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郭屯矿井井筒穿越多层地层,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为了给矿井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参数,利用郭屯矿井井筒检查孔钻探资料,结合土工实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资料和岩石RQD值资料,对井筒岩土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阿城矿井井筒穿越多层地层,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为了给矿井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参数,利用阿城矿井井筒检查孔钻探资料,结合土工实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实验和岩石RQD值资料,对井筒岩土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井筒涌水量是决定井筒施工方案的重要指标。新建矿井在没有相似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可比拟的情况下,能否利用抽水试验资料提出较准确的井筒涌水量预测数据,是当前建井地质工作中较突出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东庞煤矿4个竖井7个含水层的预计涌水量计算,与实测井筒涌水量进行对比结果,有些含水层的预计值和实际值较接近,但有些则相差较大。某些含水层涌水量的预计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的原因,认为除抽水试验的原始资料不准外,还与公式选择不当和参  相似文献   

4.
军城矿井侏罗系含水层采用差异冻结法施工,主井井筒侏罗系地段,仅用40天就顺利完成井筒施工;副井井筒仅用45天就顺利完成侏罗系地段井筒施工。且井壁质量有了可靠保证,井筒涌水量大大降低,大大降低了矿井后期的排水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根据园子沟煤矿东翼回风立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矿井及周边矿井井筒冻结法施工经验,提出园子沟煤矿东翼回风立井采用冻结法施工,确定了冻结深度、内外层井壁厚度、壁座厚度与高度及井壁配筋等相关施工技术参数,并介绍了冻结法施工中铺设泡沫塑料板与塑料夹层、井壁后与井壁间注浆等相关辅助措施和施工期间注意事项,为井筒安全快速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矿井建设中,实际涌水量超过50 m3/h时的井筒施工是普通法施工的技术难点。麻黄梁煤矿主斜井井筒施工在穿越萨拉乌苏组强含水厚沙层时,实际沙层厚度、涌水量与勘探井筒钻孔资料有很大差别,原预测最大涌水量为8 m3/h,实际最大涌水量达到65 m3/h。为此,在矿井建设施工中采用井筒内、外降水法等综合技术措施,防止了流沙层产生,安全顺利地通过斜长130m、涌水量65 m3/h的强含水厚流沙层段,为矿井建设普通法施工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7,(5):201-203
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对于矿井防治水工作至关重要。采用地下水动力学公式法、水文地质比拟公式法、弗尔盖依米尔公式等方法,对-750 m水平的涌水量分别进行了分层计算,为-750 m水平永久水仓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确保后期水害防治工作和矿井生产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8.
新庄井田位于黄淮平原,冲积层厚在150 m左右.近年来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由于冲积层较厚,造成地表不均匀沉降,致使井筒遭到破坏,并引起井筒涌水量的增加.分析了新庄矿副井井壁破裂情况,采用注浆加固与壁后注浆方案对副井破裂井筒进行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矿井建设中,实际涌水量超过50 m3/h时的井筒施工是普通法施工的技术难点。麻黄梁煤矿主斜井井筒施工在穿越萨拉乌苏组强含水厚沙层时,实际沙层厚度、涌水量与勘探井筒钻孔资料有很大差别,原预测最大涌水量为8 m3/h,实际最大涌水量达到65 m3/h。为此,在矿井建设施工中采用井筒内、外降水法等综合技术措施,防止了流沙层产生,安全顺利地通过斜长130 m、涌水量65 m3/h的强含水厚流沙层段,为矿井建设普通法施工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井筒勘察中水文地质钻探和现场抽水试验的成果资料,分析了各拟建井筒位置的水文地质条件,并进行了井筒涌水量计算。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均表明:在上部白垩-侏罗系地层井筒涌水量相对下部二叠-石炭系地层井筒涌水量较大;主斜井筒相对其它井筒涌水量较大。此勘察成果可为未来井筒施工方法选择和井壁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地质结构和岩层含水条件不同于东部地区。为研究榆林矿区厚松散层和砂层地质结构条件下的矿井涌水情况,以袁大滩煤矿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特征,计算了井筒涌水量,对矿井涌水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矿井岩层裂隙丰富,上覆松散层含水层和砂岩含水层较厚,对井筒安全使用存在威胁|主斜井、副斜井、进风立井和回井立井的井筒涌水量分别为243m/h、388m/h、1409m/h和1388m/h|袁大滩煤矿比榆阳煤矿、榆树湾煤矿的井筒涌水量大,进风立井涌水量特别显著,在开采过程中应该加强防水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裂隙蚀变带大而宽、涌水量大、岩体破碎等多种复杂地质条件影响下的井巷掘进问题,以西石门铁矿北区深部开拓工程为例,在分析注浆工艺特点的基础上,考虑矿山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提出了充填、渗透、劈裂联合注浆的整体方案,较好地满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稳固施工需要,适应了不同类型的施工需求,保证了深部开拓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钻孔压水试验预测井筒涌水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煤矿凿井施工前需注浆减小井筒涌水量,为准确检验顾桥矿副井注浆堵水效果,利用压水试验和抽水试验2种方法求得该井筒岩层的渗透系数,并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井大井法公式分别计算了井筒注浆后的剩余涌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压水试验预测井筒涌水量3.690m^3/h,抽水试验预测涌水量4.660m^3/h。