指挥调度决策子系统的森林火灾救援指挥信息系统。研究成果可为增强我国森林火灾救援指挥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云南省1990-2017 年的火灾数据和气象数据,应用SaTScan 9.4 进行林火空间聚集性分析,并通过ARMA 模型预测研究区2020-2025 年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结论表明:时间尺度上云南省林火次数随年份增加而逐渐减少,云南省林火主要集中在1-5 月;空间尺度上云南省森林火灾主要聚集在中部、西北部、西南部地区;ARMA 预测模型得出2020-2025 年云南省森林火灾多于2017 年火灾次数,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过该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林火聚集性规律,为森林管理部门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浅谈影剧院火灾的预防与扑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剧院火灾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对公众聚集场所,尤其是对大空间、有闷顶的场所的火灾扑救及预防措施,以避免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后造成群死群伤。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景观绿化点、线、面结合的体系与高校建筑防火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景观绿化有利于提高校园防火安全,但是,布置和管理不当会造成高校林地火灾、消防通道、建筑火灾扑救面和防火间距失效等隐患.对于成片林地,高校应合理选择树种,建设防火林地和林地隔离带,并做好林地绿化防火管理和宣传工作;对于高校建筑组团、单体内外的点、线状景观...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文山州森林火灾分布特征,选取2012-2019年文山州森林火灾数据,采用ArcGIS的缓冲区分析与叠加分析方法探究居民点、道路、水系、GDP与森林火灾的关系,绘制火点分布图,建立居民点缓冲区Ⅰ、Ⅱ、Ⅲ区,道路缓冲区Ⅰ、Ⅱ、Ⅲ区,水系缓冲区Ⅰ、Ⅱ、Ⅲ、Ⅳ区,和4个GDP缓冲区,剖析云南省文山州森林火灾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文山州道路缓冲区Ⅱ区、居民点缓冲区Ⅱ区、水系缓冲区Ⅲ区、GDP缓冲区Ⅰ区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最多,火灾风险等级最高;2012-2015年和2016-2019年森林火灾次数在居民点、道路和水系缓冲区内均服从正态分布,道路、居民缓冲区Ⅱ区森林火灾次数分别占60.28%、62.30%,53.73%、59.01%,缓冲区Ⅰ、Ⅲ区均在28%以下;水系缓冲区Ⅲ区分别占37.85%、39.34%,其他区域呈阶梯式下降,2012-2015年文山州水系缓冲区林火次数Ⅱ区>Ⅳ区>Ⅰ区,2016-2019年Ⅳ区>Ⅱ区>Ⅰ区。2012-2019年平均火灾下降率排序为GDP缓冲区>水系缓冲区>居民点缓冲区>道路缓冲区。GDP缓冲区Ⅱ区、居民点缓冲区Ⅲ区、水系缓冲区Ⅰ区森林火灾数量下降率最高,分别是89.74%、83.67%、80%。因此,森林火灾防控管理优先级为道路缓冲区>居民点缓冲区>水系缓冲区>GDP缓冲区;可优先考虑道路缓冲区Ⅱ区、居民点缓冲区Ⅱ区、水系缓冲区Ⅲ区、GDP缓冲区Ⅰ区的森林火灾防控。研究可为文山州及云南省森林火灾防范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传统森林火灾检测误报率高、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以无人机作为探测平台,地面站作为火灾识别系统,实现森林火灾的自动探测、识别和定位。开发了六旋翼无人机平台,通过所搭载的红外摄像机和机载计算机获取森林火灾现场图像并实时传回地面。利用地面站对所接收到的火灾图像进行处理,实现对森林火场的在线监测。在森林火灾识别算法方面,提出了O_YOLOv3 算法,采用Darknet 框架进行网络训练,使用K_means 方法自动生成锚点,有效提高火灾识别精度与响应速度。将O_YOLOv3 算法与其他几种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O_YOLOv3 火灾识别算法能够快速、精准识别森林火灾;所研制的基于O_YOLOv3 的无人机森林火灾探测系统能够用于实际森林火灾探测。  相似文献   

20.
森林火灾受地形、植被、气象等因素影响,火势瞬息万变,险情难以预料。扑救森林火灾,极易发生人员伤亡。结合森林消防队伍长期灭火实战,探索性地研究了安全灭火的行动原则和火场需要严密防范的危险地形、危险植被类型、危险时段及特殊林火行为,并针对火场突发险情,提出了常用的紧急避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