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电磁法虽然在国外早已进行试验和应用,但在我国,该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有丰富的稠油资源,其中很多稠油油藏可以利用现有热采技术,如蒸汽吞吐、蒸汽驱等进行开采。但是,有些稠油油藏由于埋藏过深,含有膨胀粘土层、油层薄、原油粘度过高等原因,不能采用蒸汽吞吐或蒸汽驱进行开采。而蒸汽吞吐和蒸汽驱都要向油层内注人热流体,存在着注人流体在油层内的移动难以控制,流体的流度比差,波及系数低等一系列问题。电磁热采技术是通过电磁能在油层中传播进行加热的,不需要注人流体,可以克服上述困难。电磁加热不仅发生在油井…  相似文献   

2.
辽河油田稠油热采以蒸汽吞吐开采为主,随着注汽轮次的不断增加、生产过程中各种工艺措施的不断介入,油藏受热水及其它侵入介质的影响,综合含水逐步上升,油层近井地带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影响了采收率,限制了稠油的高效开发.从油藏地质条件变化和伤害机理入手,开发研制出注蒸汽化学辅助技术--多功能复合化学剂.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有效降低原油粘度、疏通油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稠油流动性、增加油层能量、提高采收率,从根本上改善稠油热采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某些稠油油藏,当一次采油或水驱后,甲烷压力循环工艺成为提高原油产量的有效手段。该工艺的关键是如何恢复溶解气驱的效能。主要工艺过程是:首先向地下回注适量的溶解气(主要是甲烷),然后再注水加压使注入的甲烷与地层原油混相,直到压力达到原始油藏压力时为止。这里不论及水驱及恢复原始地层压力时置换出的原油。本文论述的采油技术适用于开发薄层稠油油藏,在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后采收率最佳能达到原始地质储量的10%。油层中存在大量具有开采价值的剩余油。由于热采工艺在上下盖层或底水中的热损耗过大,致使该工艺在薄油层中没有应用前景。在加拿大Saskatchewan省的3个稠油油藏,针对甲烷压力循环工艺对加密井、原油黏度、注气速度、酸蚀油藏的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4.
二连油田稠油热采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连油田稠油油藏埋藏浅、储层物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单层厚度小(平均2.2m),采用小井距注蒸汽吞吐开采,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存在很大的风险性。以吉32热采试验区的开发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其注蒸汽吞吐开采特点,研究了影响吞吐效果的因素,提出适合薄油层稠油热采的厚度筛选标准及注汽参数,并对其开采效果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虽然试验区油层物性条件较差,但只要针对油藏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高寒地区的稠油热采不但技术上可以取得成功,经济上也是可行的。根据试验区注汽井间干扰严重的特点,利用干扰剔除法对井间干扰效果进行了客观、真实的评价。吉32试验区热采开发的成功,不但为高效、科学开发二连油田的稠油资源打下了基础,其开发经验对国内同类型稠油油藏的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图4(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5.
马岭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综合挖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二连油田稠油油藏埋藏浅、储层物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单层厚度小(平均2.2m),采用小井距注蒸汽吞吐开采,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存在很大的风险性。以吉32热采试验区的开发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其注蒸汽吞吐开采特点,研究了影响吞吐效果的因素,提出适合薄油层稠油热采的厚度筛选标准及注汽参数,并对其开采效果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虽然试验区油层物性条件较差,但只要针对油藏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高寒地区的稠油热采不但技术上可以取得成功,经济上也是可行的。根据试验区注汽井间干扰严重的特点,利用干扰剔除法对井间干扰效果进行了客观、真实的评价。吉32试验区热采开发的成功,不但为高效、科学开发二连油田的稠油资源打下了基础,其开发经验对国内同类型稠油油藏的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图4(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6.
特稠油,超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模式综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方法利用水平井热采模式.对特、超稠油油藏进行开采。目的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结果对油层厚度小于5m的特、超稠油油藏不宜采用水平井热采;对油层厚度在5~10m的特稠油油藏或油层厚度大于10m的超稠油油藏,可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对原油粘度大于5×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适用蒸汽吞吐开采;对油层厚度大于20m,原油粘度大于20×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必须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结论对已投入蒸汽吞吐的特稠油油藏,尤其是处于中后期吞吐阶段的区块,应采用蒸汽加氮气泡沫驱及现有在井与水平共组合蒸汽驱模式;对尚未开发的特、超稠油油藏,应采用水平井注蒸汽热采模式及其它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热采方法是稠油油藏最主要的开采方法,注蒸汽或蒸汽吞吐热采将引起储层内部水、油、岩之间强烈的复杂的物理、化学等敏感性反应.通过研究江苏油田WZ油田W5断块热采过程中的油、气、水的变化特征,为热采过程中油层保护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平井注蒸汽热力开采工艺中存在的热采测试问题,结合稠油热采井下恶劣的环境条件,研究了光纤光栅测温测压的制造工艺和封装技术。根据水平井注汽生产工艺,研究了现场测试工艺和施工方法,解决了稠油注蒸汽热力开采水平井的热动态连续监测问题。经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验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已在辽河油田、吉林油田、胜利油田稠油注蒸汽热力开采工艺中应用。该研究使稠油热采高温高压测试工艺进入了一个新的技术领域,为认识油藏和了解井下水平段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效果提供了监测方法和工艺技术,为油藏精细描述和制订合理的稠油热力开发开采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稠油将是21世纪的重要资源。动用稠油资源是缓解未来原油短缺的重要手段。经济、高效地开发稠油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目前,我国稠油油藏主要采取注蒸汽等热采方式,但普遍面临着油层出砂、气窜和采油成本高的严峻挑战。