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将发生颠覆性变化,由目前化石能源占比80%以上,转变为非化石能源占比超80%以上,能源体系也将发生革命性重塑。文章系统分析了我国能源转型面临的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碳中和窗口期偏短、新能源关键矿物供应不足等挑战,提出在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应坚持“立足国情、安全发展,科学创新、务求实效”的方针。能源转型应遵循自主可控和绿色低碳的理念,通过节能与提效双轮驱动、供给与消费两端发力,分“三步走”:(1)减煤控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2)非化石能源加速替代;(3)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全面建成。系统实施节能、去碳、创新、提效、应急、支撑、合作七大战略工程,支撑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碳市场是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石油天然气行业在运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约占9%,碳市场的发展必将对油气行业产生影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市场通过碳配额、碳减排指标等方式调节碳价,直接影响油气生产成本,促使国家及行业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推动石油开采、石油化工产业和工业升级,加快能源行业转型,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盲目建设,构建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3.
能源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物质基础。化石能源是保障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可再生能源将是保障我国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体能源。基于经济—能源—碳排放“S”形增长趋势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按照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比例不同划分为4种情景预测了2060年中国能源需求趋势。在推荐情景中,未来40年(2021—2060年)我国预计需要累计消费煤炭877×108t、石油201×108t、天然气18.1×1012m3,分别为1949—2020年70余年累计消费量的0.9倍、1.6倍和7.2倍,能源安全保障责任依然重大。建议开展可再生能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摸清未来发展潜力;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开展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和应用;优选一批生态碳汇示范项目,建设一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技术和标准;处理好降碳减排与能源安全的关系,把握好能源替代节奏,保持能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4.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国能源系统需进行全方位变革,积极推动能源系统相关碳排放尽快达峰后快速下降,加快煤炭减量和非化石能源替代,统筹好阶段目标,同步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和电力部门低碳化。技术布局上,达峰期(2030年前),要高质量达峰兼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平台期(2030—2035年),巩固碳达峰成果,开展新型低碳前沿技术布局;下降期(2035—2060年),需加快脱碳步伐,大规模布局CCUS等技术;同时加强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研究提出了建立健全能源需求侧节能低碳转型的政策体系,完善能源供应侧清洁低碳化的保障机制,建立更加积极的碳利用政策环境等对策,为进一步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第一大国,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关键。综合分析既有研究成果,统筹考虑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碳减排目标,设置了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3种可实现碳中和的情景,对我国2021—2060年关键时间节点的能源需求与碳排放进行预测。展望各种类型能源发展趋势:煤炭消费中短期内稳中有降,未来要重点做好兜底保障;石油消费中短期内仍将持续增长,未来回归原料属性;天然气消费中长期内快速增长,未来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最佳伙伴”;非化石能源方面,核电要安全有序发展,水电要保持稳健有序开发,风能、太阳能中长期内将持续快速发展,以绿电和绿氢为载体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主体。  相似文献   

6.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实现“双碳”目标关键是加快推进能源体系系统性变革,其中工业、建筑、交通等用能行业和电力生产行业降碳减排任务十分紧迫。基于“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模型”测算,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终端用能行业碳排放将于2025年达峰,其中工业和交通行业达峰时间早于建筑行业,2060年碳排放将低于10×108t;电力行业碳排放于2030年达峰,2060年实现负排放。终端用能电气化与电力行业低碳化的协调推进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2060年,终端用能行业电气化率将达到60%,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到近90%。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能循环经济,大力提升电力、氢能等二次能源在终端用能行业中的消费,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建立新能源开发利用激励机制,确保“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气候雄心计划峰会上提出的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25%的发展目标,再一次成为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此前《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提出的相应目标是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达到20%.这一变化再一次体现出我国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锚定碳排放峰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国内外典型机构对中国2030—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的预测,分析中国当前和未来能源消费发展。考虑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能耗高现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科学内涵,即“绿电为核心”是现代能源体系的特征,发展综合能源是现代能源体系的路径。针对保证能源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关键举措和现实路径:制定减碳阶段目标,能源消费侧多措并举强化节能增效,能源生产侧建成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多领域电能替代,提高电气化水平;推广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打造负碳经济新引擎,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9.
绿色低碳是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十四五"是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从能源供应、能源消费、能源利用效率等维度总结梳理了"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电力的发展现状,并基于碳中和目标和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格局,对"十四五"能源电力需求及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预判,并从政策、机制体制、能源替代以及数字化技术与节能服务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为...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8月21日,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明确,"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间,天然气行业要立足"双碳"目标和经济社会新形势,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完善产供储销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清洁能源增量需求,推动天然气对传统高碳化石能源存量替代,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下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系统性深刻变革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发达国家碳中和的主要政策管理手段和发展方式包括:制定政策和立法,明确与碳中和相关的关键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工业和民用领域废品回收再生利用;健全和完善碳交易市场,推进碳金融产品创新。阐述了发达国家在电力、交通、建筑、工业4个主要领域推进碳中和采取的典型做法及新兴技术方向,氢能、CCUS和生物质能发展迅速。发达国家碳中和主要行动对我国有3点启示:一是积极构建适应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政策管理手段和发展方式,包括制定和完善我国碳中和的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健全和完善碳交易市场等;二是分类施策,制定重点领域碳中和行动方案,制定符合国情的能源发展路径,推进交通领域结构性减排,推动建筑领域电气化,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耗等;三是积极发展氢能、CCUS、生物质等新兴技术和产业,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2.
建立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任务艰巨.能源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中国能源转型依靠政府政策、社会舆论、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主要朝着低碳能源加速利用、高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多能互补协同发展、提高能效与发展储能技术等主要的技术方向发展.通过培育能源转型技术创新生态范式,鼓励开放式创新,支持包容性创...  相似文献   