井筒实际开凿涌水量为3.708m^3/h,经比较,压水试验预测涌水量与井筒开凿后实际涌水量相差0.018m^3,比抽水试验结果更为接近实际涌水量。因此,采用压水试验对含水层井筒涌水量进行预测是实用可靠的,且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4.
新城金矿5号立井开挖至4m深时,开始出现涌水。井筒所在位置,砂层和风化带较厚。涌水如不加以治理,随着井筒下掘,还会下渗,给后续施工带来困难。根据具体情况,临时锁口处采用混凝土封水层封水;井颈段采用多种临时措施治理涌水;井筒施工到基岩段后,进行壁后注浆封水,有效地治理了风化带处井颈段涌水,确保了井筒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5.
程路  邢保军 《中州煤炭》2019,(9):61-64,70
为有效充填井筒壁后空间和围岩裂隙,封堵井壁漏水,减小井筒总漏水量,改善井筒环境,降低淋水对井筒内设施的腐蚀破坏,延长井筒服务年限,对井筒结构、工程质量(漏水段岩石性质、水源、漏水点大小及涌水量大小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计算确定了注浆带范围、方式和施工顺序、浆液类型及注浆参数。采用分段注浆,控制注浆压力,防止注浆压力过高破坏井筒壁的强度,造成井筒壁破损,保证防止浆液流失,有效解决了矿井井筒井下渗漏水问题,同时起到了充填、加固和堵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杜小冲  薛冰 《中州煤炭》2018,(12):69-72,76
鹤煤九矿目前已进入二1煤层第3水平的开采。为减少突水事故对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的威胁,根据鹤煤九矿2006—2016年矿井涌水量数据,结合矿井过往开采经验,对影响矿井建设与生产的涌水水源进行归类分析,同时对矿井涌水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进行动态评价。采用比拟法和解析法对矿井未来涌水量进行预测,通过可靠性分析确定以比拟法涌水量预测结果,以正常涌水量436.8 m3/h、最大涌水量573 m3/h作为鹤煤九矿防治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顶板富水含水层下开采过程中所面临的水害问题,以侏罗纪煤田榆横北区大海则煤矿为例,通过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主要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计算了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宽(厚)度,并预测了矿井开采2号煤层时的涌水量,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矿井开采2号煤层时,其主要充水水源为煤层顶板侏罗系延安组、直罗组含水层水,主要充水通道为覆岩导水裂隙带。通过计算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宽(厚)度,分析判断其在现有2号煤层开采条件下,不会受到顶板白垩系洛河组强含水层影响。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参考。结合矿井条件和现场实际,提出井下钻探、地球物探、水文地质监测等综合防治措施,通过预防、探查、疏排、监测等手段,共同解决矿井水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河南薛湖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受到了水害的影响,为了确保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了矿井冲水的主控因素,并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薛湖煤矿矿区发育六大含水层(组)和三大隔水层(组),煤系地层的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是危害矿井生产的主要含水层,随着生产的进行,顶板砂岩水多被疏干,对生产的安全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二2主采煤层的直接充水水源为二叠系二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承压水,间接充水水源为二2煤层底板和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矿井的自身采空区积水是薛湖矿的充水水源之一。二2煤的导水途径主要有裂隙、断层和封闭不良钻孔3种,高角度正断层可能成为导水通道。越往深部开采水压将会越大,构造和裂隙的发育增加了底板水涌入矿井的危险。选取比拟法和稳定流解析法对采区矿井涌水量进行计算,比拟法计算的全矿井正常涌水量656 m 3/h、最大涌水量787 m 3/h比较符合近年来矿井充水的实际情况,可以作为下一步矿井开采的依据。但随着开采水平的不断延深,太灰岩溶水向矿井突水的概率也将大大提高,若出现短期内多点突水情况,将会超过比拟法预算的最大涌水量。  相似文献   

19.
罗河铁矿副井井筒施工至364.3 m深度时,遇厚度151.00 m的主含水层,涌水量超过66 m3/h,随着掘进深度的增加井筒涌水量逐渐增大。进行工作面预注浆后,涌水量小于3 m3/h。  相似文献   

20.
立井井筒快速掘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化煤矿31风井井筒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井筒施工困难。根据矿井采掘计划,31风井施工工期紧张,通过运用井筒综合防治水、综合机械化掘进和整体模板支护等先进技术,提高了井筒掘进效率,有效降低了井筒涌水量,为超化煤矿31风井的安全快速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