而稠油出砂冷采技术通过大量出砂形成高渗流通道,并借助于泡沫油的作用等机理来开采稠油油藏,可以较好地解决热采中遇到的问题。国外矿场实践结果表明,出砂冷采可以降低开采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浅薄层稠油蒸汽吞吐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井楼零区注蒸汽开采先导试验区及井楼油田蒸汽吞吐生产的大量数据统计分析,揭示了浅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生产具有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高、油汽比较低和产量递减快、含水率上升快的特征及规律.指出:只要针对油藏特点,优化注采参数,油层厚度>5m的浅层(特)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范围内稠油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注蒸汽开采稠油作为一种成熟工艺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油田注汽锅炉的技术更新成为大势所趋。热采水平井技术在稠油油藏开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导致水平段流量剖面不均匀,影响了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的开发效果。为此,提出了采用中心管变密度打孔以实现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均衡采油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渤海油田稠油热采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在关键技术攻关和关键设备建造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海上稠油热采的成功之路。本次研究涉及渤海油田稠油热采7个油田,一共实施了67口井蒸汽吞吐和1个蒸汽驱试验井组,通过97井次注热参数统计和开发生产动态分析,发现仅有6井次蒸汽吞吐过程顺利,暴露出了在注热、热采、地质油藏研究等12个方面的问题,在蒸汽吞吐过程中共有167井次事件严重影响了生产;并指出了油井增注、油层压水、防治气窜、油藏增能等注热前预处理的相应技术对策,希望引起高度重视,能够更好地高效开发海上稠油。  相似文献   

13.
深层稠油油藏超临界压力注汽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深层稠油油藏由于储层埋藏深、原油粘度高,油层有效吸汽所需的注汽压力往往高于常规注汽锅炉出口的额定压力,导致注气效果较差。为此,在对不同压力下饱和蒸汽焓、温度、潜热、比容以及超临界压力下蒸汽的比容、比焓等蒸汽热力学性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深层稠油油藏超临界压力注汽时的井筒热损失、储层受热半径进行了模拟计算,同时进一步预测了深层稠油超临界压力注汽开采效果。认为通过研制超临界压力锅炉、完善配套工艺、实施超临界压力注汽可以实现深层稠油乃至特、超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4.
普通稠油油藏二次热采开发模式综述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根据国内多数稠油油藏或区块已进入蒸汽吞吐开采中后期,产量递减加快,经济效益下降的紧迫局面,提出了二次热采模式。目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挖掘石油资源潜力。结果只要油藏地质条件适宜于蒸汽驱采油,而且有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就应适时地将蒸汽吞吐开采转入蒸汽驱开采;对于不适宜进行有效汽驱的油藏,应采用注热水或其它二次热采模式。结论不论何种稠油油藏,在蒸汽吞吐中后期,都应研究、采用二次热采模式,建立二次热采概念,以此找到依靠注入热能及驱替能采出更多的原油途径,稳定稠油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区稠油油藏注蒸汽热采后储层物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将胜利油区稠油油藏在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阶段完钻的热采密闭取心井岩心分析资料,与邻近或相同沉积条件下的老取心井的岩心分析资料进行对比,探讨了碎屑岩稠油油藏储层参数经过注蒸汽热采后的变化特点、变化机理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总结了稠油注蒸汽热采与常规注水开采后的储层特性变化异同点,为稠油热采过程中制定改善储层渗流条件、提高油藏采收率的对策或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稠油具有高黏度和高凝固点特性,目前国内外对稠油开采一般采用注蒸汽热力采油法。研究了注蒸汽开采稠油中的水热裂解反应及稠油的降黏机理,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油水体积比、油层矿物等因素对稠油水热裂解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水热裂解产生H2S的规律,为热采工艺优化和H2S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对埋藏深、油层薄、含油饱和度或孔隙度小的中等粘度稠油油藏来说,采用热采法开采不经济,需寻求一种开采效果比较好的非热采方法。该本通过对非混相二氧化碳开采稠油的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的调研,证明非混相二氧化碳是开采这类稠油油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稠油热采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又添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以前由于这类原油的粘度很高,在油层及井筒中的流动阻力大,难以有效开发。经过近二十几年的科学研究及现场技术攻关,采用注蒸汽热采新技术,打开了新局面。热采物理模拟技术在稠油开发设计研究及开拓新工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研究开发方式,优化井网井距及注采工艺参数,发展水平井热采技术,开拓二次热采技术及复杂稠油油藏、特超稠油油藏热采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注氮气控制稠油油藏底水水锥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针对单家寺稠油油藏主力油层水淹严重,热采油汽比接近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的现状,对注氮气控制底水锥进及热氮混注提高热采采收率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地抑制底水锥进和蒸汽超覆,改善了吞吐井生产效果,成为“十五”期间巨厚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多周期吞吐后控制底水锥进、提高热采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稠油热采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稠油热采技术进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在过去5年中,中国的稠油热采技术是到了新的发展,蒸汽吞吐开采仍然是稠油开采的主要技术,不同类型的稠油及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规模进一步扩大,注蒸汽的工艺技术又有新发展,自1993年热采原油产量超过1000万t后,到1997年稳定在1100万t,全国投入注蒸汽开发的稠油储量超过8亿t,油井总数超过9000口,西部浅层稠油油田已部分转入工业性蒸汽驱开采,东部深层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