13.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幅度控制在2 ℃之内,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提出了“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但低碳运行下的经济体转型仍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基于碳市场、碳交易与碳政策的现状,利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对全球CO2排放现状和“双碳”目标下国际油气公司的能源转型举措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基于我国碳排放及油气领域实用“脱碳”技术现状,给出了我国“脱碳”路径的4项建议,包括推广低碳新材料和新技术、推行通用碳市场标准、制定绿色转型企业保护性政策和激励低碳研发等,提出了我国油公司能源转型的5个关键方向,包括加速低碳化油气勘探开发、开展碳足迹全链评价、推进页岩气智能集约开发、加快氢能技术和CCUS技术研发等。这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和油公司的顺利转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作出“双碳”目标的承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分析了“双碳”目标对炼化行业产生的挑战及影响,既面临着传统炼油厂转型和能源结构重构的挑战,也是催生炼油厂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缩小与他国差距,实现绿色工业化的机遇。概述了实现“双碳”目标的5条路径,即倡导能源高效利用,加强节能减排力度;碳捕集与封存;二氧化碳/甲烷高效利用转化;高度重视森林碳汇和海洋碳汇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作为碳排放重点行业,炼化行业需要积极探索高效减排路径,多措并举,引领行业绿色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能源行业的变革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现阶段,我国能源行业正面临着安全高效利用烃资源、平衡烃资源有限性与社会发展矛盾、满足我国对于社会发展和绿色环保的双重需求等诸多严峻挑战。“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有力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发展进程,加快能源产业由“资源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技术进步和创新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和必然选择。立足新发展阶段,科研院所和企业需超前部署,协同创新,根据我国能源分布和特点,着力以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烃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品转型升级,以强化碳减排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化石能源作为当前最主要能源供给形式及CO2排放源,其有序退出需要经历长期过程,且仍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一定比例,规模化的碳捕集与碳封存是实现化石能源零碳化利用的兜底路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实现碳中和面临的化石能源退出与能源安全保障、区域发展不一致及能源活动参与主体利益不一致3方面的矛盾;从实现碳中和的手段、路径等方面探讨其技术图谱;在分析全球碳封存产业基本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规模化是碳封存的必由之路;以粤港澳大湾区3座燃气电厂每年400万t的CO2捕集、输送及海上封存项目为例,阐述中国规模化碳封存典型技术路线,提出分布式、集中式、多种方式协同的CO2液化封存设想,深入分析各方式的经济性,最后提出了规模化海上碳封存发展建议。本文研究可为将来化石能源碳中和路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22年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和能源价格体系遭受严重冲击,能源领域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使得能源转型背景下的能源安全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回顾2022年全球能源市场、能源危机、能源安全、能源转型等诸多问题,以及中国能源市场的生产供应、消费情况及能源结构变化特点,总结“双碳”背景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状、传统化石能源企业的发展优势与挑战,给出传统能源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规模化发展建议。2023年中国能源发展的外部环境更为严峻复杂,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依然是发展重点。建议中国能源企业在积极推进能源革命的同时,加强传统化石资源和新能源平衡发展的战略研究,加强能源产供销储贸体系建设;树立新型能源安全观,携手应对挑战。指出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国家能源行业发展与改革创新中聚焦重大问题研究,提升智库研究战略性与前瞻性,以高端成果服务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气候问题已然成为各国需要携手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此背景下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相继制定了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油气行业不仅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因此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该文旨在剖析传统能源行业在“双碳”目标下的改革之路,分析与思考中国油气行业在未来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探讨我国油气行业如何在减排目标新政策、新制度下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并对油气企业如何实现“双碳”目标下的应对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明确提出"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天然气作为一种低碳化石能源,在中国能源系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通过分析中国天然气的发展空间、发展路径、应用场景以及多种影响因素,得出结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天然气发展的时间、空间将被压缩,但在去碳化进程中不可或缺.具体而言,中国天然气消费将在2040年左右达峰,峰值高点约60...  相似文献   

20.
黎园 《天然气化工》2024,(1):105-112
天然气既是高效、低碳的化石能源,也是优质、高效的化工原料。因此在双碳目标下,天然气是我国实现低碳化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而天然气化工是天然气低碳化、深加工利用的必然选择。首先从天然气化工的资源保障、产业基础、区域发展、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等方面,总结并分析认为我国天然气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为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然后从产业链优化、精细化开发、新材料转型和新型能源拓展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我国天然气化工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发展前景,并根据2035—204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要达峰的预测,对达峰以后天然气化工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